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cial media is too important to be controlled by a few corporations. We’re building an open foundation for the social internet so that we can all shape its future."——Bluesky
1. 流動的盛宴——社交媒體的永恒迷思
永恒迷思與流動的盛宴
在從事加密投資的數年中,社交媒體是我們持續關注的一個命題。它非常具有誘惑力,因為社交媒體是用戶網絡的源頭,并有超強的規模效應和商業價值。我們把社交媒體視作一種“非技術類顛覆式創新”:
技術類顛覆式創新:錨定與技術升級、技術范式轉移等。例如智能手機、電動汽車、人工智能等
非技術類顛覆式創新:錨定用戶需求變化、內容形態遷移、人口代際遷移等。例如社交媒體、電子商務等
但在研究和投資實踐的過程中,我們發現社交媒體難以進行深度有效討論——社交媒體產品就像政治,人人都可以評價,但很難真正說清。關于它的討論永遠都不會停止。社交媒體產品的思辨視角龐雜,難以形成統一的邏輯框架,我們認為其根本原因如下:
社交媒體的真正邊界遠在產品之外。它更像信息時代的一種社會公器,是意識形態、價值觀、政治、文化、社會事件、商業和科技等時代要素的總集。它往往伊始于一個簡單的產品 簡單的用戶群,但當成長為龐然大物時已經成為忒修斯之船;
社交媒體是人類文明演化的量表,又對其有反身性作用。我們通過它了解正在發生的事情,它也記錄著人類文明實時的真實水準,并對相當一部分群體進行了反向輸出和操控。我們無法站在更高的視角討論自己的鏡像,只能與它共舞。
這些原因讓社交媒體產品與其他產品都截然不同,但也正因如此,社交媒體是一場流動的盛宴:一個個流水的平臺,承載著用戶鐵打的需求。用戶永遠對舊產品保持懷疑又對新產品保持期待,并手握隨時選舉出新王的選票;開發者和投資人們,則永遠可以期待幾年一次的homerun式豐厚回報。
為什么關注Bluesky
近期我們參與了新一代社交媒體Bluesky的投資。它具有代表性的愿景和理念幫助我們再次思考了這個問題。我們想要基于自己的理解聊聊Bluesky存在的意義和它的潛力。
Bluesky這樣描述它的定位和愿景:
“Bluesky 是一款社交應用程序,其設計目的是不受單一公司控制。我們正在創建一個由許多人構建的社交媒體版本,但它仍然組合在一起,形成一種有凝聚力、易于使用的體驗。
我們希望現代社交媒體和在線公共對話更像網絡的早期,當時任何人都可以建立博客或使用 RSS 訂閱多個博客。我們相信這將開啟社交媒體實驗和創新的新時代。研究人員和社區將有能力介入幫助解決社交網絡當前面臨的問題,開發人員將能夠嘗試許多新的交互形式。
傳統的社交網絡通常是具有中央權威的封閉平臺。有一小群人控制著這些公司,他們完全控制用戶如何使用該平臺以及開發人員可以構建什么。在這些平臺上,作為用戶,如果您嘗試離開,則必須從頭開始,沒有您在那里建立的聯系或您制作的內容。作為一名開發人員,如果你嘗試構建一個新的應用程序,你必須克服網絡效應,從頭開始重建社交圖譜,如果你嘗試基于這些公司的 API 進行構建,他們可能會切斷你的聯系并殺死你的公司。眨眼間。作為創作者,您可能會花費數年時間來建立受眾群體,但當平臺改變對您的規則時,您就會失去對受眾的訪問權限。”
在Bluesky早期的一份宣言中,我們關注到Bluesky在2022年以PBC(Public Benefit LLC)的定位成立了Bluesky PBLLC,再次明確了他們2019年成立時的初衷:“我們的使命是開發并推動大規模采用開放和去中心化的公共對話技術?!?/p>
從更廣的時間維度來看,Bluesky的誕生的時機十分有趣,同時具有很強的獨特性和代表性。
在Bluesky正式成立的2019年,全球地緣政治和意識形態波動頻繁。我們可以清晰地回憶起當年美國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導條約》、《巴黎氣候協定》,英國決定脫歐,俄羅斯在中東、亞非外交加碼,華為被列入實體清單,阿根廷、智利和玻利維亞等拉美國家全國性暴亂等一系列黑天鵝事件,可以說是十年之最,這讓社交媒體上的意識形態沖突集中發酵。
鏡頭切換,在隨后的2020-2021年,Web3迎來了DeFi summer和又一輪牛市,并把區塊鏈 大規模應用的命題推到了從業者面前。最早一批的去中心化社交開發者開始了行動,對信息分發方式做出了深入思考。我們的另一家portco RSS3就是其中的代表,它們將“信息分發模型”作為主要著手點,關注那些“仍保持自己搜尋和整理信息的習慣的用戶們 - 他們仍然會通過主動的搜索、訂閱、取關、過濾等等方式在保持著自己對信息獲取質量與準確性的要求”,以此為切口深挖editor based distribution和self based distribution兩個分發模型,這也是RSS3的早期敘事。這個方向與Bluesky后來提出的custom feeds algorithms marketplace不謀而合。顯然自那時起,去中心化理念和技術已經嚴肅地觸動了開發者們。
討論Bluesky,一定繞不過它的第一個發起者和資助者X(主要是X的創始人Jack Dorsey)。Bluesky和X的關系也是這個歷史特殊時期的佐證。
