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法律服務守護“夕陽紅”
——關愛老年人系列報道①

3月19日,邯鄲市趙都公證處走進康益老年公寓,為老年人講解公證知識。 省司法廳供圖
“終于拿回了工傷賠償,心里踏實了。”3月10日,61歲的石家莊市鹿泉區村民王某,在石家莊市橋西區勞動仲裁委簽完調解書,現場拿到了12萬元工傷賠償款。
2021年王某在工地受傷,工地領班墊付了住院費后就再沒有出現??粗豁澈窈竦尼t療賬單,王某心里直發慌:“年紀大了,不懂咋申請工傷賠償,更弄不懂咋打官司?!?/p>
事情擱置一年后,王某聽說老年人能申請法律援助。電話打到了省司法廳法律援助中心,工作人員詢問核實后,安排河北信聯律師事務所律師張亮開展法律援助。
“張律師經驗豐富、熟悉法律條款,怕我年紀大有些理解不了,每次都給我解釋得清清楚楚。”三年來,張亮替王某收集證據、起草材料,在仲裁部門和法院之間奔波,每一件事都處理得妥妥當當。
由于老年人自我保護能力有限,遭受人身、財產損害后,往往不知道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即使想通過法律途徑維權,一些老年人也因為收入較低,無力聘請律師……聚焦老年人公共法律需求,河北省深入開展“法律服務 助老護老”行動,重點關注高齡、失能、困難、殘疾等老年人急難愁盼的法律問題,提供可感、可知、可及的公共法律服務,保護老年人的合法權益。
對于遭受虐待、遺棄或者家庭暴力的老年人申請法律援助,不受經濟困難條件限制;對無固定生活來源、接受社會救助、司法救助的老年人申請法律援助,免予核查經濟困難狀況。2024年,河北省共辦理老年人法律援助案件5140件,援助老年人5971人次。
讓更多老年人享受優質的法律服務,服務更加貼心。目前,河北省不斷健全完善公共法律服務網絡,建立起覆蓋城鄉的公共法律服務實體、熱線、網絡三大平臺。
“12348”公共法律服務熱線值班值守,免費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詢和服務指引。完善河北法律服務網無障礙功能,提供老年人大字版、語音連讀與指讀等服務。同時,各地將公共法律服務向各類養老服務機構等延伸,現場為老年人提供法律咨詢、代擬法律文書、受理法律援助申請、開展調解等服務。
2024年11月,李家姐弟三人來到高碑店市公證處,申辦放棄繼承權聲明公證,幫他們的父親李某辦理繼承委托公證。原來,三人父母在外地有一處房產,去年母親去世,家人協商由父親李某繼承此房產。但由于父親年紀大了身體不好,不能前往外地申辦繼承公證手續,只能委托他人代辦。了解情況后,公證處為李某開通綠色通道,當天下午安排兩名公證人員,攜帶身份核驗設備、筆記本電腦、便攜式打印機前往李某現住處提供公證服務。
經公證人員耐心了解,老人出生于1938年,雖然年歲已高,但是認字、寫字和交流都沒問題。公證人員現場對其身份進行了核驗,告知了其享有的法定繼承的權利。根據李某要求,現場起草、打印委托書,并制作了詢問筆錄,很快就完成全部公證手續。2月初,李某再次致電,準備出售繼承的房產,委托辦理售房事宜,公證處再次上門為其辦理委托公證。
生活中,像李某這樣的高齡老人因身體原因,無法到公證處辦理業務的情況并非個例。
省司法廳公證管理處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全省170家公證機構中普遍建立惠老綠色通道,采取巡回辦證、蹲點辦證、上門辦證等方式,為年老體弱、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提供上門服務,讓老年人感受到公證的溫暖和力量。
同時,河北省為老年人提供公證減證便民提速服務,將老年人辦理委托、遺囑等公證事項的期限縮短至3個工作日以內,有條件的公證處,盡可能做到當日出證。對80歲及以上老人首次辦理遺囑公證的,免收遺囑公證費。2024年,全省共為老年人辦理公益性公證6283件,減免費用173萬元。
多子女家庭如何贍養老人?遺產繼承怎么分?3月19日,邯鄲市趙都公證處工作人員來到康益老年公寓,解答老年人關心的法律問題,幫助老人了解、維護自身權益,合理規劃晚年生活。
據悉,河北省積極開展老年人權益保障普法宣傳活動,除在重陽節、“敬老月”等重要時間節點外,形成常態化、長效化機制,持續擴大公共法律服務的覆蓋面,增強老年人法治觀念,提高全社會敬老、愛老、護老意識。(桑珊 李麗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