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查看更多視頻
南海網3月28日消息(記者 譚琦)為什么要進行文明對話?在3月28日舉辦的博鰲亞洲論壇2025年年會“加強文明對話,促進理解信任”主題分論壇中,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馬輝用一個比喻回答:“人類文明宛如一片繁茂的森林,每一棵樹都有它獨特的形態,但實際上根系相連,它們共抗風雨,共享陽光。”
在該場主題分論壇中,邀請了國內外文化領域的相關專家學者,探討文明交流對話在全球發展中的重要性。“交流”“對話”是交流中的高頻詞。“不同的文明之間不僅僅需要包容,更需要互相學習借鑒。”第73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厄瓜多爾前外長、防長瑪麗亞·費爾南達·埃斯皮諾薩·加塞斯在博鰲亞洲論壇年會期間參觀了南海博物館,她對其中絲綢之路的相關展廳印象深刻,她認為,人們應該傳承絲綢之路的精神,通過文化交流來推動相互理解,開展文明之間真正的對話。
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也是促進各國交流的重要平臺。馬輝提到,未來要持續擦亮博鰲亞洲論壇的文明成色,充分挖掘各國歷史文化的時代價值,推動各國優秀傳統文化在現代化進程中實現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文藝作品也是文明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文藝和藝術不僅僅是休閑娛樂,更重要的還是越過鴻溝、跨越國界,也是推進文明交流互鑒、促進文明一種重要形式。”中國國家大劇院院長、世界劇院聯盟主席王寧說,劇院在文明的交流中起到橋梁的作用,通過將本土以及世界的藝術成果展現給觀眾,引領人們探索和思考,在欣賞演藝作品的同時,觀眾與不同文明的形式進行交流對話。王寧認為,通過加強全球文明的交流合作,讓文化流動起來,互學互鑒、求同存異,才能進一步推動人類文明永葆生機活力。南海網版權聲明:
以上內容由南海網原創生產,未經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對上述內容的任何部分進行使用、復制、修改、抄錄、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如需轉載,請與南海網聯系授權,凡侵犯本公司版權等知識產權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電子郵箱:nhwglzx@163.com. 責任編輯:龐小晴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