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行業正處于數字化轉型的深刻變革期。
一方面,數字化技術的介入打破了時空壁壘,無縫銜接工作流程,推動口腔診療過程和成果的標準化,從而提升效能與品質;另一方面,數字化賦能進一步擴大了口腔市場的容量與潛力。
在此背景下,2025年3月30日至31日,由日照市委組織部、市科技局、市人社局、市衛健委、市市場監管局指導,日照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主辦,日照市生命健康產業鏈服務專班協辦,日照菁英傳媒科技、動脈網承辦的“2025數字口腔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暨首屆數字口腔創新挑戰賽決賽”在日照東湖開元名都大酒店圓滿舉辦。本次大會歷時兩天,吸引300 行業人士參會。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大會的支持單位有日照銀行、日照交通能源發展集團、日照高新發展集團、日照財金股權投資、金雨茂物、創景資本、醫睿星資本、興證資本、君聯資本、松柏資本、探針資本、山藍資本、IDSO齒科聯盟、滬鴿口腔、藍莓灣等一眾知名單位,媒體支持機構有好的牙、極周在線。
縱觀大會全貌,其具有規格高、大咖云集、話題前沿、形式多樣等特點,細致勾勒出口腔創新生態全景,為行業呈現了一場思想碰撞與產業交流的盛宴。
頂級大咖齊聚,共享口腔創新領域最深洞察
2025數字口腔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現場人頭攢動,氣氛熱烈。來自政、產、學、研、醫、投等領域的行業大咖齊聚一堂,就口腔行業的發展趨勢展開深入分享與討論,錨定新方向,共享新機遇。
在上午的議程中,中國藥品監督管理研究會會長張偉在致辭中表示: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與產業變革方興未艾,數字化浪潮正深刻重塑醫療健康領域,中國數字口腔產業也正從跟跑者向并跑者再向領跑者轉變。日照以此次數字口腔大會為契機,凝聚行業共識,強化技術 臨床協同,深化產業鏈 生態圈的協同,關注產業 監管的協同,重點實現核心技術突破,積極關注并參與有關數字口腔領域的監管法規與標準的制定和修訂,共繪智慧醫療新藍圖,共筑口腔健康新生態。
中華口腔醫學會名譽會長王興在致辭中提到:中國科技進步十分明顯,特別是人工智能在今年震驚全球科技界。他相信,只要大家齊心協力,一起推動中國口腔醫學事業進一步發展,不僅能為老百姓的口腔健康造福,也能服務國家健康中國偉大戰略,中國口腔醫學、口腔產業也終會迎來璀璨的一天。
中國藥品監督管理研究會常務理事、醫療器械監管研究專委會主任委員王蘭明以“中國醫療器械審評審批制度改革進展”為主題發表演講,并提到監管部門正不斷完善法規,特別是在不斷提高監管能力和監管科學化水平,從而保障醫療器械安全,推動行業創新和持續發展,為社會和諧穩定、進步做出醫療器械行業的貢獻。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國家口腔醫學中心/國家口腔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口腔頜面外科系副主任、二級教授,上海交通大學轉化醫學研究院數字頭頸腫瘤技術中心主任,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精準醫療分會會長,上海市口腔醫學研究所第五任所長,陳萬濤圍繞“口腔頜面外科數字和人工智能產業前沿研究”作專題報告,他指出:基于學科常見疾病的發生和診療數字信息,通過深度學習、機器學習、人工智能大模型等相關AI技術的發展,正在變革著全球口腔頜面外科的診療體系,比如數字病理和標志物智能診斷、分子診斷、口腔頜面頭頸器官分割,CT和MRI的AI讀片、精準治療等,這些新技術可以輔助醫生做出疾病快速的診斷和診療計劃。
動脈網創始人李大韜在現場分享道:中國醫療器械從最開始比較低效的仿制,逐步走到質量相仿再到創新,甚至全球新的階段,這個過程中疊加了非常重要的中國工程化能力。現在,包括滬鴿口腔等頭部企業都在出海,這是當下這個時代非常重要的特征,也是行業的大機遇。
在“十四五”規劃里,到2035年中國將達到人均GDP 2萬美元,而橫向對比人均2萬美元的國家,人均口腔年消費大概80美元,因此中國口腔產業未來理想的市場規模上限將有近8000億,還有3-4倍的巨大增長空間。在這個過程中,數字化是行業的核心驅動力,其價值體現在技術普惠和推動組織變革。為抓住未來機遇,他建議一是聚焦國產替代與數字化,如布局上游材料、智能設備等賽道;二是打造產業集群,通過大賽、孵化加速項目落地;三是全球化視野,支持企業出海,培育世界級品牌。
