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家都在講DeepSeek,這是未來的全球化,可以改變目前的貿易戰或者關稅戰帶來的影響。”在2025年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構建開放世界經濟:挑戰與出路”環節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副總裁、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朱民表示。
高關稅將對經濟產生什么影響?應從哪些方面入手改革?多位重磅嘉賓針對上述熱點話題展開討論。
“高關稅肯定對經濟增長有害,如果設置得太高會影響資本、貨物、人才、科技的流動。按道理這是經濟學的常識,但是有些國家正背離這種常識。”吳曉求認為,高關稅是非常落后的觀念,不利于全球經濟的復蘇。
特朗普1.0時,關稅從3.5%快速上升到19%。近期,關稅挑戰再次升溫,中國應該如何應對?
朱民提出了三方面建議。第一,采取相應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來應對這種不確定性和短期沖擊。第二,我國經濟結構改革需更多由消費驅動。目前,中國的財政赤字已從3%上升至4%,資金流向社保、醫療、教育等領域,提振消費者信心。同時,中國需要改革服務業來提升生產率,例如開放電信、醫院、教育和醫療等行業,把全球的資金、技術引進來。第三,中國可以通過 “十五五”規劃,推動中美對話。“中國愿意跟美國進行交流,通過溝通避免貿易戰,因為畢竟這兩個國家是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朱民說。
“如果美國向歐洲征收關稅,我們不能‘針尖對麥芒’,對美國報復性地征收關稅,因為這會增加歐洲的成本,降低全球的需求。”羅馬第二大學經濟學名譽教授、意大利經濟和財政部前部長喬瓦尼·特里亞認為,應該采取相反的措施,進一步開放市場來削減目前已經征收的關稅。
論壇也關注技術破局的路徑。“技術創新的重點在于要把創新和生產力或者制造業相結合,提升生產效率、制造率。”朱民以DeepSeek為例指出,DeepSeek是完全開放的系統,依托數據和大模型,有望使得中國制造業邁上高科技制造業的“新臺階”, 避免出現通縮的情況。
“中國企業出海的步伐越來越快,生產率提高也是一個因素。”羅蘭貝格全球管理委員會聯席總裁戴璞指出,將AI應用于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的產業界,將會是一個改變游戲規則的事情。中國現在需要提升生產率,其他國家也一樣,才能更好地應對關稅的影響。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 WTO(世界貿易組織)被認為受到嚴重削弱,但吳曉求認為其核心原則仍具有價值。
“雖然未來可能雙邊、多邊或者區域貿易規則會部分取代 WTO 的規則,但是還要體現 WTO 中的低稅負、透明交易的要求。而且最重要的是有訴訟機制,遇到不公平可以訴訟、解決爭端的合理機制。”吳曉求說。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