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 Connectivity(下稱“TE”)2025 年行業技術指數揭示了在行業格局變遷中,企業如何定義創新、AI 和可持續發展。
報告顯示,AI已在全球企業中被普遍使用,但不同國家AI采用率存在差異。在中國,60%的企業已經使用AI超過三年,是全球平均值的1.5倍,美國的6.7倍。
具體應用方面,66%的中國企業認為工廠運營部門采用AI后受益最大,40%將能否提高產品或制造工藝的能效視為衡量AI成功的關鍵指標。
AI的應用在制造業有著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它可以優化材料用量和結構設計,幫助工程師找到設計的最優解,從而降低產品的碳排放;還能減少生產制造過程中的材料浪費,協助設計出功能更優、材料用量更少的產品,最終實現低碳排放和資源的有效利用。隨著具身智能的發展,協作機器人以其特有的傳感功能和安全性能在制造業中展現出良好的應用前景,尤其在保證生產安全方面可發揮重要作用。
在TE的中國工廠里,已經在批量部署AI機器視覺和預測性維護,并正在嘗試通過生成式AI進行運營決策輔助。
TE內部推出了自有大模型TELme。通過數據區隔,既能把一些不能外傳的設計、圖紙作為內部資料上傳供當下同事查詢參考,也能一鍵切換訪問外部網絡查找更多資料。“我們還是非常喜歡有AI這樣一個工具。”TE Connectivity高級專家材料工程師、材料實驗室負責人黃忠喜博士告訴第一財經,他認為在重視AI集成的企業工作,并且能夠得到及時的培訓對工程師的發展至關重要。
報告還顯示,中國企業對AI的信心持續上升,擔心工作可能被AI取代的受訪者從去年的45% 降至今年的18?%。
TE 中國總經理,亞太區人力資源副總裁張超提到,企業AI應用規劃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基礎建設,包括設立AI中心和統一接口等;第二階段為工具應用,通過AI優化產品設計和流程,提高設計效率;第三階段目標是體系化應用AI,最大化流程價值,推動業務規模化發展。
“AI現在就是一個標桿,這個企業夠不夠前沿,夠不夠前瞻。對AI有所投入,大家會覺得這是一個好的企業,有發展前途。”他說。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