Bluesky在2019年作為X發起的一個項目并由X資助。X的這一嘗試源于它們面臨的嚴峻挑戰,即:如何平衡生存、保護言論自由和限制濫用行為。在美國、印度、土耳其、澳大利亞、俄羅斯和尼日利亞等地,X和政府進行了大量的抗爭。有些政府要求X提供賬戶的個人信息,甚至威脅逮捕員工。現實是,平臺圍繞著普適言論自由作為運營規則,但言論自由是由各國本地的法律定義的。如果某國要求X刪除一些賬戶,X必須刪除,因為那些賬戶被定性為違法。X也不得已推出了按國家/地區刪除賬戶和內容的功能(這項功能至今仍在被大量使用),但這種分區域治理的方式無法徹底解決問題,因而X認為解決問題的辦法是需要一個協議:因為協議無法控制,政府也無法處理一個節點,也不會有一個中心化領導者會被擊倒,就像比特幣一樣。
肩負著這樣的使命,Bluesky已經走過四年多的時間。Bluesky的代表性在于:這是一種至高觀念的具象化代表。這種觀念的內核是:保護言論自由、抗監管、抗審查、不受單一領導者/實體控制、開放協議化、生態化、用戶身份/數據所有權保護等等。這種代表性既來自用戶的期待也來自團隊的積極嘗試,Bluesky在慢慢實踐X最初的意志。
還有一點是,我們把Bluesky定位為新一代的“廣義社交媒體”,而并不是一家“Web3社交媒體”,這意味著它兼具Web2和Web3的特性,既吸收了去中心化理念和技術方案,又將mass adoption作為終極目標,這在現階段的市場上是比較特別的存在。我們將在下面探討這種定位成立的可能性。
2. 基本演繹法——理念、需求與產品
讓我們從第一性原理出發,用基本演繹法來看看Bluesk對應的理念、需求與產品。
兩種制度的傳說
X在數年前發起了Bluesky,并拋出了“中心化產品vs開放協議”的命題。這一命題迅速引發了大范圍的討論,馬斯尼克所著的《言論自由的技術方法》就是代表性的論述之一。我們重新回顧一下關于言論自由的討論,以及技術是如何劃分出協議、平臺以及對應的兩種制度的。
如上文所述,社交媒體作為人類文明的量表,用戶普遍認為它是容納更多言論和改善思想的工具。但在過去幾年里,隨著采用規模的擴大,這種觀點發生了巨大轉變:很多用戶開始認為社交媒體已經成為惡意攻擊、偏執和仇恨的污水池。在快速發酵的問題還有:
平臺審核政策越來越激進,系統性壓制某些觀點
平臺收集用戶隱私數據,用戶無法得知其用途
平臺被用作虛假宣傳
平臺被用作政黨競爭或被政黨打擊
平臺被指控由外國操控本地的選舉,等等
為應對這些圍繞言論內容的挑戰,很多解決思路被提出,包括:
組建規模內容審核團隊,Facebook、YouTube和X等公司曾討論過雇用數千人的審核團隊
利用人工智能技術以試圖在此過程中盡早發現有爭議的內容
根本不應該進行任何節制——至少對于一定規模的平臺來說——這樣它們就被視為公共廣場的一部分,等等
但這些方法并沒有帶來好的效果,于是用協議來替代平臺的思路被提出。很多人會誤認為協議化是一種全新的技術范式,但這其實是互聯網早期就有的開發理念。早期互聯網源起于許多不同的協議:電子郵件使用SMTP,聊天是通過IRC完成的, Usenet使用NNTP充當分布式討論系統,萬維網本身有自己的協議:超文本傳輸協議,即 HTTP。
但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新的協議越來越少,更多也是被私有實體控制并運作,因為這不僅可以更高效地推出新功能、修復錯誤,也更容易進行用戶增長和商業化。也就是說協議正在被各個寡頭平臺們深度使用并建立了圍墻,將用戶鎖定在其中而不是提供接口。
回歸協議化是不錯的解決思路,與其把監管言論內容交給幾個寡頭平臺不如進行廣泛的競爭。任何人都可以設計信息流、過濾器,讓最有效/最受歡迎的解決方案脫穎而出。相比訴諸統一的審查制度,用戶將被允許確定自己對言論的接受程度,無需完全壓制任何人或讓平臺本身決定允許誰發言。協議化還有其他優勢:
競爭驅動創新,意想不到的新功能
用戶對隱私數據更好的控制權
在用戶數據貨幣化(傳統廣告模式)之外的新商業模式
除了監管和審核以外,另一個角度是關于商業化,這是協議較難解決的一個問題。有一個案例將Reddit和Usenet兩個產品進行了對比并說明了協議的商業化困境:
Reddit和Usenet的理念接近,都是圍繞特定主題組織的集合型論壇。不同小組在Reddit被稱為子版塊,在Usenet被稱為新聞組。
不同之處在于,Reddit是一個龐大的上市公司而Usenet是一個開放協議。要訪問Usenet,用戶需要一個內容閱讀器的客戶端(有多種選擇)訪問Usenet服務器。早期,這一賽道由Deja News主導,該服務為Usenet開發了最早的Web端之一;后來它添加了一系列附加功能,包括搜索引擎。運營Usent服務器一直都不是十分有利可圖,Deja News也沒有找到可以讓他們活下來的商業模式,最終被谷歌收購。
Usenet的另一個主要缺點是它極低的靈活性,尤其是涉及到大范圍的迭代。由于它是一組去中心化的協議,對協議的任何更改都要各方同意,即使是較小的變化也往往需要大量的工作。建立一個新的內容組是一個相當復雜的過程。相比而言,中心化的Reddit跟本不會覺得這是一個問題,強大的產品團隊可以極高效地解決任何問題。
平臺產品的商業化問題是完全不同的角度:廣告依賴。Jacky Dorsey在采訪中指出X面臨困境的最大根源之一就是其依賴中心化廣告的商業模式:
