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公司(MSTR)的第一季度電話會議揭示了8項資本策略——從比特幣收益到固定收益工具——這些策略正在重塑企業運營比特幣資金庫的方式。
戰略公司(MSTR)剛剛發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演示,這不僅僅是一次例行更新,更是一份以機構級嚴謹態度擴展企業比特幣資金庫的完整藍圖。該公司(前身為微策略)詳細闡述了其不斷發展的資本計劃、更新的關鍵績效指標(KPI),以及每一項舉措背后的財務邏輯。
如果您是正在評估比特幣作為企業資產的CFO、投資者或戰略運營者,這次財報電話會議清晰地展示了如何構建比特幣支持的資本結構、衡量績效以及實現長期價值創造。以下是關鍵要點:
1. 持續大規模增持比特幣
戰略公司目前持有553,555枚BTC——全球上市公司中最多。今年以來,該公司又以約93,600美元的平均價格增持了106,085枚BTC,使其持有的比特幣總市值達到約520億美元,相當于比特幣總供應量的2.6%。
這一舉動的顯著之處不僅在于持倉規模,更在于其增持的速度和一致性。自2020年8月以來,戰略公司每個季度都在增加比特幣持倉,從未間斷。這不是機會主義的配置,而是一項紀律嚴明的資金管理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戰略公司持有的比特幣100%未抵押。這使其成為優質的抵押品,可用于未來的固定收益工具或作為股權掛鉤產品的擔保。
對于企業財務領導者而言,這印證了一點:只要建立完善的系統和紀律,比特幣可以像任何核心資金資產一樣,以可預測的方式進行規模化管理。
2.四個月內籌集100億美元
僅2025年前四個月,戰略公司就通過多元化的資本結構籌集了100億美元:
- 66億美元通過ATM股權融資
- 20億美元通過可轉換票據(0%票息,35%轉換溢價)
- 14億美元通過優先股(Strike & Strife系列)
這一速度令人矚目。但更重要的是,每一筆融資都圍繞比特幣專屬的KPI進行評估:收益率、杠桿效應和資產凈值(NAV)影響。每筆發行的評估標準不是傳統指標(如每股收益EPS或稅息折舊攤銷前利潤EBITDA),而是其對比特幣每股復合增長能力的貢獻。
這一區別至關重要:戰略公司(MSTR)并非被動防御通脹,而是主動出擊——將資本轉化為比特幣,再將比特幣轉化為長期超額收益。
對其他上市公司而言,這提供了一條不依賴運營收入或等待高現金流季度的比特幣資本策略路線圖。
3.新資本目標:42/42計劃
- 2024年第四季度,戰略公司啟動了“21/21計劃”,擬籌集210億美元股權和210億美元固定收益。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該目標已接近完成。
于是他們直接將目標翻倍。
新目標定為“42/42計劃”:
- 420億美元股權融資
- 420億美元固定收益融資
- 完成時限:2027年底
此舉意義何在?因為它通過結構化資本形成,建立了一個可擴展的比特幣增持模型。戰略公司不僅持有比特幣,更在構建一套可持續運作的體系。
該資本計劃為其提供了順應市場條件擴展規模、利用收益率曲線不同階段并逐步優化杠桿的空間。這種級別的金融工程值得所有資金管理團隊深入研究。
4.比特幣KPI重構:收益率、增值與杠桿效應
戰略公司上調了2025年內部目標:
- 比特幣收益率:15% → 25%
- 比特幣美元增值:100億 → 150億美元
這些指標意味著什么?
- 比特幣收益率:扣除稀釋影響后每股比特幣的增長量
- 比特幣增值:通過資本運作獲取的比特幣總價值
- 比特幣杠桿效應:每籌集1美元資本為股東創造的價值
戰略公司不再追逐傳統運營指標,而是全力聚焦于每股比特幣的長期累積量。這套KPI框架讓股權稀釋變得無關緊要——只要每次發行都能為每位股東帶來更多比特幣。
這種資本效率的重定義,對所有比特幣資金庫企業而言都將在規模化進程中愈發重要。
5.MSTR股票:波動性引擎
- 電話會議中最令人意外的洞察之一:戰略公司現在開始追蹤"MSTR收益率"——交易者通過平價賣出MSTR看漲期權可獲得103%的年化收益。
這一指標的重要性在于,它解釋了為何MSTR股票能以高于其比特幣資產凈值(NAV)的溢價交易。該股票本身已演變成一種金融產品:高波動性、高流動性且持久耐用。這不僅吸引了權益投資者,還吸引了波動率交易者、ETF構建者和追求收益的機構。
這是比特幣敞口與深度資本市場結合的現實案例——在不犧牲比特幣托管權的前提下,為股東創造新型收益。
6.Strike與Strife:零稀釋資本工具
2025年第一季度,戰略公司推出兩款新型優先證券:
- Strike:8%可轉換優先股
- Strife:10%永續優先股
兩者均具備公開交易、高流動性且產生收益的特性。更重要的是,它們提供了永久性資本:
- 無再融資風險
- 無抵押要求
- 無限制條款
其中Strife還不會轉換為普通股,意味著股東權益零稀釋。這些工具能在不損害股東價值或控制權的前提下,強力支撐比特幣增持規模。隨著這些工具成熟,或將催生以比特幣為錨定的新型固定收益市場——這一進展可能吸引大型資本配置者進入生態。
7.比特幣信用評級:未來評估框架
戰略公司提出了一套革命性企業信用評估方法:以比特幣作為抵押品。
其引入的指標包括:
- 比特幣風險:到期時抵押不足的可能性
- 比特幣信用利差:抵消比特幣風險所需的收益率
- 比特幣信用門檻利率:維持投資級評級所需的最低實際回報率(ARR)
基于此模型,戰略公司(MSTR)認為其可轉換票據和優先股均存在顯著超額抵押,應被視作投資級——盡管市場當前將其歸類為困境債務。
塞勒的呼吁?推動評級機構采用比特幣抵押信用框架。若成功,將催生一個全新的固定收益類別:比特幣抵押的投資級公司債。
8.MNAV與股東價值創造
財報電話會議中最被低估的洞察,是戰略公司如何計算并維持其對比特幣資產凈值("MNAV")的溢價。
塞勒闡述了MNAV的三大驅動力:
- 以高于NAV的溢價籌集資本
- 長期高比特幣收益率與杠桿效應
- 資本結構具備持久性與期權價值
通過使用Strife等工具(在零稀釋前提下產生19個基點的比特幣收益率),戰略公司能在保持下行保護的同時創造巨大股東價值。其模型證明:以2倍NAV融資并配置比特幣,比單純持有比特幣能創造更顯著的長期價值。
最終結論:戰略公司正在構建比特幣的金融操作系統
這次財報電話會議不僅是進度更新,更是一份愿景宣言。
戰略公司(MSTR)不止于持有比特幣——他們正在將波動性貨幣化,用比特幣抵押資產負債表,并在此過程中創造全新資產類別。
對于正在評估比特幣的上市公司CFO或董事會成員而言,"能否負責任地配置比特幣"已不再是問題。真正的問題是:你是否懂得如何讓它產生增值效應?
因為那些掌握方法的公司,將獲得其他企業永遠無法企及的資本優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