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依楠 張家港市錦豐中心幼兒園
一、研究背景
(一)戶外活動對幼兒發展的價值
越來越多的幼兒園重視一日生活活動中的戶外游戲活動。相關文獻指出,適宜的戶外活動對于幼兒提升適應力、動作技能、情緒情感、社會交往、語言、認知等方面的水平有著重要作用。因此,優質有效的戶外體育活動十分必要。
(二)自然教育對幼兒身心發展的重要性
自然教育被視為幼兒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為它能幫助幼兒建立與自然的深厚聯系,增強他們的觀察力、探索精神、環保意識和綜合素質。
(三)相關文件對兒童戶外提出了明確要求
《3-6歲兒童發展指南》在健康領域中明確指出了幾點教育建議:保證幼兒戶外活動時間,提高幼兒適應季節變化的能力,每天戶外活動時間不少于2小時;通過不同類型的游戲活動提高幼兒平衡機能;鍛煉幼兒應對生活環境變化的能力。
二、現狀分析
筆者以觀察和訪談的形式,發現了以下幾點的共性問題:
(一)部分幼兒會經常性地選擇某類型游戲或避開某類型游戲
部分幼兒出于自身對游戲過程的體驗,會出現選擇的傾向性,在選擇活動器械時會避開無法充分滿足自身創造性發展的游戲器械。結果,幼兒對應的目標能力無法全面發展。
(二)教師對于幼兒的干預理念有一定的偏差
部分教師對于自身游戲中所承擔的職責、扮演的角色認識不清,固化曲解了“自己身為游戲觀察者,需保證幼兒游戲主體性”的理念,對于幼兒的部分游戲行為只是單純地任由其發展和繼續,只有在部分游戲停滯無法進行時才會進行一定的干預。此時幼兒的情緒體驗已經遭到破壞,幼兒游戲活動的持續性被打破。
(三)互動方式多樣但深度不足
在幼兒戶外活動中,幼兒與自然環境的互動方式多樣,包括觀察、觸摸、感受等。然而,這種互動往往停留在表面,缺乏深入的體驗和探索。幼兒可能只是簡單地觀察植物或動物,而沒有深入了解它們的生長過程、習性等。
三、思考與策略
(一)針對幼兒游戲活動選擇傾向性的策略
多元化游戲設計。設計多種類型的游戲,包括創造性、社會性、體力性等不同方面,以滿足不同幼兒的發展需求。
游戲輪換制度。實施游戲輪換制度,鼓勵幼兒嘗試不同類型的游戲,避免長期選擇某一類型游戲。
(二)加強自然資源開發利用的策略
資源調查與整合。對幼兒園周邊的自然資源進行調查,整合可利用資源,制定詳細的開發利用計劃。
專業指導與培訓。邀請自然教育專家對教師進行專業培訓,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使他們能夠更有效地引導幼兒進行自然觀察和探索。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