“我認為最核心、最嚴重的罪過是一開始就選擇了廣告模式。我們需要一個商業模式。我們看到Facebook的模式非常好,所以我們想出了一個廣告程序并運行它。IPO一年后,我們看到增長下降,其原因是廣告收入下降。當你完全依賴這一點時,如果像寶潔或聯合利華這樣的品牌不喜歡平臺上發生的事情,并且他們威脅要取消占你收入20%左右的預算,該怎么辦?你別無選擇。如果你采取立場,他們取消預算,股票市場就會看到這一點,股價就會從70美元跌至30美元。然后你就會讓員工離開。這就是你要解決的整個難題?!?/p>
Jack在針對這個問題進行反思的時候也指出了明確的方向:
"我們會創造其他收入線。我們會更加關注商業。我們會更加關注支付。我們會專注于他們現在正在嘗試做的一切。所有這些都是我們在公司被出售之前所做的。但我會做得更快,因為作為一家私營公司,你可以關閉廣告業務,只從事商業業務。僅適用于付款。只做小廣告,更類似于分類廣告,我認為這對于像 X 這樣的網站來說是一項非凡的業務。"
Elon Musk是一個很好的改革者,他的意志和Jack Dorsey是一致的。接手X后,Elon挑戰了它的商業模型,不再一味地討好廣告商(還記得他對迪士尼CEO Bob Iger說的話嗎?因為迪士尼擔心X平臺存在反猶言論,威脅如果X不采取強力措施,就要從X上撤下廣告投放。在迪士尼之前,蘋果、IBM、可口可樂、微軟等公司也采取了同樣的做法)、裁掉大量的廣告銷售人員(X的廣告銷售人員占員工總數的50%以上),同時全力推廣訂閱業務。X的收入會產生波動,但同時也在告訴市場:并非只有單一的廣告模型才是成立的,社交媒體還有更多商業模式可以探索。
我們可以看出協議和平臺之別其實是兩種制度的抗衡,借用社會學的觀點,我們可以稱之為“精英主義”vs“技術主義”。精英主義的對立面本是民粹主義,但技術的演進是站在民粹的立場上對精英主義更好的呼應。
社交媒體的三級火箭和KSF
在產品理念之外,我們再從三級火箭理論和KSF角度來看一下Bluesky的機會點。我們認為社交媒體的三級火箭為:必要因素、助推因素和決定性因素,每級火箭都對應了2-4個關鍵的KSF:
具體來說,在必要因素中,兩個KSF分別為:
a. 持續的資金:
在形成規模效應之前,社交媒體貨幣化能力較弱,但需要持續的資金維持開發、運營和用戶增長,因而社交媒體是資本密集型業務。X在上市前融資總額超過10億美元,通過IPO融資超過18億美元,Meta在上市前融資總額超過15億美元,通過IPO融資超過160億美元。
Bluesky從完全的開放協議轉為具有實體的公司后正在積極進行股權融資(原來只能依靠資助),并取得了良好的結果,但還需要持續獲得大量的資金注入,因而團隊的融資能力十分關鍵。與X和Meta等公司不同的是,Bluesky還有通過代幣進行私募融資和TGE公開融資的途徑獲取資金。如果股權/代幣兩個融資渠道配合較好,Bluesky有望快速建立起資金優勢。
b. 增長飛輪:
即通過有效的方式持續獲客并不斷提升資金使用效率。傳統社交媒體常見的方式有:直接買量,優勢是獲客渠道充沛、成本穩定;通過優質內容建立內容生態,以此吸引垂直用戶并逐步破圈,優勢是成本低、可以快速滲透垂直群體,適合早期增長;通過獎勵機制獲客,例如affiliate和其他裂變模型,優勢是裂變速度快、效率高。
Bluesky在早期已經建立了通過名人/KOL 內容獲客的機制,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其更大的想象空間在于推出積分/代幣系統后通過其獲客,這是一種Web3 native的方式,無數協議已經驗證過其有效性,但其難點在于對真實用戶和激勵驅動用戶的區分,同時避免激勵驅動用戶對整個用戶網絡帶來劣幣驅逐良幣式的沖擊。
在助推因素中,四個KSF分別為
a. 產品功能:
例如照片墻之于Instagram、閱后即焚之于Snapchat,一個真正創新并被用戶采納的feature會讓社交產品脫穎而出,甚至帶動不可阻擋的潮流使其成為主流。用戶對于新鮮的feature永遠報有高度的熱情和期待,這也是開發者最喜歡撕開突破口的著力點之一。
Bluesky在這點上已經有很清晰的立足之處,包括custom feeds、community-driven moderation等等,其底層協議AT Protocol則更具想象力,它正在逐步建立起由開發者共創的產品生態并有了數十個產品,而這僅僅是開始。代幣經濟帶來的feature創新同樣令人期待,也是去中心化開發者們最擅長的領域之一。
b. 內容生態:
用戶對于內容的多樣化需求支撐了不同細分領域的社交媒體巨頭,例如:文 圖/視頻-X,圖片-Instagram,視頻-TikTok,還有一些比較特殊的內容,例如:NSFW-Onlyfans,不能描述內容-深網/暗網。單一社交媒體對內容形態一般會有明確的區分。
Bluesky的內容形式與X沒有太大區別,但其內容生態的變量在于custom feeds和community-driven moderation帶來的:i. 去中心化的信息分發方式和, ii. 算法中心的內容組織方式。這種改變有可能突破內容形態的邊界,使其成為多內容類型平臺。AT Protocol的開發者們也正在開發基于視頻和直播內容的新產品。
c. 技術升級:
