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美股將面臨4月2日特朗普政府公布對等關稅政策和4月4日公布3月非農就業數據的雙重影響。
此前有報道稱,4月2日公布的對等關稅政策可能更具針對性,但臨近公布日,又有消息稱,特朗普政府可能重新偏向推出更廣泛、更高的關稅計劃。
一段時間以來,受到關稅政策不確定性影響,美股已跌跌不休,持續徘徊在年內低點附近。過去五個交易日,標普500指數下跌近3%,道瓊斯指數下滑約2%,納斯達克指數領跌,跌幅近4%。但分析師認為,市場可能仍未完全計價關稅政策影響。
今日亞太交易時段,伴隨上述關稅政策變化可能性,亞太股市、美股期貨先跌為敬,其中日韓跌幅較大,韓國綜合指數跌幅2.51%,日經225指盤中一度下跌4%,跌破36000點,創逾六個月新低。標普500指數期貨也出現下跌。金價則再創新高,現貨黃金一度升至3115美元/盎司,更超上周五創下的歷史高點。黃金今年已上漲約17%,至少15次創下歷史新高。同為避險資產的日元也對美元升值,10年期美債收益率跌至4.20%。
(圖源:新華社)
美股尚未完全計價關稅影響
盡管美國總統特朗普此前曾淡化4月2日公布全面對等關稅的可能性,但據媒體最新報道,近日特朗普已重新轉向強硬,督促團隊設計覆蓋面更廣、稅率更高的方案。其中一項選擇是高達20%的全球性關稅,幾乎覆蓋全部美國貿易伙伴。
Veda Partners經濟政策總監崔西(Henrietta Treyz)稱:“市場仍將有很多因素需要消化,投資者可能將看到即將推出的關稅的影響,是多么具有前瞻性和長期性,目前市場仍無法對此充分計價。”
巴克萊銀行全球研究主席拉加德西亞沙(Ajay Rajadhyaksha)上周表示,特朗普最近對外國制造汽車征收25%的汽車關稅的影響“比市場所說的要大”,而這只是本周即將推出的關稅政策的影響的“前菜”,這預示著4月2日可能給市場“帶來無法輕視的沖擊,我們或將面臨負面意外”。
市場也日益擔憂,比此前市場預期更廣泛的關稅,可能會對已經惡化的投資者情緒造成壓力,最終影響美國經濟增長。高盛在考慮了即將公布的關稅政策影響后,將未來12個月美國經濟衰退的概率從此前的20%大幅提升至35%,將2025年美國平均關稅率預期從10個百分點上調至15個百分點。隨著經濟前景惡化,高盛預計美聯儲年內將降息三次,將利率水平維持在3.50~3.75%。但即便如此,高盛仍預計美國經濟基本面將轉弱,消費者脆弱性增加,預計2025年實際收入增長將僅為1.4%,明顯低于近年水平。
巴克萊此前預計,最終公布的關稅率會是15%,而如果超過這一比例,美股潛在下行風險和美國經濟陷入衰退風險都將更大。為此,拉加德西亞沙上周首次轉變了資產配置觀點,更傾向于債券而非股。他對客戶的建議是,“盡可能地防御”。
高盛首席政治經濟學家亞菲利普斯(Alec Phillips)最近對市場參與者的調查顯示,投資者預計最終對等關稅率將為9%。但他預計,本周最初提出的關稅率將更高,可能接近市場參與者預期的兩倍。“特朗普政府官員明確表示,即將公布的關稅稅率旨在作為未來貿易談判的基礎,這將激勵政府在一開始提出更高的稅率。”他稱。“此前對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關稅措施就是先例,兩次美國均先實施高稅率,數日后基本或全部取消。"盡管隨后部分或全部取消,他稱,政策的不確定性仍會導致美股在此期間下跌。
一些分析師希望,在本周公布初步關稅稅率后,后續進一步細節的公布,能讓市場平靜下來。
藍籌每日趨勢報告(Blue Chip Daily Trend Report)首席技術策略師坦特拉利(Larry Tentarelli)稱:“我認為美股市場最大的擔憂不僅是關稅本身,還有不確定性。所以我認為,如果稍后能對關稅形勢有更多了解,會被市場解讀為積極信號,或許可以減輕市場壓力。”
3月非農就業數據將奠定4月美股方向
在市場高度關注4月2日關稅政策公布日影響的同時,緊隨其后4月4日的非農就業數據公布,也將是影響美股的另一個關鍵數據。
美國經濟分析局上周五數據顯示,美國2月物價漲幅超預期,而消費者支出增速不及預期。緊隨其后,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調查顯示,3月對未來一年通脹預期躍升至5%,創2022年11月以來新高。本周,美國又將公布3月非農就業數據。穆迪分析公司的經濟研究主任埃爾(Katrina Ell)稱,“特朗普政府的所有這些隨意且激進的政策變化,都對經濟產生了負面影。這是一幅令人擔憂的畫面。”
市場目前預計,3月非農就業報告預計將顯示新增就業13.5萬人,低于2月的15.1萬人,失業率預計維持在4.1%不變。摩根士丹利首席美國經濟學家賈彭(Michael Gapen)稱:"本次非農就業數據的上行、下行風險可能呈不對稱分布,因此需要極強的就業增長才能緩解市場對美國經濟加速放緩的擔憂,而僅僅略低于普遍預期的數據,就可能極大加劇這種憂慮。"
美國銀行策略師哈內特(Michael Hartnett)也認為,4月2日關稅公布日或被市場過度炒作,但真正的“分水嶺”可能是4月4日公布的美國3月非農就業數據,因為后者將更清晰地彰顯出,美國經濟是否能夠實現軟著陸,并為4月美股整體方向提供更可靠的指引,也更值得市場關注。
哈內特具體討論了可能出現的兩種情況以及市場反應。一種是軟著陸情景,即新增就業數據為10~20萬。這表明美國經濟未進入衰退,標普500指數近期5500點低位將得到有效支撐,零售和房屋建筑股票有望出現明顯反彈。各風險資產整體價格也將趨于穩定。另一種是硬著陸情景,即新增就業不足10萬。這種情況意味著美國經濟放緩速度超出預期,將引發市場避險情緒急劇上升。標普500指數可能在4月創新低,全球股市、銀行股和信貸市場也將隨之下跌,特朗普政府可能被迫迅速轉向推動減稅政策刺激經濟。
而這種美股的挑戰也比以往更可能影響到美國消費。根據美國銀行的統計,美國家庭目前持有的美國股票(38萬億美元)占金融資產的比例已達創紀錄的29%,超過了1968年和2000年的前期峰值。而在1968年和2000年后的10年,標普500指數的年化回報率分別僅為3.5%和-0.4%。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