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項目收費不規范、質控不嚴、員工違規執業等內控管理問題,近日方正承銷保薦、浙商證券、華林證券、德邦證券、五礦證券、長江保薦等6家券商及8位責任人員遭證監會集中 “點名”。
其中,方正承銷保薦、長江保薦、浙商證券、五礦證券被采取責令改正措施,華林證券被采取監管談話措施,德邦證券則被出具警示函。
從投行業績表現來看,目前上述券商中僅有3家披露2024年年報或財務報表,投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其中華林證券下滑超過八成。
在合規與業績雙重壓力下,中小券商投行業務又該如何突圍?從券商年報中,可看到部分中小券商正在謀求向“精品投行”轉型,探索差異化發展路徑。
6家券商因投行內控不嚴被罰
據監管披露,上述6家券商被罰主要涉及投行內控管理問題,包括項目收費不規范、質控不嚴、報送材料把關不嚴、員工違規執業等共性問題。
具體來看,五礦證券、長江保薦以及方正承銷保薦3家券商均存在部分項目收費不規范問題。
此外,上述3家券商中,五礦證券還存在內部制衡機制獨立性不足,部分項目的質控審核人員與內核委員重合;對外報送材料流程審批管理不到位。長江保薦還存在質控現場核查制度執行不到位、質控內核意見跟蹤落實不到位等問題。方正承銷保薦還存在個別公司債項目中盡職調查不到位;內核重點關注問題披露不全面、對外報送資料審核把關不嚴。
浙商證券主要存在質控現場核查不到位;內控流程不規范、內控意見跟蹤落實不到位;保薦工作報告未完整披露質控內核關注的問題等。
華林證券則存在個別項目盡職調查不充分;質控、內核核查把關不嚴;立項程序不規范;德邦證券存在保薦工作報告未完整披露質控內核意見、個別員工違規執業等問題。
除了證券公司,此次監管還對8名相關投行責任人員進行了問責。華林證券時任分管投行業務高管和時任投資銀行部總經理,因公司項目存在多項違規,被要求接受監管談話。
其余幾家券商分管投行業務的高管、投行部門的負責人或項目負責人,則因未能有效履職盡責,被出具警示函。
去年投行收入不同程度下滑
從投行業績表現來看,上述6家券商去年不同報告期內的投行業務收入均出現不同程度下滑,其中華林證券2024年投行手續費收入同比嚴重下滑超過八成。
根據已披露的2024年年報、財務報表或業績預告,方正證券、華林證券、五礦證券去年投行業務手續費凈收入分別為1.76億元、0.17億元、3.25億元,分別同比下滑16.70%、83.74%、46.81%。
尚未披露年報的浙商證券、長江證券,2024年前三季度,分別實現投行手續費凈收入4.49億元、2.57億元,分別同比下滑33.61%、52.35%。 此外,德邦證券2024年上半年實現投行手續費凈收入0.43億元,同比下滑41.73%。
在A股整體股權融資規模收縮背景下,券商投行業務整體承壓,行業競爭加劇,中小券商投行市場份額遭進一步壓縮,合規與業績雙重壓力下,中小券商投行如何突圍?
華林證券在年報中稱,受市場環境影響,證券公司傳統投行業務規模縮小,轉向“精品投行”模式,注重項目質量,不再片面追求業績排名和業務規模;同時強化合規風控、前置風險評估。部分證券公司投資銀行部向并購重組等業務轉型,探索差異化服務,深耕細分領域。
2024年,華林證券投資銀行業務收入主要為財務顧問收入。“報告期內,公司投資銀行部積極實施業務轉型,從傳統的IPO和再融資向并購重組等財務顧問業務轉變。2025年,公司投資銀行業務將進入關鍵轉型期。”華林證券表示。
方正證券也在年報中表示,行業頭部效應、差異化競爭并存。在倡導培育一流投資銀行、鼓勵打造航母級頭部券商的背景下,一方面頭部券商憑借資本實力、品牌效應、項目經驗、集團資源、規模優勢,將持續做優做強,并通過并購重組進一步增強頭部效應;另一方面,中小券商積極探索差異化發展路徑,深挖自身稟賦,聚焦特定業務領域,以功能化、專業化、特色化提升市場競爭力。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