技術升級一部分是和內容相關,例如5G網絡對于視頻內容普及,以及催生了類似Omegle這樣的在線流媒體交友平臺;技術升級的另一部分是和用戶體驗相關,例如推薦算法統治了現在的信息分發模式,從而讓用戶越來越上癮(并非好事)。Web3同樣屬于技術升級的一種,SocialFi已經逐漸成為一條高潛力細分賽道。
Bluesky對技術探索的方向非常明確,即協議化&去中心化的技術范式,以及permissionless & programmable的開發理念,會在第三部分展開。
d. 商業化飛輪:
社交媒體的商業化路徑可概括為先虧損再盈利。用戶網絡依靠密集的資金建立,而盈利模型搭建在龐大的用戶網絡基礎上,當社交媒體擁有海量用戶時,變現的方式有很多,常見的有:廣告、訂閱、增值服務(例如直播打賞)、電商等。商業化的核心是逐步提升資金效率,并逐漸讓資金效率轉負為正以實現全面盈利。
Bluesky在商業化層面的想象力有很多。包括:基于custom feeds的廣告模型,這是對傳統廣告模型的挑戰;基于用戶數據所有權的數據資產化及交易,例如對平臺和廣告商的反向銷售;以及基于代幣經濟的商業模式,例如協議對網絡價值的捕獲、使用代幣作為平臺內支付貨幣等。商業模式的創新將會成為Bluesky最大的想象力。
在決定性因素中,四個KSF分別為:
a. 內容形態遷移:
社交媒體的內容形態遷移過程非常清晰:文字-圖片-視頻-實時在線內容(例如直播和在線視頻匹配聊天)。
下一個主要內容形式還無法確定,也許是混合現實,我們認為Bluesky暫時不會引領內容形態的升級。
b. 用戶代際遷移:
一部分用戶正在老去,一部分用戶正在成長,這樣的用戶代際流動給了新型社交媒體產品很大的機會,Facebook的用戶外流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也是為什么Meta在Facebook之外必許保持高頻的收購用來留住他們的用戶。全球每年有超過1億的人口成為Gen Z,針對Gen Z用戶的產品是開發者最看重的機會之一。
Bluesky也許會成為年輕人的玩具,因為無論是開發者還是用戶,年輕群體不僅對去中心化、代幣經濟這樣的新事物有更好地接受度,而且對言論自由、所有權歸屬等價值主張更加堅定,對意識形態問題高度敏感,具有強烈的反叛精神,這簡直太適合Bluesky了。
c. 地緣套利:
時光機理論持續有效。Weibo之于X,VK之于Facebook,TikTok至于抖音都是很好的例子。
Bluesky也存在地緣套利的機會,如果可以找到X等產品滲透率較低的區域。
d. X因素:
包括明星創始人、地緣政治、意識形態沖突和各種黑天鵝事件。X因素的影響可能是正面也可能是負面的,例如X禁止特朗普賬戶和Pavel Durov被捕對X和Telegram帶來的影響截然相反。
X因素不可預測,但Bluesky團隊已經證明了他們能駕馭X因素的能力:在X被巴西禁止的時間中,Bluesky遷移了巴西10%的X用戶,這無疑是一次成功的狙擊。
用戶和開發者的召喚
兩種制度的抗衡和KSF的分析讓我們把關注點聚焦在了一個問題:用戶側和開發者側需要什么樣的革新?這里面造就了什么類型的機會?Bluesky如何承接它們?
從中觀角度,我們可以提煉出的三個關鍵詞是新時代、新人群和新技術。從微觀角度,我們可以提煉出一些更加具體的痛點:
站在用戶側,具體的痛點有是:中心化的審核政策、廣告驅動的信息流、算法驅動的內容、用戶數據所有權缺失、陳舊的平臺等等。
站在開發者側,具體的痛點有:封閉平臺、冷啟動困境、開發上手難度高、創造的利益被平臺侵占等等。
針對這些痛點Bluesky給出了一整套完整的解決思路。
3. 鯨魚之腹——Bluesky的嘗試
從Bluesky到ATmosphere
Bluesky在它們的公開信中,介紹了它們從出發至今經歷的三個階段。
起初,Jack Doresy發布了一個宣言,宣布 X 打算資助去中心化社交媒體開放協議的開發,十多名開發者聚集在一個因此而形成的聊天室中探討應該怎么做。在該房間的最初問答中,Jack寫道:
“最大的長期目標是為公共對話建立一個持久且開放的協議。它不屬于任何一個組織所有,而是由盡可能多的組織貢獻。它是在互聯網上誕生和發展的,遵循同樣的原則?!?/p>
后來Bluesky完成了首次捐募資、成立了社區,并逐步轉型為公司Bluesky PBLLC,以公司主體的方式進行運營直到今天。Jack Dorsey一開始的發言為Bluesky的整體路線圖指明了方向,它可以劃分問兩個部分:Bluesky門戶(產品)和AT Protocol(協議)。
Bluesky可以理解為整個AT Protocol協議上的首個門戶產品,由團隊自行研發,像一個“permissionless & programmable version of X”,但和X相比有諸多新的特性(見下文)。Bluesky的意義重大,它不僅是標桿產品,更承載了為整個生態積累早期用戶池的功能。Bluesky已經運營一年多的時間,用戶量突破了1200萬大關,是歷史上增速最快的社交媒體之一。
AT Protocol是Bluesky之下的協議層。團隊給AT Protocol的定義是:一個用于公共對話的協議,也是一個用于構建社交應用程序的開源框架,這意味著人們可以透明地了解它的構建方式和正在開發的內容。它為社交應用程序上的用戶身份、關注和數據創建了標準格式,允許應用程序進行互操作,并允許用戶在它們之間自由移動。它是一個具有帳戶可移植性的聯合網絡。
