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已連續兩年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作為數據主管部門,國家數據局將從哪些方面發力推進“人工智能 ”行動?
3月31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有關情況。國家數據局局長劉烈宏在發布會上回答第一財經記者提問時表示,算法、算力、數據是人工智能發展的三個基本要素。人工智能的發展離不開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高質量數據作為人工智能應用的底座,不僅對通用大模型具有很強的保障支撐作用,對行業大模型更加重要。
劉烈宏表示,下一步,將重點做好三方面工作。首先,持續推進算力基礎設施建設。算力是人工智能發展的基石。在中國,電力是我們的優勢,要充分利用好西部的綠電資源。過去一年,我們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能源局等有關部門,大力實施“東數西算”工程,加快推進全國一體化算力網建設,協調推進算力建設與能源設施協同布局。今年底,要實現60%以上新增算力在國家樞紐節點集聚,新建大型數據中心使用綠電占比超過80%。
其次,持續推進高質量數據供給。高質量的數據供給是人工智能發展的不竭動力。人工智能時代,Token作為模型處理文本的最小單元,通常是指一個單詞或者單詞的一部分、字符或者其他有意義的文本片段,已經成為一個新的衡量標準。據有關機構研究表明,2024年初,中國日均Token消耗量為1千億,現在每日消耗量已經達到10萬億級,1年增長100倍。
他提到,行業應用和典型場景的落地,是推動人工智能進化普及的關鍵一環。基于我國海量數據資源和豐富應用場景的優勢,將加快推動數據要素和人工智能產業賦能、終端應用和場景培育相結合。積極引導做好高質量數據集建設工作,“人工智能 ”行動到哪里,高質量數據集的建設和推廣就要到哪里。進一步推動數據標注產業高質量發展,為人工智能技術創新和產業應用提供堅實的數據基礎。
最后,持續推進數據流通交易。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和“人工智能 ”行動是同向發力、同頻共振的。當前,全國數據系統正在加快建設高質量數據集,高質量數據集也已經開始在數據交易所掛牌交易。據有關研究表明,2024年,中國數據生產量同比增長20%,數據流通交易量同比增長超過30%。將逐步完善數據市場規范,構建數據流通交易標準體系,細化流通交易規則,推動發布數據流通交易標準示范合同,降低數據流通交易制度性成本,提升數據流通交易效率,更好地助力“人工智能 ”行動。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