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文化是五千年前軒轅黃帝的智慧結晶,是中華民族的源頭文化。黃帝文化點燃了中華民族燦爛輝煌的文化火種,迎來了中華文明的第一縷曙光,造就了中華民族的偉大文明。河南省新鄭市是始祖黃帝的誕生之地,也是黃帝文化形成的重要區域。在黃帝故里舉行隆重的拜祖大典,堅持以中華民族為根,以中華文明為魂,以共同命運為脈,成為了凝聚中華兒女情感共識的重要平臺。在拜祖大典中,傳承黃帝文化,增進文化認同,喚醒民族記憶,推動黃帝文化“活”起來、“動”起來、“潮”起來,讓黃帝文化綻放亮麗光彩。
讓黃帝文化“活”起來
黃帝文化所孕育的偉大民族,始終是中華兒女最深沉的情感所系;黃帝文化所體現的團結意識,始終是中華民族最根本的思想基礎;黃帝文化所蘊含的偉大精神,始終是中華文明最持久的前進動力。新的歷史時期,只有正確認識黃帝文化的價值,深入了解黃帝文化的內涵,真正把握黃帝文化的精華,才能推動黃帝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開創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新局面,讓黃帝文化真正“活”起來。
在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中,追思黃帝偉業,弘揚黃帝精神,傳承黃帝文化,是中華兒女的共同意愿,是中華文明賡續發展的時代要求。這意味著,要按照時代發展的需要,發掘和拓展黃帝文化的內涵,使黃帝文化同當代中國相適應、同當代社會相協調、同現實文化相融通,充分彰顯黃帝文化的當代價值。比如:將黃帝文化蘊含的連續性、創新性、統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特性,與當代中國實際有機結合起來,闡釋好中國道路的歷史必然性、中華民族的文化特質、中華文明的獨特優勢等。具體來說,黃帝文化綿延不絕的連續性,表明了中華民族必然走自己的路,成為了中華文明賡續發展的精神支撐;黃帝文化革故鼎新的創新性,形成了中華民族守正但不守舊、尊古但不復古的進取精神,展示出中華民族勇于接受新事物的無畏品格;黃帝文化向內凝聚的統一性追求,成為了中華文明賡續發展的前提與結果,為中華民族的團結統一奠定了堅實的人心根基;黃帝文化的包容性,體現了中華民族交流交融的歷史取向,形成了中華文化兼收并蓄的開放胸懷;黃帝文化的和平性,決定了中華民族始終是世界和平的建設者、貢獻者和發展者,闡釋了中華民族追求和平的價值理念。黃帝文化中蘊含的這些特性和理念,既體現出中華民族對黃帝文化的尊崇,又體現出華夏兒女對黃帝文化當代價值的認可。因此,發掘好、闡釋好、弘揚好黃帝文化的獨特優勢,要促使黃帝文化在當代“活”起來,激發黃帝文化新活力,書寫中華文明嶄新篇章。
讓黃帝文化“動”起來
在中華民族的歷史長河中,黃帝文化猶如雨露般滋潤著中華兒女的心田,又像燈塔般指引著中華文明的方向。把黃帝文化融入當代中國社會的現實生活,從中華文化寶庫中萃取黃帝文化精華,不斷增強中華兒女的精神力量,筑牢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文化根基。這就需要賦予黃帝文化的時代新內容,創新黃帝文化的時代新表達,展現黃帝文化的時代新作為,讓黃帝文化真正“動”起來。
黃帝文化承載著中華民族的根與魂,凝聚著中華兒女的民族情感,賡續著中華文明的文脈,成為了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象征。當今時代,讓黃帝文化真正“動”起來,就要與時俱進地賦予黃帝文化新的時代內涵和現代表達方式,全面激活黃帝文化的生命力。由于黃帝文化呈現的史料記載和神話傳說,難以令現代人理解和接受。這就要加大黃帝文化的宣傳力度,推動黃帝文化宣傳創新。比如:把黃帝故事、黃帝精神、黃帝文化等制作影視、戲劇、動漫等作品,創新黃帝文化的表達方式,打造震撼人心的視聽盛宴,潛移默化地呈現出中華文明的文脈之祖。在這方面,可以借鑒《典籍里的中國》這類大型文化節目中時空對話的創新形式,創設出“歷史空間”和“現實空間”兩種舞臺形態,生動演繹出源遠流長的中華典籍精華。