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算力發展居全國前列的上海,正加速打造自主可控的算力。
3月28日,上海市智能算力資源統籌調度服務平臺(下稱“上海調度服務平臺”)正式上線。幾天前,上海剛公布了2027年的新目標——智算規模力爭達到200EFLOPS。
該平臺由上海儀電集團牽頭搭建,以市場算力需求為導向,實現跨市域、跨資源池、跨廠商的異構智能算力資源調度和交易,服務和保障上海市高校、科研院所、中小企業的智能算力和科學計算需求。目前,平臺已和三大運營商、多家云算力企業達成初步合作意向,并探索接入西部對口合作地區優質算力。
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張英在“智算申城”高峰論壇上稱,上海正順應智能化變革機遇,將人工智能作為重點發展的三大先導產業之一,引領制造業數智化轉型,帶動構建具有競爭力的智算產業生態。上海將打造先進高效的智算能力,加快推進高性能智算集群建設,打造安全、可靠的算力底座;開展近幾年新建智算中心項目后評估工作,提升智算中心上架率。
2022年底ChatGPT誕生以來,人工智能基礎設施和相關智能投資快速上升,全球對智算的關注度不斷提高。
相較于傳統算力,智能算力由基于GPU、FPGA、ASIC等AI芯片的加速計算平臺提供,主要用于人工智能的訓練和推理計算。國家信息中心發布的《智能計算中心創新發展指南》指出,“十四五”期間,在智算中心實現80%應用水平的情況下,城市對智算中心的投資可帶動人工智能核心產業增長2.9至3.4倍,帶動相關產業增長36至42倍。
將人工智能作為先導產業之一的上海,也是全國最重要的智能計算中心集聚地。
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中國綜合算力評價白皮書(2024年)》顯示,從算力分指數看,上海位居第二,算力規模分指數則位居第三。據《上海市算力基礎設施發展報告(2024年)》《上海市算力綜合指數(2024年)》,截至2024年6月,上海已建數據中心標準機架總規模57.4萬個,在用標準機架46.4萬個,建成通用算力規模達7.73EFlops(FP32);智能算力部署越級提升,已超額完成年初制定的目標,已建大型智算中心12個,智能算力總規模超過54EFlops(FP16)。
近日,上海市經信委公布的《上海市關于促進智算云產業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上海市智算云產業規模力爭突破2000億元,云邊端協同、產業鏈條完備的生態體系基本形成。智算規模力爭達到200EFLOPS,其中自主可控算力占比超70%。
具體來看,圍繞浦東、金山、松江、臨港和青浦等重點區域,積極部署智能算力、提升集群規模,鼓勵智算云企業深度對接智算中心,整合存量智算芯片,升級資源納管能力。積極對接長三角、中西部等域外智算資源,穩定算力戰略合作關系,推動邊緣算力節點與數據中心統籌協同。
“上海作為綜合算力位居前列、算存運環協同發展的超大規模城市,未來應在深化行業融合應用、引領先進存力發展、引導推動網絡創新、完善算電協同體系、加強產業鏈協同等方面進一步推進提升,鞏固上海市算力領先優勢打造開放活躍的產業生態。”中國信通院副院長魏亮在“智算申城”高峰論壇上說。
商湯科技聯合創始人、大裝置事業群總裁楊帆對第一財經表示,隨著人工智能的發展,算力資源的短缺成為行業普遍面臨的挑戰,通過上海調度服務平臺的建設,可以把分散在不同行業之間的算力資源進行二次分配和利用,提升算力利用效率。他們于2022年投入運營的臨港智算中心項目,三年來算力總規模提升至23000PetaFlops,同比增長92%,被認證為全國首個5A級智算中心。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