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以來,多條以深圳為中心輻射周邊的陸路通道迎來新進展,顯示深圳的交通樞紐地位將穩步提升。此間專家認為,這對于破解廣東省內區域發展不平衡現狀、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具體來看,香港方向,3月26日,香港特區政府運輸及物流局向香港特區立法會提交文件,介紹港深西部鐵路進展。
文件顯示,港深西部鐵路連接香港洪水橋和深圳前海,全長約18公里,其中香港段長約8公里。全線以地下形式興建,設5個車站,其中香港側的3個車站分別位于洪水橋、廈村和流浮山,深圳側的兩個車站為深圳灣口岸及前海。港深雙方目標是在2035年開通項目,屆時,由香港洪水橋至深圳前海的車程將只需15分鐘。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李家超在2024年施政報告中提出,全力推動跨境鐵路項目,包括港深西部鐵路(洪水橋至前海)和北環線支線,促進香港和深圳聯通。2025年深圳政府工作報告明確,在深港互聯互通方面,深圳將聯合香港做好港深西部鐵路、香港北環線支線等規劃建設。
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港深西部鐵路項目將與在建的香港北環線支線(新田至新皇崗口岸)形成“深港西部雙鐵路通道”,共同構建“北接新界西北、南通寶安前海”的跨境軌道網。港深西部鐵路建成后,將與廣深港高鐵、深中通道等助推形成更加緊密便利的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強化珠江口東西岸聯動。
廣州方向,本月初印發的《廣東省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方案(2025—2027年)》(下稱《方案》)提出,加快廣深第二高鐵項目前期工作,推進廣深高速等繁忙路段擴容改造。
廣州、深圳多年來穩居國內雙向交通最為繁忙的城市組合之一,陸路通道亟待擴容。廣深高速公路作為珠三角核心交通干線,2024年日均車流量在40萬車次以上?。廣深港高鐵在今年一季度鐵路運行圖調整后,廣州南站至深圳北站段每日車次數量達到161對,超越京滬高鐵成為國內高鐵車次最多的高鐵線路。
在深圳都市圈內部的惠州、東莞方向,近日,深惠城際鐵路東莞鳳崗站至深圳大運北站區間左線洞通,標志著項目建設取得重大進展。深惠城際鐵路全長約59公里,建成通車后,將使深圳前海至惠州進入“一小時交通圈”,進一步密切深圳都市圈的交通聯系。
深圳都市圈的產業協同在2024年邁出關鍵一步。深圳的“工業立市”戰略與東莞、惠州的制造業基礎形成互補——比亞迪、華為等企業將生產基地向惠州延伸,東莞承接深圳電子信息產業鏈外溢,深汕合作區則聚焦新能源和空天經濟,初步構建“研發-制造-應用”的區域分工。
最為外界關注的,則是珠江口西岸的珠海、中山、江門方向。上述《方案》同時提出,推進深江鐵路等跨江通道建設,研究論證深珠通道(伶仃洋通道)建設。
根據公開信息,深珠通道計劃建于深中通道與港珠澳大橋之間,東起深圳前海,跨越珠江口,西至珠海高新區,目前傾向于公鐵復合通道方案。
長期以來,珠江口東西兩岸發展極不平衡,煙波浩渺的珠江口、伶仃洋,成為阻礙這種發展落差縮小的天塹。2024年,珠江西岸珠海、中山、江門三市的GDP總和,僅為東岸深圳、東莞、惠州三市的23%左右。《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提高珠江西岸地區發展水平,促進東西兩岸協同發展。
2024年6月底開通的深中通道,讓各方看到開辟深圳直連珠江口西岸陸路通道的巨大價值。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廣東省委書記黃坤明向媒體介紹,深中通道自建成通車以來,日均車流量達8.48萬車次。
2025年深圳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今年將加快開展深珠通道等項目前期工作,服務建設環珠三角“黃金內灣”。隨后,《2025年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部門預算》將“深珠通道前期研究(跨珠江口交通需求與通道布局適配性研究)”納入支出預算。根據“廣東發布”最新消息,目前,深圳和珠海已分別啟動伶仃洋通道兩側連接線規劃方案的編制并做好空間預留。連接珠江口東西兩岸的又一“超級工程”有望正式落地。
在國家的交通戰略布局中,深圳長期被定位為末端型的區域交通樞紐城市。2019年2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升廣州和深圳機場國際樞紐競爭力”“加快構建以廣州、深圳為樞紐的陸路國際大通道”“加快廣州-深圳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深圳正式被賦予更高層級的交通樞紐定位。2021年2月印發的《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將深圳列入“20個左右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建設目標之一。
2024年10月,《深圳市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方案(2024—2035年)》提出,到2035年,深圳將高水平建成現代化綜合立體交通網,全面建成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物流中心和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其中,在拓展對外陸路交通方面,深圳將構建全國快速通達的高速鐵路網;打造區域多網融合軌道交通體系,全面實現“大灣區一小時通達”“都市圈一小時通勤” ;完善深圳都市圈“九橫十二縱”高速公路網絡布局,全面實現深圳都市圈2小時、粵港澳大灣區3小時全域通達;構建立體協同的深港交通網。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四大核心引擎之一,去年,深圳以3.68萬億元的GDP總量,繼續位居全國城市第三。深圳都市圈(含深圳、東莞、惠州全域及深汕特別合作區)GDP總量超5.5萬億元,居廣東五大都市圈之首;深莞惠三市GDP增速分別達5.8%、4.6%、4.2%,增速包攬廣東各地市前三。一位接受采訪的華南智庫專家認為,進一步增強深圳的交通樞紐地位,對于破解廣東省內區域發展不平衡、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