打個比方來解釋:每次用戶在社交平臺上創建帳戶時,就像搬到一個新城市。用戶結交朋友并創建帖子,就像用他們制作的家具填滿房子。但在中心化的社交平臺上,如果用戶離開了,就像離開了他們所有的朋友而無法聯系,就像離開了他們的房子而什么也帶不走一樣。離開集中式站點并從頭開始是非常困難的。AT Protocol本質上是讓人們在城市之間移動。創建身份和數據的標準格式就像給人們護照、手機和財產權。如果用戶不喜歡最初搬到的城市,他們可以搬遷并帶走所有物品(數據)。他們的朋友仍然可以使用相同的姓名和號碼(身份和關注圖)找到他們并保持聯系。
根據Bluesky團隊描述,AT Protocol的關鍵點為:
帳戶可移植性。一個人的在線身份不應由對其用戶不承擔責任的公司擁有。通過 AT Protocol,用戶可以將帳戶從一個提供商轉移到另一個提供商,而不會丟失任何數據或社交圖譜。
算法選擇。算法決定了我們能看到什么以及我們能聯系到誰。如果我們要信任我們的在線空間,我們就必須控制我們的算法。 AT 協議包含開放算法模式,因此用戶可以更好地控制自己的體驗。
互操作。世界需要多元化的互聯服務市場,以確保良性競爭?;ゲ僮餍枰蔀?Web 的第二天性。 AT Protocol包括一個名為 Lexicon 的基于模式的互操作框架,以幫助解決協調挑戰。
表現。許多新穎的協議都將性能拋在了窗外,導致用戶需要很長的加載時間才能看到時間線。我們不認為性能是可選的,因此我們將構建大規??焖偌虞d作為首要任務。
AT Protocol生態正在快速吸引開發者進入。根據官方統計,已有超過70個項目在Github上提交了內容:
基于Bluesky本身開發的社區項目和組件也已經超過了100個。在Bluesky官方的Showcase欄目還可以看到使用Bluesky API開發的項目和組件,包括客戶端、Custom feed、社交工具、Bot等多種功能。
以 為例,這是一個典型的第三方客戶端,由Bluesky巴西社區開發,Bluesky用戶可以使用域名和密碼直接登錄,體驗不一樣的UI設計和細節功能:“3rd-party TweetDeck for Bluesky,Featuring columns, multi-account, scheduling and inline translations”。產品上線后,受益于Bluesky的用戶網絡,deck.blue快速積累了用戶。
則是一款feed查找和推薦工具,方便用戶發現、瀏覽和檢索各類feeds,十分方便。
產品特性
結合對社交媒體產品痛點的歸納,Bluesky和AT Protocol給出了完整的解決方案,其主要產品特性有下面四個。
首先是社群驅動的審核服務。中心化審核政策的缺點已經做了充分的說明,Bluesky的審核模型是:
用戶可以將審核權交給他們認可的moderators
可以自定義關于審核的用戶偏好,例如隱藏粗魯的帖子、隱藏截屏類內容、隱藏劇透類內容,甚至可以隱藏所有包含蜘蛛的圖片,這樣的自定義選項還在不斷豐富
不同的moderators具備可組合性,可以疊加使用
Bluesky的社群驅動審核模型還具備外部互操作性,可以被AT Protocol生態其他應用調用
目前在運行的moderation service已經有100多個。
其次是用戶定制的信息流。平臺上的信息流由各種各樣的curator建立,每個curator建立的feed都有其算法:
有些算法比較中規中矩,例如從某領域的專家、作者中匯集的信息,自動抓取的過去24小時最熱門的帖子等等。
還有些算法千奇百怪,例如從集合你那些不是很經常發帖的博主的內容等等。
不同的curator建立的feed流形成了一個marketplace of algorithms,用戶在其中挑選,形成了屬于自己的“算法中性內容”。經過數據驗證,這樣的定制信息流對用戶留存能力提升高達2倍。如果未來Bluesky推出代幣經濟,那些具有優秀策展能力的curator很有可能成為重點的激勵對象之一,從而進一步提升custom feeds的使用率。
第三是完全歸屬于用戶的身份和數據所有權。具體為:
用戶的身份和內容全部由用戶所有
自定義的handle代表了用戶的身份,該用戶身份可以跨應用遷移
用戶數據保存在可以被遷移的數據庫中
用戶的身份和數據所有權有很多顯而易見的好處,除了可以從技術上真正地實現抗審查和抗監管,還在商業模式上讓用戶有了基于個人身份和數據資產變現的可能性。這個商業模型已經被提出了很久,隨著技術的發展它正逐步變為可能。
第四是協議化的開發平臺,解決了封閉生態、冷啟動困境、開發上手難度高的問題。社交媒體平臺的問題可以概括為:用戶被鎖死在里面,開發者被鎖死在外面。以X的第三方客戶端為例,曾經有大量的優質開發者基于X的API開發第三方客戶端,例如Tweetdeck,在中國也有同樣龐大的第三方微博客戶端生態,例如Weico。這些客戶端憑借其創新功能、更美觀的UI、更好的用戶體驗(例如免廣告)為X和微博帶來了大量的用戶,但最后X和微博選擇關閉了API,這讓第三方客戶端開發者們蒙受了巨大的損失。
Bluesky的AT Protocol主張完全的permissionless開發,開發者可以任意調協議內的任意資源,開發不同功能的產品,成為ATmosphere(AT Protocol生態)的成員:
AT Protocol(包括Bluesky)的用戶網絡是共享的,開發者不必進行過于費時費力費錢的冷啟動。
