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推薦】
“好房子”國家標準來了!5月起實施
住房城鄉建設部3月31日發布國家標準《住宅項目規范》,將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要求住宅項目建設應以安全、舒適、綠色、智慧為目標,遵循“經濟合理、安全耐久,以人為本、健康舒適,因地制宜、綠色低碳,科技賦能、智慧便利”的原則。
白宮:特朗普將于4月2日決定最終關稅政策
據央視新聞,本周,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多位高級經濟顧問向他提出了實施新對等關稅的計劃,根據白宮的說明,特朗普將于4月2日作出抉擇并宣布相關關稅政策的細節。
美股三大指數收盤漲跌不一,國際黃金續創新高
周一美股三大指數收盤漲跌不一,道指漲1%,標普500指數漲0.55%;納指跌0.14%。大型科技股多數下跌,亞馬遜、特斯拉、英偉達跌超1%。現貨黃金、COMEX黃金期貨均續創新高。現貨黃金漲1.25%,報3123.71美元/盎司;COMEX黃金期貨6月合約漲1.23%,報3156.4美元。
日本再發特大地震風險評估:或致近30萬人死亡
當地時間3月31日,日本政府方面公布有關“南海海槽特大地震”的最新損失估算數據。數據顯示,如果“南海海槽特大地震”發生,造成的經濟損失最大可能超過292萬億日元,較上一次在2013年得出的估算值(約220萬億日元)大幅上升。此外本次發布的估算數據顯示,“南海海槽特大地震”如果發生,至多或導致29.8萬人死亡。
【觀國內】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意見》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關于健全社會信用體系的意見》。意見部署23項政策舉措,涉及構建覆蓋各類主體的社會信用體系,夯實社會信用體系數據基礎,健全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機制,健全以信用為基礎的監管和治理機制,提高社會信用體系市場化社會化水平等5個方面。
證監會召開境外上市備案管理跨部門協調工作機制全體會議
在《境內企業境外發行證券和上市管理試行辦法》施行兩周年之際,中國證監會黨委委員、副主席李明主持召開境外上市備案管理跨部門協調工作機制全體會議。會議指出,境內企業境外上市是資本市場高水平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支持企業融入全球經濟、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3月MLF凈投放重啟,開展買斷式逆回購8000億
3月31日,央行發布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表。內容顯示,截至3月末,MLF余額為41570億元。央行同時公告了3月買斷式逆回購操作的開展情況。當月央行以固定數量、利率招標、多重價位中標方式開展8000億元買斷式逆回購操作。
市場監管總局將對長江和記出售港口進行審查,外交部回應
3月31日,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據報道,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表示將審查長江和記擬向貝萊德財團出售有關港口資產事,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回應?郭嘉昆表示,我們注意到有關報道。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就此表示,注意到此交易,將依法進行審查,保護市場公平競爭,維護社會公共利益。我想再次強調,中方一貫堅決反對利用經濟脅迫、霸道霸凌侵犯損害他國正當權益的行為。
制造業PMI連續兩月回升,中小企業回穩運行
國家統計局3月31日發布的3月份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為50.5%,比上月上升0.3個百分點,連續兩個月位于榮枯線之上。隨著一攬子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以及各項助力中小企業政策持續發力,加上企業復工復產和眾多項目開工,中小企業回穩運行。
國家藥監局:加快推進醫用機器人、人工智能醫療器械、高端醫學影像設備等領域的基礎、通用標準和方法標準等制修訂工作
國家藥監局綜合司就《關于優化全生命周期監管 支持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發展的舉措(征求意見稿)》公開征求意見。其中提出,加快推進醫用機器人、人工智能醫療器械、高端醫學影像設備等領域的基礎、通用標準和方法標準等制修訂工作,積極籌建醫用機器人、人工智能醫療器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
《國家創新指數報告2024》發布:中國創新能力綜合排名第10位
3月31日,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在中關村論壇發布《國家創新指數報告2024》。結果顯示,2024年,中國國家創新指數綜合排名世界第10位,相比2012年的第20位提升10個位次,是近十余年來進步最快的國家,也是唯一進入世界前十行列的中等收入國家。
上海:加快“人工智能 政務服務”改革
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龔正3月31日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會議原則同意《上海市加快“人工智能 政務服務”改革、推動“高效辦成一件事”實施方案》并指出,要發揮技術賦能的正向增值作用,提高政策服務的整體性、清晰性、便利性。
