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3月28日消息,近日,在三峽大學的學校試驗場,學校自行研發的12米級龍門式建筑3D打印機完成了最后的打印任務,一棟雙層小樓外形正式完工。
這棟小樓高8米,占地100平方米,3月初開始打印,全程只需3名工人參與,用時不足一個月。
據三峽大學相關負責人介紹,“這期間包括下雨天,還有中間板梁柱現澆混凝土的時間,其實整個打印時間在20天左右,比傳統建造工期縮短至約70%。”
據了解,這棟建筑自今年2月底開始建設,是全國首個原位3D打印雙層建筑。
而這臺“超級打印機”打印最大范圍為12 x 11米,定位精度0.1毫米、打印精度2毫米,最高速度為每秒800毫米。
對此,有業內人士介紹,建造這棟樓只需要導入一個模型,從地基到樓頂天花板均為一體化設計,“只需要將它調至需要打印的層數和層高,點擊一鍵打印就能自動開始。”
此外,他還透露,相比傳統的建造方式,3D打印的整體建設非常安全,整個建筑過程中,工地上所需要的勞動力和勞動強度大幅減少。
據了解,這套房子每平方米的造價在1000元左右,這項技術未來投入市場運用后,年創造收益將在1億元以上。
該設備還可以打印玻璃鋼、陶瓷、塑料等,可應用于市政管道、排水設施、景觀雕塑等建設場景。目前在湖北、上海、浙江等地都有相關項目正在投入使用。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