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魯網3月27日訊3月26日上午,《焦裕祿之歌》朗誦視頻發布會在齊魯醫藥學院成功舉行。焦裕祿干部學院名譽院長、焦裕祿的女兒焦守云,淄博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市委教育工委書記林恒,淄博市詩詞學會會長王樹武,學校黨委書記、《焦裕祿之歌》作者呂傳毅,學校黨委常務副書記、董事長魏振東,淄博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新聞出版局局長于雙勝,淄博市文聯黨組書記、主席劉曉明,山東省作協副主席、市文聯副主席、市作協主席宗利華,淄博市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李鋒,淄博市焦裕祿紀念館館長夏艷華等領導和嘉賓出席發布會,學校師生代表參加發布會。發布會由黨委常務副書記、董事長魏振東主持。
《焦裕祿之歌》由學校黨委書記呂傳毅創作,中華詩詞學會朗誦藝術專業委員會主任、著名朗誦家徐濤老師深情演繹,學校部分師生參加合誦。在傳承弘揚焦裕祿精神的同時,充分凝練其深邃的育人價值,將焦裕祿精神融入學生思政教育。淄博是焦裕祿的故鄉,也是焦裕祿精神的發軔之地,為把這一寶貴精神財富挖掘好、傳承好、弘揚好、踐行好,呂傳毅通過實地調研、現場走訪、研讀歷史資料、聽取介紹、交流座談等過程,創作出長篇敘事詩《焦裕祿之歌》。發布會上,與會人員集體觀看了《焦裕祿之歌》朗誦視頻。
呂傳毅在致辭中向焦守云院長專程從河南鄭州趕來參加朗誦視頻發布會,指導魯醫師生弘揚焦裕祿精神表示感謝。向林恒部長、王樹武會長等領導和嘉賓及其所在部門和單位對教育事業和在作品創作過程中給予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向以魏振東同志為代表的魯醫管理團隊和廣大師生在《焦裕祿之歌》朗誦視頻制作過程中的默默奉獻表示感謝。向中華詩詞學會朗誦藝術專業委員會主任、著名朗誦家徐濤老師對《焦裕祿之歌》的深情演繹表示特別感謝。他指出,焦裕祿同志是領導干部的榜樣,是共產黨員的楷模,是淄博人民的驕傲,作為焦裕祿同志的家鄉人,有責任有義務大力弘揚焦裕祿精神,作為焦裕祿同志家鄉的高校,更有責任有義務把焦裕祿精神融入到思政課教學之中,這也是《焦裕祿之歌》作品創作的初衷。下一步,學校將在此朗誦作品的基礎上,繼續推進有關焦裕祿精神的思政課教學,推出《焦裕祿之歌》校園朗誦音樂劇,由學生們自己演出,自我教育,打造新的校園文化品牌和思政課金課,為立德樹人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焦守云在講話中表示,受邀來到位于家鄉的高等學府齊魯醫藥學院,參加《焦裕祿之歌》的朗誦視頻發布會非常感動。她向所有為弘揚焦裕祿精神參加《焦裕祿之歌》朗誦視頻創作的師生和淄博市有關部門的領導致以最誠摯的謝意。她說,《焦裕祿之歌》朗誦視頻,用詩歌藝術的形式,將焦裕祿精神凝練成躍動的文字和旋律,讓跨越時空的精神遺產在新時代煥發新的生機,觀看之后令人震撼?!督乖5撝琛凡粌H是文學創作的成果,更是對紅色基因的深度挖掘,它用詩意的語言喚醒記憶,用藝術的感染力凝聚共識,在誦讀中感悟信仰的力量,在傳唱中賡續精神的火種。她衷心希望,《焦裕祿之歌》能走進課堂、融入校園文化,讓焦裕祿精神成為學生成長的“精神鈣片”。焦裕祿精神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幟,更是一曲永不停息的奮斗之歌。今天,《焦裕祿之歌》朗誦視頻的發布,既是對歷史的致敬,更是對未來的召喚。以此次發布會為契機,共同當好焦裕祿精神的繼承者、踐行者和傳播者,讓這種精神之光,照亮新時代奮進之路。
王樹武在講話中代表淄博市詩詞學會,向這部飽含深情與力量的《焦裕祿之歌》作品表示由衷的祝賀,向創作者呂傳毅以詩為媒、以筆傳魂的赤誠情懷致以崇高的敬意。他指出,《焦裕祿之歌》既是一篇感人的敘事詩,又是一首令人震撼的長篇史詩。他以意象精妙,哲思深邃,結構匠心的藝術沖擊力,開拓了一個新境界,開創了一個新天地,使詩詞藝術達到了一個新高峰。呂傳毅這一作品來源于他對生活的歷煉,對事業的追求,對思想的升華。他說,詩歌是精神的火炬,呂傳毅以文字架起傳承的橋梁,用敏銳的洞察力和深沉的情感,將焦裕祿同志“親民愛民、艱苦奮斗、科學求實、迎難而上、無私奉獻”的精神內核凝練成史詩;再由全國著名藝術家徐濤先生精彩朗誦,使這首優秀作品更具有時代感和生命力。要以此次發布會為契機,用更多有筋骨、有溫度的作品,讓焦裕祿精神在文學藝術的土壤中生生不息,讓“心中裝著全體人民,唯獨沒有自己”的公仆情懷,化作激勵千萬淄博兒女砥礪前行的精神燈塔。共同祝愿《焦裕祿之歌》像焦桐的種子一樣,隨風播撒,在更多的人心田中生根發芽,愿焦裕祿精神永駐淄博大地,永耀時代星空。

本次發布會,有多家媒體記者來校采訪報道。
發布會上,焦守云、林恒、王樹武共同上臺觸屏發布《焦裕祿之歌》朗誦視頻。
魏振東在主持時指出,今天,在此共同見證《焦裕祿之歌》朗誦視頻發布,后續學校還將把《焦裕祿之歌》改編成校園朗誦音樂劇,讓學生們在接續演繹作品的同時,形成傳播焦裕祿精神的鮮活教材。不僅要銘記焦裕祿同志的感人事跡,更要將他的精神化為行動的力量,以赤子之心服務社會,以求實之風擔當使命,以奉獻之志砥礪前行。
責任編輯:李 穎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