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 消息,2 月 17 日,中國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近日刊發《防治金融信息系統建設廉潔風險》頭條文章。文章指出:
近年來,金融領域科技監管重要性日漸凸顯,其專業技術壁壘高等帶來的「管理難、監督難、問責難」問題,使得金融信息系統建設中的廉潔風險日漸突出。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證監會紀檢監察組在嚴肅查處證監會科技監管司原司長、信息中心原主任姚前腐敗問題的同時,以點帶面開展系統整治,不斷強化嚴的氛圍,著力防治廉潔風險。
「利用虛擬貨幣進行權錢交易是姚前案的典型特點之一,也是之前案件查辦中未遇到過的新情況。」駐證監會紀檢監察組有關負責同志告訴記者,與現金、黃金等實物資產不同,虛擬貨幣根據密碼學原理計算產生,在網絡中只是一串數字符號,與現行商業銀行、支付機構的賬戶體系隔離,完全規避國家外匯管制,可隨意跨境交換,隱蔽性極強,發現難、取證難、固化證據難。
結合姚前工作經歷、用權特點,駐證監會紀檢監察組深入細致做好姚前思想政治工作,在促使其交代利用職權幫助他人謀利并收受虛擬貨幣的違紀違法事實后,及時獲取虛擬貨幣硬件錢包等重要物證,嚴格按照電子取證有關工作要求,提取其虛擬貨幣交易記錄等,并做好價格評估工作,推動案件取得突破。
「姚前利用職務便利收受多家公司巨額賄賂,在信息系統采購方面為他人提供幫助,涉及項目承攬、項目推進、資金撥付、工程驗收等事項。其案發進一步印證了我們在日常監督中關注到的信息系統建設領域專業技術壁壘高,采購等環節廉潔風險隱患大等問題。」駐證監會紀檢監察組有關負責同志介紹,針對案件暴露出的問題,該紀檢監察組向證監會黨委提出監督意見,督促高度警惕信息系統采購存在的廉潔風險隱患,強化相關制度建設和執行。
「不僅要促進源頭治理,還要加強對專業技術干部尤其是『一把手』的教育管理監督。」駐證監會紀檢監察組有關負責同志表示,將督促證監會在形成長效機制基礎上,針對有的專業技術干部自認為沒有權力、廉潔風險小等錯誤思想,加強黨性教育、紀律教育、警示教育,增強干部政治意識和紀律規矩意識。
去年 11 月,據澎拜新聞援引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紀檢監察組、廣東省紀委監委消息,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紀檢監察組與廣東省汕尾市監委對中國證監會科技監管司原司長、信息中心原主任姚前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