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農、普惠信貸等較高收益資產支撐下,去年農行營收、凈利增速領跑同業。
3月28日,中國農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601288.SH;001288.HK)發布2024年度業績,多個數據表現亮眼。全年實現凈利潤2827億元,同比增長4.8%。實現營業收入7114億元,同比增長2.3%,其中利息凈收入5807億元,同比增長1.6%。該行也是可比同業中唯一一家連續11個季度在央行MPA(宏觀審慎)評估中獲評A檔的銀行。
業績領跑同業的四大原因
年報顯示,農行盈利增速在上半年可比同業中率先由負轉正的基礎上,下半年繼續逐季改善,全年凈利同比增長4.8%。
資產質量方面,不良貸款率1.30%,較上年末下降3BP(基點)。關注類貸款率1.40%,較年初下降2BP。逾期貸款率1.18%,逾期不良比90.98%。撥備覆蓋率299.61%,保持比較強的風險抵補能力。
資本實力方面,2024年累計發行3200億元資本債和TLAC債(非資本債務工具)。資本充足率為18.19%,較上年末提升1.05個百分點。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11.42%,較上年末提升0.70個百分點。
農行董事會建議,在中期分紅的基礎上,再向全體股東每10股普通股派發現金股利1.255元。加上中期分紅,兩次合計每10股派息2.419元,派息總額846.61億元。
談及營收和凈利增長領跑同業的原因,農業銀行行長王志恒表示,這主要得益于幾個方面:一是優化信貸結構。持續加大對三農、普惠、綠色、戰略性新興產業等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2024年,實體貸款余額23萬億元,增長2.1萬億元,增速10.1%,占境內貸款的93.8%。資產結構的不斷優化,促進了資產組合收益的改善。
二是強化量價平衡。在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的同時,著力優化邊際資產定價,嚴格落實存款自律機制要求,保持凈息差降幅處于合理水平。2024年農行凈息差為1.42%,同比下降18BP,環比上半年微降3BP。
三是深挖非息收入潛力。在落實減費讓利政策的前提下,緊抓消費升級機遇,聚焦客戶財富管理需求,2024年實現手續費及傭金凈收入756億元,同比有所下降。但一些重要的中收業務領域呈現出良好的發展趨勢,投行業務收入增長8.5%,信用卡收入增長3.8%,理財業務收入也實現穩健增長。同時,把握債市的投資機會,其他非息收入也實現了較高增長。
四是有效控制風險成本。2024年,資產質量穩中改善,不良貸款率較上年末下降3BP。信用減值損失1308億元,同比小幅降低3.6%,在這種情況下,資產減值準備仍然超萬億元,風險抵補能力維持高位。
信貸聚焦“三農”縣域
2024年,農行信貸增速保持了較快增長。貸款新增2.29萬億元,增速10.13%。其中,對公貸款、個人貸款增量均領先可比同業。境內存款日均增量、增速,均為可比同業第一。
總體來看,農行貸款的重點投向是“三農”縣域以及“五篇大文章”等重點領域。其中,縣域貸款余額9.85萬億元,增量突破1萬億元,占全行貸款增量的比重達47%,增速12.3%,高于全行2.2個百分點。鄉村產業、鄉村建設貸款分別增長21%、14.8%,均高于全行貸款平均增速。農戶貸款余額突破1.5萬億元,增速達36.6%。
同時,戰略性新興產業貸款、綠色信貸增速超22%,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增速20.2%,均顯著高于全行貸款平均增速;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余額4.66萬億元,增量超過1萬億元,民營企業貸款余額6.53萬億元,新增1.08萬億元,余額、增量均居可比同業首位;養老產業貸款突破百億元。
對于2025年的信貸投放,農行副行長劉洪表示,將優先保障“三農”領域信貸規模,同時持續做好擴內需金融服務。加大對基礎設施領域重大項目的支持力度,積極挖潛汽車、家電等傳統消費以及文旅、養老等新型消費需求。
去年下半年農行凈息差降幅明顯收窄,農行董事會秘書劉清預計,2025年銀行業凈息差仍將承壓。為此,在資產端,將圍繞“三農”縣域、“五篇大文章”等重點領域,進一步優化信貸結構,提升相對較高收益資產比重。同時,著力提升定價管理的精準性、有效性,實現總量與結構的協調、價格與風險的匹配。負債端,將通過數字化經營,著力提升客戶分層分群經營的能力,努力沉淀更多低成本資金。持續發揮存款利率市場化調整機制作用,著力優化存款期限結構,努力保持存款成本的比較優勢等。
加碼人工智能
日前,科技應用與銀行經營的結合日漸緊密,農行去年也發布了《“人工智能 ”創新實施綱要》(下稱《綱要》),在人工智能和智慧銀行方面該行將有哪些重點布局?
王志恒對第一財經表示,農行加快構建科技引領、數據賦能、數字經營的智慧銀行新模式,不斷提升數字金融服務質效。
數字化產品與場景生態體系日益完善。截至2024年末,“農銀e貸”貸款余額5.73萬億元,較年初增長34.8%。升級推出“微捷貸3.0”“商戶e貸”“火炬創新積分貸”等一系列特色線上產品,新增線上融資、智慧園區、養老護理等領域多項金融服務。
“三農”金融服務的數字化水平持續提升。截至2024年末,“惠農e貸”余額近1.5萬億元。升級“惠農e貸”服務,引入糧食、棉花、煙草、畜牧等產行業數據。搭建“農銀惠農云”數字鄉村平臺,截至2024年末,平臺入駐機構26.4萬戶、服務用戶超650萬、覆蓋2657個縣(區),累計帶動金融服務總金額約千億元。
此外,線上線下渠道協同進一步強化。智慧銀行建設的數據與科技基礎進一步夯實。
在人工智能領域,王志恒表示,農行發布的《綱要》提出,按照“兩條路徑、八大領域、六個方面、三個階段”的總體策略,布局AI 落地的重點工作任務。將在信貸、風控、渠道、運營、投顧、營銷、運維、辦公等八大領域優先布局落地AI 應用,提升內部運營與客戶服務效率。圍繞業務、數據、技術、模型、安全和生態六個方面,搭建農行應用人工智能的體系框架和應用范式。農行將以2025年底、2027年中、2029年底為時間節點逐步推進《綱要》任務落地。
他還稱,DeepSeek引發全球關注,金融行業也積極跟進,農行完成了DeepSeek全系列大模型在行內的部署運行,并在智慧辦公、智慧營銷等多個領域進行深入應用,取得初步良好效果。下一步,將安全有序地形成人工智能大模型多領域、深層次、廣應用態勢,進一步助力該行發展。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