在下午的議程中,中華口腔醫學會名譽會長王興就中國口腔醫學發展進行了深入思考。他認為牙口腔醫生和病人打交道不僅是用先進的技術治病,更是要呈現口腔醫生對病人的責任使命和關懷,與患者進行情感交流。而這些,人工智能可能還做不到,所以人工智能可能會替代醫生的一部分工作,但完全替代還不太可能。
山東大學軟件學院副院長、山東工研院智慧醫療與精準正畸研發中心主任周元峰以“面向精準正畸的多模態口腔數據智能處理與分析”為題展開分享,他介紹了近幾年團隊取得的關鍵技術成果,希望能利用人工智能的技術賦能口腔行業,讓數據處理變得更加輕松,幫助正畸醫生為更多患者服務,以緩解牙醫數量短缺的問題,同時用信息化的技術提高工作效率,提高診斷精確度。
南京金雨茂物合伙人李洪森帶來了主題為“資本視角下數字口腔醫學的前沿發展路徑”的演講,他表示數字化是口腔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2015年至今,數字化設備價格大幅下降,如CBCT從百萬元級降至20萬元以內,口掃設備從幾十萬元降至萬元級,價格下降推動了數字化設備的普及,為行業帶來三大變革。一是提升效率與精準度,如數字化技術將單冠制作時間從幾天縮短至幾小時,同時提高了診療精準度;二是賦能民營機構,民營診所依賴數字化工具彌補專家資源不足的短板,年輕醫生創業也更傾向于選擇數字化解決方案;三是滿足患者需求,根據調研,70%以上的90后、00后患者傾向于選擇提供數字化服務的診所。另外,從投資視角看,口腔行業的三大方向值得關注,分別為數字化技術與設備(如三維掃描、3D打印、AI輔助設計等)、上游材料國產化(如陶瓷、金屬等材料的進口替代空間廣闊)、出海與消費市場(具備海外渠道的企業抗風險能力更強,而消費級口腔產品市場潛力巨大)。
滬鴿醫療集團CFO、董事會秘書相龍升在“口腔材料及醫療器械出海機遇與挑戰”的演講中表示,醫療器械企業出海面臨的核心挑戰之一是ESG(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管理。這不僅是法規層面的剛性要求,也直接影響企業的融資能力和市場估值。同時,全球消費者和合作伙伴日益關注企業的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良好的ESG管理有助于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場競爭力。有效落地ESG管理需要公司多個關鍵部門協同推進。
第一場圓桌環節以《數智化如何提升口腔診療的質控效率》為話題,由好的牙聯合創始人大麥梓堅主持。參與研討的嘉賓包括:濱州醫學院口腔醫學院院長及煙臺市口腔醫院黨委書記、院長柳忠豪博士,第八屆中華口腔醫學會正畸專委會主任委員及空軍軍醫大學(原第四軍醫大學)口腔醫學院正畸科教授金作林,邁爾醫療生產研發中心總監任樂濤,熊貓刷牙創始人高婕,國藥投資投研總監曹師越。
第二場圓桌環節以《數智融合——如何做好口腔門診差異化經營?》為話題,在興證資本醫療健康行業中心負責人葉蘇的主持下,歡樂口腔醫療集團、IDSO副總裁丁寧,泰康口腔集團副總裁兼首席醫療官程小林,舒倍登CEO楊建,海貍家董事長黃煒進行了深入討論。
第三場圓桌環節以《數字口腔新材料革新與行業升級路徑》為話題,由動脈網高級研究員胡煊主持,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口腔醫院教授、主任醫師駱小平,藍皓生物董事長陳德夫,普利生營銷副總、高級工程師劉杰參與分享。
創新賽事成果豐碩,透露行業未來趨勢演變
與大會同期舉行的首屆數字口腔創新挑戰賽迎來了決賽。在現場26個入圍決賽的參賽項目一一進行了展示,評審專家悉心點評、精準指導,對眾多項目的市場前景寄予厚望。
最終,獲得首屆數字口腔創新挑戰賽決賽三等獎的是:熊貓刷牙(人工智能口腔預防護理&治療領域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北京易得道科技有限公司、可視化AI口腔健康管理系統——珠海愛創醫療科技有限公司、數字化全域口腔健康促進系統——舒倍登(杭州)科技有限公司、天然牙科樹脂材料——石濤團隊、基于“人體復雜體液環境下骨組織粘接固定與修復”技術的骨組織粘合劑研發及產業化——蘇州九心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牙裂粘接CI-82材料技術——韓佩佩教授團隊。