廣州今年計劃批準預售商品房5.4萬套 中心5區占比36%
廣州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印發《廣州市2025年住房發展年度計劃》。其中提到,全市計劃批準預售商品住房建筑面積565萬平方米,房源約5.4萬套,其中,中心5區、外圍4區和增從2區計劃批準預售商品住房占比分別為36%、48%、16%。
天津:申請公積金貸款購買第二套住房最低首付比例調整為20%
天津發布關于調整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有關政策的通知提出,繳存人申請公積金貸款購買家庭第二套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由30%調整為20%。本通知自4月1日起實行,有效期5年。
南京全面取消商品房限售
3月31日,南京市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房七條”。其中提到,全面取消商品住房轉讓限制。自3月31日起,全市范圍內取消限售,商品住房在取得不動產權登記證書后即可上市交易,有效滿足居民各類置換改善需求。
【覽海外】
白宮:已采取措施確保類似“群聊泄密”事件不再發生
當地時間3月31日,白宮就美國政府高級官員使用“信號”軟件(Signal)討論關于打擊也門胡塞武裝作戰計劃信息泄露一事發布聲明說,白宮已采取措施,確保類似的群聊泄密事件不再發生。
佩斯科夫:必要時將迅速安排普京與特朗普通話
當地時間3月31日,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俄總統普京對與美國總統特朗普接觸保持開放態度,必要時將迅速安排通話。
消息人士稱以方已就加沙停火協議提出新條件
以色列軍方電臺當地時間3月31日援引一名高級官員的表態報道稱,以方已經就加沙停火協議提出最新條件,并等待巴勒斯坦伊斯蘭抵抗運動(哈馬斯)的回應。報道稱,以方提出停火期為40天,同時要求哈馬斯于停火第一天釋放11名以方被扣押人員,停火第五天提供剩余被扣押人員的詳細信息,并于停火第十天歸還16具已故被扣押人員遺體。在此期間,雙方將就下一階段展開談判。
伊朗拒絕與美直接談判 伊朗外長:旨在回應美霸凌
當地時間3月31日,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齊在回答為什么伊朗不與美國直接談判時表示,在霸道的條件下,不會進行談判。他說:“這實際上是對美國霸凌的一種回應,我們不會在霸道的條件下談判,但始終愿意在平等的立場上進行對話。”
緬甸宣布3月31日至4月6日為全國哀悼日
緬甸政府宣布3月31日至4月6日為全國哀悼日,全國降半旗對地震遇難者表示哀悼。3月28日14時20分在緬甸發生7.9級地震,我國云南多地震感強烈。本次地震是今年以來全球發生的第17次六級及以上地震,是今年以來的最大地震,也是全球近十年來大陸最強地震。
日本再發特大地震風險評估:或致近30萬人死亡
當地時間3月31日,日本政府方面公布有關“南海海槽特大地震”的最新損失估算數據。數據顯示,如果“南海海槽特大地震”發生,造成的經濟損失最大可能超過292萬億日元,較上一次在2013年得出的估算值(約220萬億日元)大幅上升。此外本次發布的估算數據顯示,“南海海槽特大地震”如果發生,至多或導致29.8萬人死亡。
【大公司】
華為2024年年報出爐:全球銷售收入8621億元,凈利潤626億元
3月31日,華為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華為經營結果符合預期,實現全球銷售收入8621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4%;凈利潤626億元人民幣。華為2024年研發投入達1797億元人民幣,約占全年收入的20.8%,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12490億元人民幣。
美的回應清倉小米股票
美的集團2024年年報顯示,公司出售9.02億元小米集團股票,并徹底清倉。31日上午,美的集團證券部工作人員回應稱,“屬公司正常投資操作,沒有什么特別原因。”在被問及是否與業務戰略調整有關時,該工作人員表示“沒有關系,業務還是ToC與ToB并重發展”。
【掘金圈】
證券市場交易時間縮短30分鐘為虛假消息
近日有消息稱,3月30日,證監會突然發布《關于優化證券市場休市安排的通知》,宣布自4月起對A股交易時間及節假日休市規則進行重大調整,全天交易時間縮短30分鐘。記者從權威部門獲悉,此為虛假消息。
機構3月31日買入這13股,拋售美力科技1.84億元
3月31日龍虎榜中,共37只個股出現了機構的身影,13只股票呈現機構凈買入,24只股票呈現機構凈賣出。當天機構凈買入前三的股票分別是矽電股份、賽意信息、宏景科技;當天機構凈賣出前三的股票分別是美力科技、雪龍集團、至純科技。
【一財精選】
15座萬億城市2024年人口數據:深圳增量第一,兩地連續10年10萬級增長
全國27座萬億GDP城市中的15座已公布2024年人口數據。這15座城市中,11座的常住人口錄得正增長。其中,增長最多的是深圳市,增加達19.94萬人;增速最快的是合肥市,比上年增長1.51%。
年報披露前“撤退”、經營面承壓成共性,現金選擇權能否保護散戶?
一周之內,兩家上市公司先后宣布主動退市。在A股不少企業爭搶“殼資源”、融資效應較為良好的背景下,這些主動選擇退市的公司有哪些特點?背后的動機是什么?主動退市對中小投資者有什么樣的影響?
【今日預告】
10:00——直擊業績會丨復星國際2024年度業績發布會
15:00——直擊業績會 | 江河集團 2024年度業績說明會
15:00——直擊業績會 | 中國鐵建聯合鐵建重工 2024年度業績暨現金分紅說明會
(編輯:吳琪)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