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企業的收費紛繁復雜,一些違規收費問題也時而發生。怎么管好這一收費,始終是擺在監管層面前的一道難題。
3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公開了《關于建立健全涉企收費長效監管機制的指導意見》,針對當前涉企收費問題“對癥下藥”,以強化監管,加大違規收費治理力度,優化營商環境。
目前涉企收費問題之一,是收費政策數量多,不少企業往往不清楚具體收費項目及標準。
對此,近些年中央相關部門已經對外公布了全國性及中央部委和單位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清單、全國政府性基金目錄清單、國務院部門涉企保證金目錄清單、政府定價的經營服務性收費目錄清單,而不少省市也公開了當地相關收費清單。
涉企收費目錄清單制度進一步完善是此次《意見》一大亮點。
比如,《意見》要求,行業主管部門要制定本部門及下屬單位綜合性涉企收費目錄清單,涵蓋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涉企保證金、經營服務性收費等收費項目,明確服務內容、服務標準、收費水平,實現每個部門涉企收費一張目錄清單全覆蓋。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及時更新發布收費目錄清單,清單之外一律不得收費。
與此同時,《意見》要求加強涉企收費政策常態化宣傳解讀,讓企業了解收費政策。
為了防止相關部門違規出臺新的涉企收費政策,涉企收費政策評估審核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
比如,發展改革、司法行政、市場監管等部門按規定開展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合法性審核、公平競爭審查等工作時,要加強對新出臺涉企收費政策合法性、公平性以及社會預期影響等方面的評估審核。
《意見》強調,市場監管總局要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涉企收費政策評估審核和論證工作指引,明確職責、依據、范圍、標準、規則等;對存量涉企收費政策開展專項整治,依法依規清理違規收費政策,違法違規收費項目一律取消。
另外,《意見》還要求健全涉企收費跟蹤監測制度,并健全涉企收費問題線索收集和處理機制。比如,綜合利用市場監管、行業監管、信用監管等手段,依法加大對違規收費主體的懲戒力度。
目前一些部門或單位利用強勢地位或信息優勢將本應由自身承擔的成本通過收費轉嫁給企業、有的借助行政權力和影響力“搭車收費”、有的利用市場優勢地位設置不合理收費項目或收取過高費用。對于這些違規收費行為,國務院進一步加強監管。
《意見》明確,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進一步清理沒有法律法規或國務院決定依據的中介服務事項,不得違規新增中介服務事項,不得將政務服務事項轉為中介服務事項;屬于政府管理職責的委托服務事項,相關費用由行政審批管理部門支付,不得轉嫁給企業。
國家發改委有關負責人表示,為確?!兑庖姟诽岢龅闹攸c任務落實落地,我委將會同相關部門壓實各方責任。如盡快建立并對外公布涉企收費目錄清單,研究制定涉企收費政策評估審核和論證工作指引,明確職責、依據、范圍等,加強對存量政策的清理規范,對新出臺政策嚴格審核把關。
近些年國家持續整治涉企違規收費,收費項目逐步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等保持穩定。
根據財政部披露的2025年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算表,2024年中央財政行政事業性收費收入約為653億元,2025年預計降至470億元,同比下降28.1%,主要是根據有關收費項目變動情況測算。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