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網記者 吳岳文
人與人相處最珍貴的莫過于赤誠相待,然而這份信任也容易被貪婪所蒙蔽,在生活中,以虛構項目、偽造文件、夸大收益等方式騙取身邊親友錢財的案例不勝枚舉。近日,文昌法院審理一起詐騙熟人投資案。
黃豐(化名)和林昊(化名)認識多年,二人關系鐵。2024年4月,黃豐收到幾條來自林昊的微信消息,點開一看,竟是幾張沙場的照片和視頻,沙場上的沙子堆積如山,幾臺挖掘機正熱火朝天地作業,一派繁忙景象。“黃豐,最近沙場生意十分火爆,穩賺不賠。你要不要投資一起干?”林昊熱情洋溢地發來語音。看著視頻中沙場繁忙的景象,聽著林昊熱情的介紹,黃豐心動了,便在參觀沙場后答應了林昊的提議。之后幾個月,黃豐先后20余次從微信轉賬20余萬元給林昊用于投資沙場,滿懷憧憬等待收益。然而,林昊并沒有將黃豐的轉賬用于投資,而是將這些錢揮霍在個人的吃喝玩樂上。
直至2024年8月,黃豐遲遲都沒有收到任何投資收益,林昊也如同人間蒸發一般,失去了聯系。這時,黃豐意識到自己可能掉入了林昊精心設計的騙局中,不但沒能獲得預期的回報,自己辛苦攢下的血汗錢也可能打了水漂。黃豐立即報警。經過警方的偵查,四處逃竄的林昊被抓獲歸案。面對鐵證如山的事實和威嚴的司法,林昊自愿認罪認罰。近日,文昌法院以林昊犯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和罰金,并責令其退賠黃豐投資款。
法官說法:
投資警鐘需“長鳴”
文昌法院的陳法官表示,投資理財是一項需要謹慎對待的活動,他人所謂的“穩賺不賠”的項目,往往只是糖衣炮彈;高額回報的背后也可能隱藏著巨大深淵。面對誘惑,不少人容易被利益蒙蔽雙眼,忽略潛在的風險,因此,在投資前要做好充分的調查和風險評估,即便是熟人推薦的投資機會,也要通過多方核實信息真實情況,保持冷靜與理性,避免盲目投資。投資時,要簽訂正規的合同,仔細閱讀條款,避免被有心人利用。投資后,要時刻跟進投資進度與項目現狀,保持對資金流向的關注,也要保留好相關聊天記錄、轉賬憑證等證據,以便發生糾紛時維護自身合法權益。南海網版權聲明:
以上內容由南海網原創生產,未經書面許可,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理由對上述內容的任何部分進行使用、復制、修改、抄錄、傳播或與其它產品捆綁使用、銷售。如需轉載,請與南海網聯系授權,凡侵犯本公司版權等知識產權的,本公司必依法追究其法律責任。電子郵箱:nhwglzx@163.com. 責任編輯:陳月婷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