在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中,也可以采用“影視 敘事化”“戲劇 敘事化”“動漫 敘事化”等表現方式,將黃帝故事從神話走向現實,梳理一條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堅韌不屈的精神脈絡,促使黃帝文化從史料走向現代,開展一場古老文明與現代世人跨越時空的文明對話;將黃帝文化由靜態走向動態,繪制一幅中華文明延續五千年的“富春山居圖”。唯有如此,才能講好先祖黃帝的光輝故事,提升黃帝文化的吸引力,增強黃帝文化的感染力,釋放黃帝文化的新動力,讓古老的中華文明在華夏大地源遠流長。
讓黃帝文化“潮”起來
五千年來黃帝文化傳承至今,體現出中華兒女對始祖文化的認同意識和情感共鳴。黃帝文化孕育的共同家園、共同身份、共同名字,激發出中華兒女對始祖文化的情感共鳴。伴隨著中華文明在當今世界影響力越來越大,中華兒女對黃帝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不斷攀升,逐漸從“崇洋媚外”跳脫出來,并轉為“文化自信”,推動中華兒女和中華各民族人心歸聚、相互親近、精神相依,黃帝文化迎來了“潮”起來的趨勢。因此,黃帝故里拜祖大典必將成為展示中華兒女尊崇祭拜始祖黃帝的重要載體,推進黃帝越來越“潮”流的發展。
在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中,唱響中華文明的主旋律,弘揚中華民族的正能量,振奮中華兒女的精氣神,就要堅持以黃帝文化為主線,緊密圍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創新黃帝文化的傳承方式,充分展示黃帝文化的獨特魅力,讓黃帝文化精華融入中華兒女的思想深處,匯聚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強大精神動力。這就是說,要借助現代科技的力量,使用AI、VR、AR等新技術,賦能黃帝文化的傳承普及,制作黃帝文化AI產品,使用AI輔助講深黃帝故事、講透黃帝文化、講好黃帝精神,增強中華兒女的文化認同感和民族自豪感;聚焦新國潮、新消費,深化文旅融合,賦能產業發展,開發符合時代潮流的系列文創產品,把黃帝文化元素融入其中,使黃帝文化更貼近現代中華兒女的生活和審美,推進黃帝文化與時代潮流相契合;優化提升互聯網拜祖平臺,構建線上與線下、現場與場外、境內與境外等多元化的“拜祖”方式,運用AR、VR等技術,再現黃帝時代的先祖圣跡,實現遠古文明與虛擬現實的交互交融,促使中華兒女沉浸式體驗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感受中華文化動人心弦的力量。總而言之,在黃帝故里拜祖大典中,需要把黃帝文化與時代發展相同步、與現代元素相融合、與大眾需求相一致,使黃帝文化更加符合新時代中華兒女的生活方式和審美觀念,才能讓黃帝文化越來越熱、越來越“潮”流的發展。
黃帝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標識,是中華文明的智慧結晶。在新征程中,傳承和弘揚好黃帝文化是時代賦予我們的重要文化使命,是增進中華文化認同的時代呼喚。因此,只有讓黃帝文化“活”起來、“動”起來、“潮”起來,才能讓黃帝文化越來越亮麗、越來越光彩。
作者:曹根記河南理工大學太行發展研究院研究員、河南理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 碩士生導師
本文系2024年高校思政課優秀課程資源“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優秀課程、2023年河南興文化工程文化研究專項項目“河南革命精神譜系紀念空間的互構機理與賡續路徑研究”(項目號:2023XWH122)階段性成果。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