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半導體制造公司(TSMC)在四月份打破了歷史銷售記錄,原因是客戶趕在美國關稅生效前加緊鎖定芯片訂單。
特朗普政府對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征收全面關稅的政策引發了市場的恐慌性購買。客戶試圖趕在新的貿易政策實施前完成采購,而一些汽車制造商也在4月迎來了業務的快速增長,主因是對價格上漲的擔憂。
電子行業客戶推動臺積電4月銷售額增長
臺積電4月的銷售額同比躍升了48.1%,達到349.57億新臺幣(約合118億美元),超過了2024年10月預估的3142.4億新臺幣的高點。
電子公司“在全球關稅生效之前拼命獲取關鍵組件”,相關報告指出,這種提前下單的行為顯著提升了臺積電的業績。
實際上,許多原計劃在2025年晚些時候下達的訂單被提前到4月,以規避特朗普政府提出的高額稅收提議,包括針對臺灣進口商品的32%關稅(后推遲至7月實施),以及對所有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加征現有的10%關稅。
“客戶急于提出原本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下達的訂單,試圖避開這些關稅帶來的財務負擔。”
——臺積電發言人
作為蘋果和NVIDIA等科技巨頭的主要代工廠,臺積電已成為全球技術支出的敏感晴雨表。
彭博情報分析顯示,臺積電約有20%的銷售額來自AI芯片的生產,并且“需求仍然保持彈性,特別是對于高端NVIDIA芯片,這些芯片對人工智能發展至關重要。”
然而,推動4月銷售紀錄的力量也帶來了風險。臺積電警告稱,“新臺幣升值每增加1%,其營業利潤率將受到0.4個百分點的侵蝕。”
關稅驅動的訂單熱潮能否維持臺積電的增長?
盡管特朗普政府表示將放寬部分對AI芯片出口的限制,為行業提供了臨時福音,但旨在限制中國間接獲取美國設計芯片的新、更嚴格控制措施預計很快將帶來長期陰影。
臺積電的運營布局仍具有全球性。盡管該公司已承諾投入1650億美元擴大美國產能,并在亞利桑那州經營一家晶圓廠,但其大部分生產仍在臺灣進行。如果關稅或出口限制進一步收緊,這種地理分布可能成為關鍵。
“我們正在密切監控貿易談判進展。”
——臺積電
公司還提到,自4月中旬以來,臺灣官員之間正在進行的談判。
盡管存在不確定性,臺積電的基本面依然強勁。公司抓住了過去兩年由AI驅動的需求浪潮,鞏固了其在芯片生態系統中的核心地位。其快速提升生產能力的能力,以及客戶愿意提前支付以確保供應安全,助力了4月銷售額同比激增48.1%。分析師預計第二季度收入將增長約38%。4月的表現表明臺積電可能超過這些預測。
展望未來,關鍵問題在于關稅引發的訂單熱潮能夠持續多久,以及貨幣壓力和新的出口限制是否會侵蝕利潤率。但目前來看,臺積電已展示了其戰略重要性。正如一位行業觀察者所言:“在一個貿易壁壘日益增加的世界中,臺積電仍是避雷針和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生命線。”
臺積電最新的2納米節點已迅速達到成熟度,與3納米和5納米工藝的缺陷密度相匹配。其全面采用納米片晶體管技術,使設計人員能夠在峰值性能和超低功耗之間靈活選擇,同時在N3E節點上實現10%-15%的速度提升。
主要客戶已排起長隊:Apple預計將在即將推出的iPhone 18系列中使用N2工藝,NVIDIA則計劃將其應用于下一代Verarubin GPU,而AMD已成為首家正式宣布基于Zen6“Venice”CPU的公司。隨著這些科技巨頭的需求超出初始供應量,臺積電N2節點有望實現快速且廣泛的推廣。
您的加密新聞值得關注 - 鑰匙差線將您放在250多個頂級網站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