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廣電訊(全媒體記者 葉旭升 通訊員 顧乙寧)清明假期將至,氣溫回升、雨水增多,微生物繁殖活躍,食源性疾病進入高發期。為保障公眾健康,4月3日,十堰市市場監管局發布清明假期食品安全消費提示,詳情如下:
一、食品選購“三注意”
1. 注意場所資質:選擇持有有效食品經營許可證的商超、農貿市場購買食材,購買冷藏冷凍食品時需查看經營單位的食品經營項目、儲藏條件以及衛生狀況。
2. 注意外觀品質:采買生鮮蔬果、預包裝食品時查看商品外觀,切忌采購發芽土豆、野生蘑菇、不明物種的魚貝類產品及死因不明或未經檢驗檢疫的畜禽肉類,以及包裝破損的商品。
3. 注意標簽信息:查看商品的生產日期(包裝日期)、保質期及貯存條件,清明傳統食品(如青團)需按包裝要求冷藏或加熱食用。
二、食品加工“三要點”
1. 謹慎處理高風險食品:不采不食野生蘑菇、毒芹等野菜;不食用未經專業處理的河鲀;自制藥膳藥酒需遵醫囑,避免誤用烏頭、鉤吻。
2. 燒熟煮透:謹慎制作食用各種涼菜、鹵菜、四季豆、黃花菜、野生蘑菇等高風險食品,不制作食用性狀不明的特殊食品,烹調肉、禽、蛋、海產品等食物時要煮熟、燒透。
3. 生熟分開:謹慎生熟不分帶來的安全風險,加工食物的廚具、容器要生熟分開,冰箱中的蔬菜水果等直接入口食品要與生肉生魚等分開保存,避免交叉污染。
三、外出就餐“三選擇”
1. 選擇正規商家:選擇《營業執照》《食品經營許可證》等證件齊全、環境整潔的餐飲單位就餐,盡量不到無證小店、路流動攤販、露天攤點用餐。
2. 謹慎選擇高風險菜品:食用涼菜、熟食鹵味和生食水產品等冷食、生食類高風險食品時,應注意查看食品經營單位是否有經營相關冷食和生食類品種的許可項目,注意不食用野生蘑菇、鮮黃花菜、河豚魚、織紋螺以及一些可能具有毒性或有寄生蟲風險的產品,禁止食用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和其他陸生野生動物,不盲目嘗試“新奇野味”,倡導文明用餐。
3. 選擇“明廚亮灶”單位:優選提供公筷公勺、餐飲具潔凈、倡導文明節儉用餐的“明廚亮灶”餐飲服務單位用餐。
四、網絡訂餐“三核查”
1. 核查商家資質:查看平臺公示的證照信息、菜品原料及用戶評價等信息,盡量選取近距離的餐飲單位以縮短食物運送的時間,擇優下單。
2. 核查配送安全:查看查商家是否提供“無接觸配送”服務,收到餐食后要檢查包裝是否完整、是否有被開啟的痕跡、餐食是否被污染等,及時加工或食用,勿長時間存放。
3. 核查商品對應性:查看商家公示的店面信息是否與實體店鋪相對應,謹慎網購涼菜、生食食品和冷加工糕點等高風險食品,按需點餐減少食物浪費和一次性餐具的過度使用。
五、特殊場景“兩警惕”
1. 祭掃供品安全:祭祀糕點現做現用,剩余食品及時冷藏并在24小時內食用,避免霉變。
2. 踏青野餐防護:攜帶新鮮食材,冷藏食品用保溫箱保存,餐前洗手消毒,遠離不明水源。
特別提示:
請廣大市民朋友在進行食品消費時注意索取并留存發票、交易記錄等消費憑證,食用后一旦出現惡心、腹痛、腹瀉、發熱等不適反應時,應盡快就近就醫,并保留可疑食物,備查備檢。如果發生消費糾紛,要依法理性維權,可通過“全國12315平臺”的APP、微信公眾號、微信或支付寶小程序等網絡渠道,或撥打12345、12315熱線投訴。
編輯:萬林
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