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估計全世界都是懵的,看看各國都有什么措施再說吧。”“我們也還在討論,今天股價波動也波動比較大。”面對大超預期的“對等關稅”,多位光伏等新能源行業內人士今日對第一財經記者如是表示。
大超預期的“對等關稅”
消息面上,美東時間周三(4月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公布了市場關注已久的“對等關稅”(Reciprocal Tariffs)計劃,宣布美國對所有貿易伙伴設立10%的“最低基準關稅”,4月5日生效;并對逆差更大的多個貿易伙伴實施“折扣后的對等關稅”(Discounted Reciprocal Tariffs,簡稱“對等關稅”),不僅針對增值稅,而且還針對非關稅貿易壁壘,4月9日生效。

其中,美國對中國實施34%的對等關稅,對印尼實施32%的對等關稅,對泰國實施36%的對等關稅,對越南實施46%的對等關稅,對柬埔寨實施49%的對等關稅。
隆基綠能(601012.SH)董事長鐘寶申曾公開表示,因為各種貿易政策的限制,在過去幾年里從中國能夠直接出口到美國的光伏產能幾乎為零,中國光伏產品幾乎沒有直接出口到美國。這意味著,美國對中國的“對等關稅”對光伏產業的影響不大。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中國產品出口美國一直受到重重限制,中企經過近幾年時間在東南亞的產能建設,已基本形成完整的海外光伏產業鏈,頭部企業擁有從硅片到組件的一體化產能。由于美國光伏電池組件的供應主要來自東南亞,此次對東南亞多國的“對等關稅”預計對美國市場產生一定影響。
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國內一線組件企業人士王方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對等關稅)肯定會抬升海外產能供美成本。但同時,因為美國本土高效光伏電池產能短缺,關稅大概率會進一步推高美國本土組件價格。”
另一海外有產能的A股光伏上市企業內人士李立進一步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對具備多元化業務的企業來說,業績仍有支撐,但還是要看后續(成本)能否向客戶傳導,實際影響還要等和客戶溝通。
“海外近期需求是偏弱的,美國組件價格一直在跌,不停增加的貿易壁壘又推高費用,對企業來說,挑戰不小。”另一家國內一線組件企業人士張楠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長期影響有待厘清
雖然從目前看,超預期高關稅對光伏可能有一定利空影響,但政策的可持續性以及貿易伙伴的反制等也是評估實際影響的關鍵因素。
中金證券分析稱,長期的貿易和經濟影響還有待厘清,畢竟在影響路徑上還有很多變數,比如貿易伙伴是否反制、如何反制,是否有談判降低的可能等等。另外,還需考慮特朗普政策本身的反復和不確定性。
“我們并不認為不同尋常的高關稅稅率將長期執行。”浦銀國際在最新研報中表示,考慮到高關稅對美國經濟本身的傷害,特朗普有可能在和重要貿易伙伴進行雙邊磋商之后暫緩或者降低某些國家的“對等關稅”、尤其是個性化更高的“對等關稅”稅率。不過10%的“最低基準關稅”或將對大多數國家保留。
2023年起,隆基綠能、晶科能源(688223.SH)、天合光能(688599.SH)、晶澳科技(002459.SZ)等數家中國光伏企業均啟動赴美建廠計劃。
“美國市場有吸引力,但又有比較復雜的地緣政治影響。”隆基綠能相關負責人今天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組件售價來看,最近兩年,美國的組件價格差不多是其它地方的三倍。在美國,公司通過與美國能源巨頭Invenergy合資,在俄亥俄州建立5GW光伏組件工廠,主要生產PERC組件。
據記者了解,隆基綠能位于美國俄亥俄州的5GW組件合資工廠已于2024年一季度投產,生產PERC組件,目前已經滿產;晶科能源美國的2GW Topcon組件產能已于2024年建設投產,目前接近滿產;天合光能位于得克薩斯州威爾默的5GW組件工廠(已被美國太陽能制造公司FREYR Battery收購)已于2024年11月1日投產,目前正在產能爬坡放量階段,預計2025年下半年將實現滿負荷生產,預計產量的30%將由與美國客戶簽訂的長協承購合同提供支持。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張楠、李立、王方盈均為化名)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