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化債標桿”融創中國(01918.HK),還未走出業績虧損低谷期。
3月28日,融創中國發布2024年度業績報告,顯示期內實現收入740.2億元,同比減少52.0%;公司擁有人應占虧損約為257億元,較上年79.7億元的歸母凈虧損有所擴大。將時間軸拉長,融創中國已連續四年出現虧損。
作為首家完成境內公司債整體重組的房企,融創中國的化債工作一直備受關注。本次年報也顯示,融創中國在境內債務重組之余,已委任華利安諾基、盛德分別作為財務顧問及法律顧問,以尋求更全面的境外債務綜合解決方案。
融創中國董事局主席孫宏斌表示,2025年,將爭取境外債務風險化解取得實質性進展;展望行業,在政府對經濟及房地產的支持下,核心城市、核心地段將逐步企穩,但是房地產市場整體的恢復,可能還需要一個過程和較長時間。
“利潤表”再現虧損
從2021年到2024年,融創中國已經連續四年出現虧損。
具體而言,這四年間,該集團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382.65億元、-276.69億元、-79.69億元、-257億元,四年累計虧損規模達到996億元;同期,集團營業收入分別為1983.87億元、967.52億元、1542.31億元、740.2億元。
從收入層面看,融創中國大多數收入來自銷售住宅及商業物業業務,其他收入來自文旅城建設及運營、物業管理及其他業務。去年,融創的營業收入同比縮水過半,且為近四年來的最低水平,主要是因為物業銷售收入下降所致。
年報顯示,去年融創物業銷售收入約612.3億元,占總營收比重為82.8%,同比2023年的1408億元大幅下降56.5%,物業交付總面積同比減少63.8%。文旅城建設及運營收入為52.1億元,營收占比為7%;物業管理收入為68.8億元,占比9.3%。
營收“主力軍”物業銷售為何大幅下降?對此融創中國解釋稱,從行業層面看,近年來房地產行業持續下行,銷售市場整體大幅收縮,房企陸續出現的債務問題,導致購房者對期房信心不足,進一步加劇了新房銷售的困難。
“新增銷售規模收縮、外部融資渠道收窄等情況帶來的流動性壓力,對已售物業項目的交付進度及新項目的開發、推售節奏產生階段性制約,2024年度交付面積較上年減少,導致集團銷售收入有較大幅度下降?!比趧摫硎?。
雖然收入大幅下滑,但去年融創結轉的項目中,高毛利項目占比較上年提高,同時去年計提的物業減值撥備較上年有所減少,因此年末其毛利約28.9億元,同比2023年的毛虧25億元有所回升;毛利率約為3.9%,而2023年為-1.6%。
不過,在2024年度,融創確認的其他開支及虧損達211.3億元,包括對長期資產計提減值撥備約63.3億元,計提訴訟及其他或有負債撥備約47.4億元,出售附屬公司、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虧損約26.8億元,出售各類資產的虧損約22.7億元等。
與此同時,去年確認的其他收入及收益約164.3億元,較2023年度的385.3億元減少約221.0億元,主要包括債務重組收益約98.9億元,出售附屬公司、合營公司及聯營公司收益約41.7億元,向合營及聯營公司等收取的利息收入約12.7億元。
財務成本方面,去年其財務成本由2023年的63.0億元,增加55.3億元至約118.3億元。這主要是因為,基于物業開發項目開工進度,資本化利息占總利息成本的比例下降,費用化利息由2023年的49.5億元增加至2024年的113.1億元。
多項大額變動影響下,去年融創的歸母凈利潤繼續虧損,由2023年的-79.7億元擴大至2024年的-257.0億元;集團現金余額下降,由2023年的246.2億元減少至2024年的197.5億元;期末權益總額約551.5億元,其中公司擁有人應占權益約405.2億元。
債務重組“進行時”
業績連年波動背后,當下融創最緊迫的任務是保交樓及“化債”。
“融創始終將保交付作為運營的首要目標,積極響應政府保交付要求,主動落實好主體責任,積極利用保交樓專項借款、配套融資、申報‘白名單’等融資資源,支持物業項目的開發建設及順利竣工交付?!睂O宏斌在主席報告中表示。
數據顯示,去年融創在84個城市完成了約17萬套房屋交付。近三年,融創累計交付房屋達66.8萬套,2025年計劃繼續交付6萬套房屋,基本完成全部保交付工作。
“保交付”工作進入最后沖刺階段,但債務重組還有一關要闖。
年初,融創房地產發行的境內公司債券及供應鏈資產支持計劃,全部通過了重組計劃,展期5至9.5年、相關利息年利率降為1%,同時提供現金要約收購、股票及/或股票經濟收益權兌付等重組選項,成為業內首個境內債務正式重組的房企。
從方案提出到通過,融創總規模154億元的境內債務重組,僅用時50多天,預計可削降約70%的境內公司債務,5年內不再有兌付壓力。在這份最新財報中,境內債務重組產生的收益79.7億元,也已確認并計入“其他收入及收益”中。
“針對境內公開市場債務,融創結合自身情況,在各方支持下形成了比較徹底的市場化重組方案,2025年將全力完成方案落地和執行?!睂O宏斌表示。
不過,境內債務重組不是終點,融創的境外債務也即將二次重組。年報顯示,考慮到清盤呈請給融創造成的影響,加上當前市況遠不及此前債務重組時的預期,現正尋求更加全面的境外債務綜合解決方案,已開展境外債務重組工作。
“爭取在下一個階段,徹底化解境外債務風險?!睂O宏斌稱,2025年將全力以赴完成交付任務、以及境內債務風險的化解,同時爭取境外債務風險化解取得實質性進展。
除了集團層面的債務化解,融創在項目層面也在爭取“活水”,對由于市場下滑造成還款有困難的項目,與金融機構溝通推動展期方案;同時,推進和資產管理公司等金融機構的合作,形成更加綜合的項目盤活、債務重組方案。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融創與AMC總體合作規模近350億元。其中,融創武漢桃花源獲東方資產第三次增資,累計合作規模已達51億元;長城資產與融創就重慶灣項目達成融資合作,擬注資24.76億元;北京融創壹號院,獲中信金融資產支持,成功完成債務重組;天津梅江壹號院二期,獲得大型央企信托5.5億元項目新增融資。
此外,融創也在向“保交付”困難項目的屬地政府,申請保交樓專項借款。年報顯示,該集團獲得各地保交樓專項借款審批金額約218億元,獲得銀行配套融資審批金額合計約104億元,獲得“白名單項目”融資審批金額約23億元。
“2025年,將以每個項目權益凈資產的提升,作為日常管理基本目標,推進項目債務風險化解和資產盤活,為未來逐步回到健康發展的軌道奠定基礎。”孫宏斌稱。
截至報告期末,融創的借貸總額為2596.7億元,流動和非流動借貸分別為1860.9億元和735.8億元,現金余額(包括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及受限制現金)約197.5億元;到期未償付借貸本金約1058.0億元,本金約645.7億元的借貸可能被要求提前還款。
土地儲備方面,截至2024年底,融創連同合聯營公司的總土地儲備約12776萬平方米,權益土地儲備約8756.5萬平方米,其中未售土地儲備9342萬平方米,未售權益土地儲備6301萬平方米。管理層認為,該等土儲是支持融創恢復正常運營的基礎。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