基于骨發育能力的3D打印多生物特征隱形矯治技術——西安博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吸汽口鏡——廣州邦卡醫療器械有限公司、抗菌鈦合金——中科院金屬所任玲研究員團隊獲得二等獎。
拿下一等獎的是全球領先的義齒產品數字化智造平臺——南京鋮聯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項目集中于口腔產業數字化前沿,涵蓋口腔牙周設備、3D打印材料、口腔大數據系統、正畸矯治力可視化系統、正畸頭影定點測量系統等軟硬件,貫穿口腔診療全流程。這些創新成果充分展現了數字口腔產業的活力,揭示了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彰顯了中國數字口腔的創新思維。
持續縱深,口腔行業創新生態愈發成熟
良好的行業生態離不開具備產業集群優勢和深度協同能力的區域支持。作為大會舉辦地,日照正全力推動口腔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并已形成濃厚的創新氛圍。
在政策支持方面,日照針對口腔醫療產業發展,先后出臺了《日照高新區關于促進口腔醫療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與《日照高新區關于鼓勵醫療器械產業創新研發的若干政策》,為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支持,其中三類醫療器械證最高可獲700萬元獎勵。
在合作研發方面,日照高新區內企業已與華西口腔、北大口腔、上海九院、中山醫院等多家知名口腔醫院展開深度合作。滬鴿口腔于2022年建成山東省唯一的口腔材料省級重點實驗室,邁爾醫療則建成山東省唯一的口腔領域省級技術創新中心。
從落地成果來看,截至目前,日照當地口腔企業已獲批3類醫療器械近20個,二類醫療器械近30個,一類醫療器械近30個,這得益于日照高度重視醫療器械審批環節的服務。
為吸引更多創新力量加入,大會期間,日照高新區向行業推介了亞太數字口腔創新港。具體來說,亞太數字口腔創新港以“一港四園”為核心架構,著力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七位一體的口腔產業協同創新體系,構建起硬件制造、軟件賦能、臨床轉化的全口腔創業系統。
一港是指數字口腔創新總部,即創新港的智慧中樞,這里集聚四大中心,一是口腔孵化加速中心,二是口腔醫療器械CDMO創新轉化中心,三是口腔醫療器械審評監管服務中心,四是北大口腔醫學院口腔醫療器械檢驗中心(日照)服務工作站。
四大配套產業園是創新港的核心載體,一是口腔新材料產業園,這是全球口腔市場的材料庫,致力于打造全球領先的口腔材料研發生產基地,重點布局口腔生物材料,口腔鋯材料、合金材料、種植體及義齒加工生產等領域,以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力突破高端材料的卡脖子技術,已經在全球材料市場占據更多份額。
二是口腔智能設備產業園,作為先進的口腔裝備的加工廠,園區建筑面積十萬平方米,擁有標準化廠房系統,配套設施齊全,致力于打造中國口腔智能裝備制造標桿園區,將以數字化、智能化、國產化為核心方向,集中招引一批口腔智能裝備生產企業,涵蓋口掃、口腔照明、種植、3D打印設備等領域企業,通過推動產業數智化升級和智能化轉型,實現口腔醫療器械的國產系列,助力口腔醫療裝備行業邁向價值鏈高端。
三是口腔AI服務產業園,其是智慧口腔臨床的中樞站,包括日照科創中心與黃海數字智谷兩大數字園區,涵蓋寫字樓、公寓、酒店、商業四大配套業態,為入駐企業提供便利的工作、生活、出行條件,以軟件開發、數字經濟、大數據和物聯網為主要方向,打造跨境電商、AI、口腔數字化平臺、互聯網臨床學術培訓等數字服務企業集聚區,為全國口腔醫院、診所及重點消費者提供服務。
四是口腔醫美康養產業園,是未來口腔產業的新模式。依托日照口腔醫院和現有的口腔醫療服務機構,引進國際知名連鎖品牌,打造高端口腔醫院集群;同時依托日照每年六千萬的旅游消費群體,按照牙齒醫療 旅游康養新模式,招引一批口腔醫美、正畸、種植等牙齒經濟的企業,打造集口腔醫療服務、康復休養、文化體驗于一體的綜合性園區,提供治療 度假一站式服務,滿足消費者對健康、美麗、休閑的綜合需求。
為集聚更大勢能,在大會上,北京大學口腔醫學院口腔醫療器械檢驗中心(日照)服務工作站正式揭牌。
此外,現場進行了“亞太數字口腔創新港”科創及人才項目集中簽約儀式。
同時,“亞太數字口腔創新港”啟動暨“亞太數字口腔創新聯盟”宣告成立。
毫無疑問,日照已構建起肥沃的創新生態土壤,這將為中國口腔行業的數字化轉型注入強勁動力。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