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江邊眺望,在紀念碑旁說說話,留下花束……清明來臨,在位于錢塘江畔之江東路上的杭州市骨灰撒江紀念碑旁,不少市民前來追思親朋。
在骨灰撒江紀念碑建成后,每年清明期間,琴姐(化名)都會特地與丈夫抽出時間,專程從外地趕回杭州,祭奠自己20多年前意外去世的弟弟。“當時選擇江葬,一個原因是節約土地,另一個原因是,小時候常常聽老人說,大江大河是互通的,以這樣的方式安葬弟弟,這樣就能感覺每一條江河溪流都是他,我也可以在每一條河流旁追思紀念。”琴姐帶來了一束花,并與丈夫在紀念碑旁待了近半小時才離開。離開前,她說:“在這里看到已經有這么多花束,我們感覺挺欣慰的,大家的思念都具象化了。”
89歲的傅奶奶執意要和女兒一起,來祭奠自己的哥哥。她們還一起祭奠了一位同樣選擇江葬的老鄰居。“這樣的方式綠色環保,也是他們生前希望的。紀念碑建在江邊,我們來祭奠的時候還能在江邊走走,對著江面思念親朋。”傅奶奶的女兒說。
據去年骨灰撒江活動公開數據顯示,自1989年啟動骨灰撒江活動以來,杭州市累計已有3731位逝者的骨灰撒入錢塘江。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