將常用的功能抽象出來,封裝成完善的toolkit,開發者可以輕松進行可組合式調用。
開發者還可以在單一平臺的基礎上進行可組合式開發,添加豐富的插件,并可能添加對于代幣的支持。
Bluesky與用戶@davis.social 合作創作了一部漫畫,解釋 Bluesky 的與眾不同之處。
除Bluesky之外,還有數個協議化社交產品曾做過嘗試,例如Farcaster、Lens和Nostr,它們都有著獨特的理念。
Farcaster成立于2020年,由Coinbase高管創立,目前估值超過10億美元,由Paradigm、A16Z等投資。Farcaster在鏈上/鏈下的問題上選擇了平衡度居中的方案,在保證用戶數據所有權的前提下盡可能提升性能。Farcaster在2024年2月上線了其旗艦應用Warpcast,受到了Web3 degen用戶的歡迎和好評。隨后上線的Frames開發框架也吸引了大量的開發者。與此同時生態meme幣$DEGEN的成功也吸引了大量用戶進入Warpcast。
Lens成立于2022年,由AAVE創始人發起,目前估值超過5億美元,由IDEO、Variant等投資。Lens在技術架構上做到了高度模塊化,對開發者非常友好,并首次提出了以NFT為核心的社交要素資產化概念,其open actions開發框架也支持了更多個性化feature的實現。Lens生態目前由Phaver、Hey、Orbs等應用。
Nostr成立于2018年,也獲得了Jack Dorsey的資助。與Farcaster、Lens不同的是,Nostr即沒有對代幣經濟的支持,也不計劃推出代幣。它是一個極簡的P2P消息傳遞系統,由客戶端client和relay構成。Nostr的特點鮮明:簡單化、中立性、穩健性,用戶可以運行自己的relay。其生態應用Damus于2023年2月上線并引發了一陣熱潮,很多加密用戶都在第一時間進行了體驗。
在這些協議以前,從2016年的Steemit開始,去中心化社交的信仰者們就開始進行了積極的嘗試。這些產品和協議在技術架構、代幣經濟和開發者引入等多方面探索了超過8年,歷經坎坷后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但在用戶獲取和用戶網絡構建上依然在面臨挑戰,日活用戶均未突破10萬人。不過這只是開始,我們期待去中心化社交產品能夠探索出不同的路徑并最終取得用戶的青睞。
階段性成果
Bluesky的數據令人驚喜,這是一張高分階段性答卷:
用戶數據方面,在2023年4月Bluesky還只有3萬個用戶,2024年10月其用戶量已經突破了1200萬,月增長率達到了驚人的38%,這幾乎復刻了各大社交媒體巨頭早期的快速增長曲線。月活用戶和日活用戶也分別超過了350萬和200萬,DAU/MAU比率超過了45%,這反映了一個相當活躍的用戶生態。
用戶行為方面,”潛水“用戶的DAU占比逐步下降,發帖用戶的占比已經逐漸接近”潛水“用戶的一半;1200萬用戶總計帶來了4.4億次post、17.2億點贊;33%的用戶在一周內登錄超過5天以上,用戶行為數據健康。
用戶分布來看,美國用戶占比31% ,巴西用戶占比25% ,西班牙用戶占比約8%,加拿大用戶占比約4.5%,英國用戶占比約3.6%,均為用戶質量較高的地區,且逐漸呈現出了多樣化分布,目前已經有超過20個國家的用戶正在使用Bluesky。
內容和開發者方面,Bluesky上已經產生了超過5萬個custom feeds,超過100個moderation services,以及40多個各類型客戶端,代表性的包括Skyfeeds、Deck.blue、Whitewind、Bluecast、Fresky.tv等,用戶和開發者正在積極地建設生態。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Bluesky取得的數據證明了其找到了正確的早期增長飛輪,這得益于它們清晰的GTM策略。Bluesky采用了類似Reddit和Discord的打法,通過名人/KOL作為杠桿來吸引不同細分主題的高質量用戶,并以他們作為內容的主要貢獻者,為平臺搭建早期的高質量內容生態:“我們已經有大量的信息流和大量的內容流經網絡。與許多分散的社交或加密平臺不同,這些平臺通常迎合技術、以加密為重點的受眾,我們有各種學科的蓬勃發展的社區,包括科學家、作家和藝術家,以及像BTS這樣的粉絲團體。”,舉例說明,Bluesky將近兩年爆火的chiikawa的作者引入了平臺并在上面更新漫畫,使其迅速成為了日本地區粉絲量最多的帳號之一,韓國的防彈少年團也一樣。Bluesky允許平臺上的內容不那么嚴肅,例如有很多充滿混亂能量的惡搞和梗圖(這跟X早期很像),但KOL和活躍用戶質量必須得到保證,這樣才能讓平臺在早期增長的過程中有效發酵。
Bluesky團隊還非常善于抓住突發性機會。2024年8月30日,巴西聯邦最高法院發布命令要求立即暫停X在巴西的運營,因為X屢次未能刪除被認為違反巴西法律的內容,并拒絕提供正在進行的刑事調查所需的用戶數據。Bluesky迅速地抓住了這次機會,隨著用戶源源不斷地涌入,Bluesky一時間成為了巴西最熱的應用,X平臺的遷移率達到了10%。巴西總統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也加入了Bluesky,作為該國最具影響力的政治人物之一,盧拉的存在不僅增強了該平臺的可信度,還暗示著巴西政界人士和政府官員可能會通過Bluesky與公眾進行溝通。
