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指揮棒”的作用正逐漸顯現,而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仍需持續深入。
28日,國家衛健委醫政司發布的“關于印發2023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監測分析情況的通報”(下稱“通報”)顯示,通過連續6年的引導,三級公立醫院公益性運行機制不斷健全,功能定位進一步落實,醫療服務能力全面提升,運營管理更加規范,持續發展動力不斷增強。
2025年是“十四五”收官之年。根據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
通報進一步明確了三級公立醫院深化醫改的方向:國家衛健委將在“指導醫院合理配備使用醫保目錄藥品,降低患者用藥成本”的同時,“建立健全編制動態調整機制和以醫療服務為主導的收費機制”“推動不同醫療機構、不同科室、不同崗位薪酬更加合理”,以調動醫務人員的積極性。
國采中標藥品使用比例近九成
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自2019年啟動,該項考核又被稱為醫療界的“國考”,從醫療質量、運營效率、持續發展、患者滿意度等維度,綜合評估醫院管理水平與服務能力。2023年度,全國共2168家三級公立醫院(不含中醫)參加績效監測(綜合醫院1588家,專科醫院580家),與2022年相比,新增醫院90家。
根據通報,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的收支結構持續優化。2021-2023年三年間,在全國三級公立醫院醫療收入中,醫療服務收入(不含藥品、耗材、檢查檢驗收入)占比逐年提高,到2023年達到29.59%;輔助用藥收入占比和重點監控高值醫用耗材收入占比則呈逐年下降趨勢。
圖片來源:國家衛健委醫政司“關于印發2023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監測分析情況的通報”
第一財經記者注意到,近年來,高值耗材在公立三級醫院收入中占比降幅尤為顯著。2021年“重點監控高值醫用耗材收入占比”高于“醫療服務收入”,2022年,后者占比趕超前者;而根據2023年的最新監測結果,當年,“重點監控高值醫用耗材收入占比”降幅進一步加大,達到3.22個百分點。
“通過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實現藥價明顯降低,減輕患者藥費負擔”,是《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和使用試點方案的通知》明確的要求。
根據最新版的“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操作手冊”,合理用藥有六個下屬指標,其中包括“門診患者基本藥物處方占比”“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中標藥品使用比例”,指標均以“逐步提高”為導向。
近年來,在績效考核引導下,全國三級公立醫院在收支結構優化的同時,優先配備使用基本藥物、集采藥品的積極性也進一步提高,“門診分流”逐漸顯效。
通報顯示,2023年全國三級公立醫院門診患者基本藥物處方占比(59.48%)、住院患者基本藥物使用率(96.30%),分別較2022年提升1.40個和0.13個百分點。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中標藥品使用比例和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中選藥品完成比例分別為89.71%和96.11%,較2022年增加4.06個和1.95個百分點。
事實上,自2021年以來,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即“國采”)中標藥品使用比例逐年快速提升。其中,2021年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中標藥品使用比例為75.67%,較2020年增加10.25個百分點。2022年,該比例再次提高約10個百分點達到85.67%。2023年,該比例則接近九成。
圖片來源:國家衛健委醫政司“關于印發2023年度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績效監測分析情況的通報”
下一步,國家衛健委稱,將繼續指導醫院合理配備使用醫保目錄藥品,降低患者用藥成本。
近5年全國三級公立醫院醫護比維持在1:1.5左右
公立醫院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以“公益性”為導向。為夯實公立醫院公益性基礎,近年來,我國持續推進公立醫院編制、醫療服務價格、薪酬等動態調整。
通報數據顯示了前述深化醫改的舉措落地情況: 2023年全國三級公立醫院人員經費占比為39.18%,較2022年提升0.13個百分點,醫院人員經費占比逐步提高。
人員結構也進一步優化。根據通報,2023年,全國三級公立醫院的衛生技術人員總量穩步增長,達到314.05萬人。麻醉、兒科、重癥、病理、中醫、感染性疾病科醫師總數分別為5.34萬人、6.50萬人、2.32萬人、1.78萬人、6.86萬人、1.82萬人,較2022年均有增長,急需緊缺專業人才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三級公立醫院注冊護士為170.82萬人,較2022年增加5.94萬人,醫護比保持穩定,護士隊伍持續壯大。
然而,在梳理當前公立三級醫院目前存在的問題時,通報認為,維護公立醫院公益性的政策措施有待進一步健全,醫院內部管理理念與科學化治理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
通報稱,部分三級公立醫院對人、財、物、技術等精細化管理重視不夠,部分三級公立醫院盲目追求規模擴張,輕視成本控制和運營管理,資源利用效率不高。
根據通報,近5年全國三級公立醫院醫護比維持在1:1.5左右。“部分醫院因地理位置、編制、薪酬福利等問題,導致人才引進困難、人才流失嚴重、人員結構失衡。全國三級公立醫院住院醫師首次參加醫師資格考試通過率為73.84%,較2022年下降4.04個百分點。”
上海市衛生和健康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金春林對第一財經分析稱,優化醫護比的重點仍在于繼續填補護士缺口。其中,三級公立醫院績效考核通過考核“醫護比”等指標,可以逐步引導醫院增加護士配備、擴大優質護理服務覆蓋面。
為進一步鞏固公立醫院“公益性”的基礎,根據通報,國家衛健委將繼續深入開展以下三方面工作:
其一,指導公立醫院加強經濟運行管理,嚴控超規劃無序擴張。
其二,建立健全編制動態調整機制和以醫療服務為主導的收費機制,使有資質、有能力、有良好醫德醫風的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逐步得到編制保障;及時反映成本和技術變化,把臨床中驗證成熟的新技術按程序納入醫保,定期評估、動態調整、有升有降、小步快走。
其三,深化公立醫院薪酬制度改革,落實“兩個允許”要求,完善公立醫院薪酬水平決定機制,合理調控各級各類醫院間收入差距,醫院內部分配兼顧不同科室之間的平衡,推動不同醫療機構、不同科室、不同崗位薪酬更加合理。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