加密研究員朱利安·比特爾(Julien Bittel)將比特幣的近期上漲與全球M2貨幣供應量聯系起來,認為這一最大的加密貨幣可能會在未來幾周內繼續攀升。
比特幣價格短暫突破100,000美元大關,最高觸及104,000美元,隨后穩定在103,000美元附近。這一波動發生在有關美國和中國官員將在瑞士會面以討論潛在貿易協定的消息之后。
該消息為市場注入了樂觀情緒,推動比特幣價格上漲。然而,除了因新聞驅動的價格波動外,流動性趨勢及其與比特幣的關系正成為分析的重點。多位關鍵市場觀察者的觀點對此展開了深入探討。
全球M2作為比特幣的關鍵指標
例如,全球宏觀投資者(GMI)宏觀研究負責人朱利安·比特爾(Julien Bittel)提供了一張圖表,展示了全球M2貨幣供應量與比特幣價格走勢之間的關系。
根據比特爾的分析,這張圖表顯示,M2貨幣供應量是一個為期12周的領先指標,全球流動性增加通常會在比特幣上漲前三個月左右出現。過去兩年中,這種模式一直保持一致。
從2023年初到2024年初,全球M2貨幣供應量從98萬億美元穩步增長至略高于108萬億美元。比特幣的價格走勢與此上升趨勢一致,并在2024年底迎來了一場標志性上漲,價格超過100,000美元。
然而,2024年中期,M2的增長一度停滯,這與比特幣進入盤整階段并跌破80,000美元的情況吻合。這一階段被稱為“底部區域”,標志著整合周期與M2停滯的高度一致性。
自2024年底以來,全球M2重新恢復強勁增長,目前已超過111萬億美元。基于現有的12周領先關系,這一最新的M2增長可能預示著比特幣價格將在2025年中期繼續保持強勢。
比特爾表示,全球M2的最新增長表明比特幣在未來幾周內仍有進一步上漲空間,并指出:“我們將看到更高點。”
另一種觀點:比特幣作為領先的信號
與此同時,本杰明·科恩(Benjamin Cohen)對“比特幣滯后于流動性”的說法提出質疑。他在社交媒體上挑戰了流動性格圖中常使用的偏移方法。他指出,應用三到四個月的M2領先優勢無法與比特幣2021年和2017年的高點保持一致,因為這兩次高峰都出現在M2峰值之前。
相反,科恩認為比特幣可能引領流動性趨勢。在此框架下,2021年的比特幣高峰與隨后M2的上升直接對齊,而2022年夏季的比特幣低點則對應延遲的M2底部。他還提到,FTX崩盤延長了比特幣的下跌時間,超出了流動性信號的預期時機。
這種觀點暗示,比特幣當前的上漲可能預示著全球M2即將出現收縮,而非持續擴張。這一解釋挑戰了主流假設,并引發了關于比特幣在宏觀經濟預測中作用的新討論。
DXY及市場影響的作用
科恩進一步擴大了他的分析,并建議美元指數(DXY)的走勢可以解釋全球M2的變化。由于全球M2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美元的強勢,因此DXY的上漲可能會降低全球流動性。他從2024年底開始追蹤DXY軌跡,并預計其將回歸20周簡單移動平均線,然后在2026年進一步下跌。
根據科恩的說法,如果比特幣確實是流動性變化的領先指標,那么DXY的反彈可能會導致全球M2在夏季下降。這一發展可能會對加密貨幣市場產生更廣泛的影響,尤其是山寨幣對——比特幣對的表現。歷史數據顯示,當美元走強時,這些交易對往往會走弱,表明相對于其他資產,比特幣可能會面臨潛在下行壓力。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