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4月1日消息,今晚,將迎來本年度最大的一彎蛾眉月。
如果天氣晴好,當天傍晚日落后至月落前,公眾能看到一彎似柳葉新裁般的月亮懸掛夜空,這也是本年度最大的蛾眉月。
什么是蛾眉月?為什么有“年度最大蛾眉月”?
據了解,人們在地球上能看到月亮呈現周而復始的圓缺變化,這一現象稱為月相,即月球的“相貌”,平均變化周期是29.53天。月相隨著太陽、地球、月球的相對位置不斷變化而改變。
當日、地、月三者連線的夾角為45度時,看到的月相就是蛾眉月。蛾眉月是月相周期中的一個階段,它在農歷上半月和下半月各出現一次,分為新月蛾眉月和殘月蛾眉月。
新月蛾眉月一般在農歷初三、初四前后的黃昏時分出現,亮面朝西,像一個反寫的英文字母“C”;
而殘月蛾眉月則在農歷二十五、二十六的黎明前出現,亮面朝東,呈“C”狀。
唐代詩人白居易描寫的“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就是新月蛾眉月的景象。
所謂“年度最大蛾眉月”,指的是月相為蛾眉月時,月球同時運行至近地點附近,此時蛾眉月的視直徑較大。
月球圍繞地球公轉的軌道近似橢圓形,在運行過程中,其距離地球時遠時近。
通常蛾眉月出現時,月亮與地球的平均距離約為38.4萬公里,而今年4月1日“最大蛾眉月”出現時,月亮與地球的距離約為36.3萬公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