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記者 竇永瀚 濟南報道
青山處處埋忠骨。在平陰縣烈士陵園,靜靜安息著416名革命烈士,梁啟剛烈士便是其中之一。他1955年投身軍旅,195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70年英勇犧牲,年僅33歲。每至清明,人們紛紛前來祭掃獻花,可多年來梁啟剛烈士墓前卻從未出現過親屬的身影。

今年2月20日,濟南市全面深化烈士尋親工作會議拉開帷幕,平陰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迅速響應,對轄區內烈士信息展開細致摸排。當梳理到梁啟剛烈士時,難題浮現:他籍貫貴州雷山縣,可資料殘缺,親屬信息近乎空白。但工作人員沒有退縮,第一時間與雷山縣退役軍人事務部門攜手,開啟千里尋親征程。
功夫不負有心人,雷山縣方面成功找到了梁啟剛烈士大哥的兒子梁定彪。梁定彪難掩激動,他透露,烈士兄弟四人皆已離世,烈士妻子邱氏是山東濰坊人,二人育有兩子。十幾年前,梁定彪與其失去聯系,多年來,他堅持往濰坊寫信,盼與嬸嬸和堂兄弟取得聯系,卻屢屢失望。

尋親之路不容停頓。2月28日,平陰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聯動濰坊市坊子區退役軍人事務局,深入查詢后發現,烈士證明書雖在冊,可邱奶奶已離世多年,其廉租房也已騰退,線索戛然而止。
工作人員并未氣餒。3月26日,平陰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慰問組一行驅車近300公里專程到濰坊市坊子區,實地走訪邱奶奶生前的街道辦事處。在當地有關部門協助下,工作人員成功找到梁啟剛烈士的大兒子梁文華、小兒子梁文勇。當年烈士犧牲時,兩個孩子年齡尚小,時隔數十載,他們終于知曉父親墓地所在,還與堂兄梁定彪得以重逢。
慰問組向遺屬們表達了崇高的敬意,并與他們進行了親切的交談。在交流過程中,慰問組聆聽了烈士的事跡,介紹了烈士墓的管護情況,還深入了解了烈士遺屬的思想、生活和工作狀況,同時叮囑他們一定要保重身體,健康生活。

“我父親已經犧牲55年了,當時我們年齡還小,基本對父親沒有記憶,沒想到平陰的人民還想著我們,這么遠來看望我們,還讓我們和堂弟重新聯系上,這令我們非常感動,作為烈士的后代我們感到非常光榮!我們會盡快抽時間去平陰祭奠父親,告慰他的在天之靈。感謝黨和政府,感謝平陰人民!”梁啟剛烈士的兩個兒子眼里噙著淚水,拉著平陰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工作人員的手連聲致謝。
至此,這場縱橫千里的尋親之旅畫上圓滿句號,烈士英魂終得慰藉。為烈士尋親,不僅是對烈士及其家屬的告慰,更是對英烈群體的尊崇和彰顯。于細微處見真情,它承載著全社會對英雄烈士的敬重與銘記,不讓他們成為無名豐碑。

下一步,平陰縣將以此次尋親為新起點,持續發力推進烈士褒揚工作,精細完善紀念設施管理,矢志讓每位烈士的犧牲成為不朽印記,讓烈士親屬不再有遺憾,讓英烈精神融入民族血脈,代代相傳,紅色基因永綻光芒,激勵后人奮進新征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