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財政部公開了2025年中央財政預算,其中披露了今年中央財政收入預計細賬。經濟決定財政,其中財政收入中稅收收入預計情況也折射對經濟發展的預期,受到外界關注。
中央財政有“四本賬”,分別是中央一般公共預算、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中央國有資本經營預算和中央社會保險基金預算,其中一般公共預算賬本規模最大。
根據2025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算表及說明,2025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為96960億元,比2024年執行數下降3.5%。
為何今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出現下滑?這從上述表格中可以找到答案。
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稅收收入占比超過九成,剩余的來自非稅收入。根據前述表格,2025中央一般公共預算中的稅收收入預計為94690億元,同比增長3.6%。非稅收入預計為2270億元,同比下降74.9%。
稅收是經濟“晴雨表”,今年中央財政預計稅收收入增速與經濟增速預期(5%)相匹配。而造成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下滑主要源自非稅收入大幅下滑。
為何今年中央非稅收入預計大幅下滑?根據上述表格,這主要是中央非稅收入中的規模最大的國有資本經營收入和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今年預計分別減收5694億元和790億元,分別同比下降93.7%和47%。而這又分別是中央單位專項收益等一次性收入減少和石油特別收益金等一次性收入減少所致。
去年由于稅收收入不及預期,為了彌補稅收減收,中央財政安排有關中央單位上繳一部分專項收益,補充中央財政收入,這也就拉高了去年中央非稅收入基數。隨著今年預計稅收收入穩步增長,而前述專項收益等一次性收入減少,也就使得今年非稅收入出現大幅下滑,從而拉低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如果剔除一次性因素,今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同比增長2.1%。
中央主要稅種收入能折射出對經濟社會形勢的預判。
根據上述表格,中央財政四大主體稅種中,2025年國內增值稅預算數為34530億元,同比增長3.9%,主要是根據工商業增加值增長、價格變動等因素測算。企業所得稅預算數為27080億元,增長2.4%,主要是根據企業盈利水平預計增長情況測算。國內消費稅預算數為16940億元,增長2.5%,主要是根據煙、成品油等應稅商品預計銷量等因素測算。個人所得稅預算數為8990億元,比2024年執行數增加276.83億元,增長3.2%,主要是根據城鎮居民收入預計增長情況等因素測算。
今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賬本中的財政赤字為48600億元,比2024年增加15200億元,將通過發行國債彌補。
與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計略有下滑相比,2025年中央政府性基金預算收入預計有所增長。
根據2025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預算表及說明,預計2025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約5084億元,同比增長7.4%。其中彩票公益金收入和彩票發行和銷售機構業務費收入分別預計同比下降8.9%和下降14.9%,這主要根據2025年彩票銷售量預計情況測算。
2025年中央政府性基金收入中,除了上述收入外,還有兩大特別國債收入,分別是超長期特別國債收入13000億元,和中央金融機構注資特別國債收入5000億元。
根據此前官方公開信息,今年1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中,8000億元用于更大力度支持國家重大戰略實施和重點領域安全能力建設項目,3000億元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2000億元用于支持設備更新。而5000億元中央金融機構注資特別國債主要支持國有大型商業銀行補充核心一級資本,提升這些銀行穩健經營能力和信貸投放能力,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根據2025年中央國有資本經營收入預算表及說明,2025年中央國有資本經營收入預計為2250億元,基本與上年持平。其中今年煤炭企業利潤收入和運輸企業利潤收入預計分別同比增長12.5%和62.2%。
根據2025年中央社會保險基金收入預算表,中央社會保險基金收入合計約2902億元,基本與上年持平。其中地方上解全國統籌調劑資金約2546億元,中央社會保險基金收入約355億元。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