還有很多新穎的運營手段正在醞釀:“我們設想了令人興奮的雙向嵌入游戲平臺和用戶通過游戲參與的機會,特別是在選舉等活動期間,他們可以相互進行友好的預測。我們實際上正在推動相當多的飛輪?!?/p>
Bluesky的數據雖然和X以及Facebook等社交媒體巨頭相差甚遠,但和同樣主打協議化的Web3 native的社交協議相比已經取得了不小的領先優勢,幾個領先的Web3協議總用戶量大約都在50萬-60萬之間,月活用戶約為幾萬,協議化程度最高的Nostr周活大約為3萬左右,暫時還處于增長早期階段。
由此可見,Blueskys是數據指標最接近centralized social的decentralized social項目,Bluesky也十分明確地表示:他們的對標并非Web3 social,更希望把X和Instagram Treads這類的產品作為對標,目標是要成為新一代全球性的大眾化社交媒體。
在神話學家約瑟夫·坎貝爾所著的《千面英雄》中,作者提出了一個問題——英雄是如何成為英雄的?在對全球各地所有的神話故事進行了提煉和歸納后,坎貝爾總結了一位主人公從出發到最后成為英雄所要經歷的英雄之旅的全部過程。
其中,有一個環節被稱為”鯨魚之腹“。鯨魚之腹象征著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幽暗空間,也是向內蛻變的閾限。英雄歷經了前序的磨難后無意間走入鯨魚的腹中,在這黑暗的地帶里他要面對自身的恐懼不安,獲得內心力量的成長,也要在絕對孤獨的狀態中不斷反思,不斷強化旅程的目標,為接下來的冒險做好準備。最后,英雄完成一種近似重生的轉變,走出鯨魚之腹,成為了一名更加堅定的戰士。
Bluesky經歷了無數的磨難與變革,實現了價值觀確立、人員迭代、公司化運作、協議搭建、產品冷啟動等多個了不起的里程碑。雖然前方還有更大的困難,但Bluesky已經從鯨魚之腹中完成了重生。
4. 總有人正年輕
極具價值主張的年輕團隊
有個無從考證是誰提出的著名網絡?!萍既?amp;社會三定律:
科技三定律:
任何在我出生時已經有的科技都是稀松平常的世界本來秩序的一部分
任何在我15-35歲之間誕生的科技都是將會改變世界的革命性產物
任何在我35歲之后誕生的科技都是違反自然規律要遭天譴的
社會三定律:
任何比我早出生10年及以上的人都是裹步不前的老頑固
任何出生時間和我相差10年以內的人都是這個社會的精英,中流砥柱
任何比我晚出生10年及以上的人都是無可救藥垮掉的一代
社交媒體是場流動的盛宴,雖然這個”社會三定律“對年輕人還有懷疑和調侃,但我們永遠相信新生代團隊。Bluesky由Jay Graber、Rose Wang、Paul Frazee和Dan Holmgren組成的核心團隊領導。從和團隊的多輪對話中我們可以感受到這是一個極具風格和價值主張的、具有強烈長期主義價值觀的年輕團隊。
Jay畢業于賓夕法尼亞大學,自2019年起即擔任Bluesky的負責人,她具備多年軟件工程師和創業經驗。Jay的另外一重身份是一位資深的數字權利活動家,從職業生涯早期開始即專注于隱私和網絡中立運動。與此同時,Jay還在一個在一個加密貨幣礦企和幾個區塊鏈初創公司工作,并助力了Zcash的退出。
Jacky Dorsey在籌劃Bluesky伊始,花了兩年時間選擇合適的負責人,最后找到了Jay,“我們花了大約兩年的時間采訪“將構建該協議的人”。我們最終找到了Jay Graber。她看起來很棒,我們決定資助她”。Jay從Jacky Dorsey這里籌集到1400萬美元的資助。
Jay來自風暴的中心,但她體現出了強大的韌性。隨著Bluesky的發展,持續的融資、開發和增長變得迫在眉睫,她不得不回歸到公司化模式,這也是Jack Dorsey退出Bluesky最重要的原因。在Bluesky由完全開放協議轉為實體公司時,Jacky Dorsey雖然表達了不同的主張,但依舊保持了對Jay的認可,“我真的很尊重Jay。為了生存和做她所做的事情,她承受著很大的壓力”,這是一位值得尊重的CEO。
Rose的經歷比較不一樣,從哈佛大學畢業后,她創立了食品公司Chirps并持續經營了近六年,后加入了AI初創企業Forethought負責客戶體驗管理,在這期間她在舊金山創業者社群認識了Jay,并決定加入Bluesky發揮自己的線下社群建設經驗。Rose目前在Bluesky主管合作伙伴管理和用戶增長。作為較少見的女性創業搭檔,我們也感受到了Jay和Rose不一樣的溫柔且堅定的力量,并十分榮幸可以支持這樣的團隊。
Bluesky的技術底蘊深厚,尤其具備強烈的開放協議基因。首席技術官Paul Frazee有五年的區塊鏈創業經驗,曾創立Blue Link Labs,構建了 Patchwork(第一個使用SSB分布式社交協議的應用程序)和Beaker Browser(第一個支持Hypercore分布式 Web 協議的 Web 瀏覽器),后加入Bluesky擔任協議工程師并升任至首席技術官。協議負責人Daniel Holmgren是Bluesky的創始成員之一,擁有Fission的IPFS開發經驗, Daniel 之前與人共同創立了一家Consensys支持的初創公司,致力于科學數據集的 p2p 數據傳輸。
Bluesky的技術顧問團隊同樣強大,包絡:Jeremin Miller,XMPP的發明者;Martin Kleppmann,《設計數據密集型應用程序》的作者,劍橋大學研究員,Martin 一直與Ink & Switch團隊合作,發表分布式協議的前沿研究成果;Jeromy Johnson,Protocol Labs第一位員工, IPFS和Filecoin以及包括Coinlist和Estuary在內的其他項目的首席工程師;還有來自X和Meta的專家們,致力于信任、安全和開發者體驗,如Amir Shevat(X前開發平臺負責人)、Dan Abramov(前Facebook產品負責人)和YOEi Roth(信任和安全)。
Bluesky的潛力
站在投資的角度,我們認為社交媒體是一類非常特殊的投資機會:它們具有最高效的網絡效應、最大規模的覆蓋范圍、最廣泛的社會影響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社交媒體是為數不多的優質非技術類的趨勢投資主題。
社交媒體是個混沌模型,沒有任何人可以做出有效預測,我們猜測Bluesky的潛力可能會有以下方面;
a. 真正高效發展的開放協議生態。用類公司制的方式運營開放式的協議,以最高效的方式拓展開發者并讓開發者廣泛競爭,從而催生出大量的優質創新項目(這和很多Web3 native社交協議的運作方式很像,它們在生態建設方面已經嘗試出了一條道路)
b. 下一代的超級應用。也可能是Bluesky本身(目前遙遙領先),也可能是ATmoshpere的其他應用,將custom feeds和moderation services等核心feature持續迭代并找到PMF,且獲得了正確的增長飛輪
c. 全新的商業模式:
首先是有效的激勵模式,早期互聯網協議逐漸衰落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商業模式問題,建立和維護協議長期以來一直是一場斗爭。大部分工作通常是由志愿者完成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如果不加注意,協議就會萎縮。
其次是對傳統廣告模式的挑戰,也許是一種基于更加有限的數據的廣告模型,更加注重匹配意圖,例如谷歌最初的廣告模式并不太依賴于了解用戶的一切,而是依賴于了解用戶在特定時刻的互聯網搜索?;蛘呖梢曰厮莸礁鼈鹘y的品牌廣告世界,流行的廣告商會尋找合適的社區。例如一家卡牌公司希望在某個平臺上對卡牌有興趣的微型社區內做廣告。
第三是基于用戶數據所有權帶來的商業模式,例如逆向拍賣:用戶將數據資產化,向平臺、廣告商或其他使用方提供,有換取廣告訪問以及促成交易。
第四是基于代幣經濟的商業模式。Bluesky和AT Protocol的代幣系統仍在設計中,但有兩點可以確認:首先,代幣價值是該協議網絡效應的體現,作為一個擁有超過1000萬用戶的協議,其代幣的需求量和價值已經有了堅實的基礎。其次,作為協議代幣,其可以很好地捕獲生態應用產生的部分商業化價值。在此之上,Bluesky的代幣還可能被用作像創作者付費/訂閱,以及更具有想象力的平臺內金融支付等等。以Farcaster為代表的Web3 native社交協議在這方面已經進行了充滿創造力的嘗試。
協議化社交媒體能成功嗎?我們不知道。引用馬斯尼克在《言論自由的技術方法——改變互聯網的經濟和數字基礎設施以促進言論自由》中的一段話作為結尾:“在過去半個世紀的網絡計算中,鐘擺一直在客戶端計算和服務器端計算之間擺動。我們從大型機和啞終端到功能強大的臺式計算機,再到網絡應用程序和云。也許我們也會開始在這個領域看到類似的鐘擺。我們已經從一個協議占主導地位的世界變成了一個中心化平臺控制一切的世界。讓我們回到協議主導平臺的世界可能會給在線言論自由和創新帶來巨大好處。這樣的舉措有可能讓我們回到網絡的早期承諾:創建一個地方,讓志同道合的人們可以就全球各地的各種主題進行交流,任何人都可以發現有關各種不同主題的有用信息,而不會受到污染。通過濫用和虛假信息。同時,它可以促進互聯網上更大的競爭和創新,同時還使最終用戶能夠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數據?!?/p>
2006年的3月22日,Jack Dorsey發布了全網第一條推文“just setting up my twttr”,開啟了一個社交媒體帝國。13年后的2019年12月11日,Jack發布了另一條推文“X is funding a small independent team of up to five open source architects, engineers, and designers to develop an open and decentralized standard for social media”,開啟了用協議替代平臺的自我迭代序章。
時間已經過去了4年之久,其中一支接力棒傳遞到了Bluessky手中,所有人都在期待。我們可以做的預測十分有限,但這也正是社交媒體產品的魅力,我們看到了Bluesky正在做正確的事情,也因此期待著Bluesky把我們帶到未知的、更遠的地方。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