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日來,一場場飽含深情的悼念活動在我省各地進行。人們匯聚于英烈安息之地,心懷崇敬,追思英雄。
臺州市楓山北麓,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的紀念碑矗立在蒼松翠柏間,這里長眠著為解放一江山島而英勇犧牲的400多名烈士。武警浙江總隊臺州支隊官兵摘下軍帽,緩慢繞行于墓碑之間,依次敬獻鮮花。中士副班長李應虎帶著參戰(zhàn)老兵陳士勤的囑托,俯身獻花并仔細擦拭墓碑。他說,陳士勤和戰(zhàn)友的事跡感染了無數(shù)人,是支隊官兵人人學習的榜樣。1955年,作為30號登陸艇艇長的陳士勤和戰(zhàn)友一起,冒著敵機轟炸,登陸一江山島;1973年,支援北大荒16年歸來的他主動請纓守護烈士陵園,并將之作為余生的使命,這一守就是30年。離休后,陳士勤仍堅持每天上山,近幾年,由于年齡過大、腿腳不便,他難以再上山看望戰(zhàn)友,便經(jīng)常委托李應虎等支隊官兵代替他,給長眠于此的戰(zhàn)友獻花、擦拭墓碑,寄托對他們的思念。
在解放一江山島戰(zhàn)役中,縉云籍參戰(zhàn)人員眾多。為緬懷革命先烈、表彰參戰(zhàn)老兵,臺州市椒江區(qū)退役軍人事務局聯(lián)合縉云縣退役軍人事務局舉辦“戎耀臺州軍魂永駐”解放一江山島70周年縉云專場活動,25位縉云籍參戰(zhàn)老兵和8位烈屬共同來到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看望烈士。兩地退役軍人事務局聯(lián)合為參戰(zhàn)老兵頒發(fā)紀念章和一份特殊的禮物——短片《老兵你好》,以視頻的形式留住了老兵們的面容,為后人留下不會忘卻的記憶。
在杭州市革命烈士陵園,一場跨越半個多世紀的遷葬儀式在此進行。1967年3月17日,倪文虎烈士在普陀六橫鎮(zhèn)小湖公社國防施工中犧牲,年僅26歲。此后58年,倪文虎烈士長眠于舟山六橫島。“家里人年紀大了,去舟山掃墓愈加困難,我們希望能把舅舅接回家。”倪文虎的外甥孫志明說。
得知親屬遷墓意愿后,杭州、舟山兩地退役軍人事務部門迅速聯(lián)動、精心協(xié)調,對倪文虎烈士墓采取遷移保護措施,將其遷回到原籍地烈士陵園安葬。遷葬儀式結束后,倪文虎烈士墓前的朵朵白菊在微風中搖曳。
在東陽市革命烈士陵園的呂挺烈士墓前,湖州市消防救援支隊、安吉縣消防救援局及安吉縣退役軍人事務局代表肅立良久,深切緬懷這位為救落水群眾英勇獻身的消防英雄。
2019年8月14日,湖州市消防支隊安吉中隊受命前往安吉縣鶴鹿溪村西苕溪水域營救兩名落水群眾。面對湍急水流,時任湖州市消防支隊安吉中隊中隊長的呂挺迅速部署救援。嘗試拋投救生圈未果后,他和隊員余書輝迅速穿戴好救援裝備下水救援,在將其中一名落水群眾營救上岸后,呂挺不顧個人安危,再次奮力游向漩渦處,試圖解救另一名落水群眾,但由于體力不支,他被湍急的河水卷走失聯(lián),最終壯烈犧牲,年僅29歲。
“呂挺走后,社會各界的關懷讓我們感到溫暖,我們會堅強地生活。”現(xiàn)場,呂挺的父親呂世軍動情地說。
4月3日,杭州市南山陵園莊嚴肅穆,杭州公安英烈紀念碑上鐫刻的名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上午9時整,在低沉哀婉的《獻花曲》中,禮兵邁著鏗鏘步伐,向警魂碑敬獻花籃,杭州市公安局機關民警代表整齊列隊、莊嚴肅立,緬懷逝去的英烈。
清明節(jié)當天,浙江革命烈士紀念館開展了“清明祭英烈、熔鑄青春志”紅領巾情景宣講活動。來自青少年志愿者中的優(yōu)秀講解員以雙語講解、情景劇表演等形式,介紹浙江青年英烈的光榮事跡。此外,該館官網(wǎng)還打造了專題頁面,市民可進行線上祭奠,向烈士在線獻花、留言寄語等。截至4月4日17時,累計有45.44萬人參與網(wǎng)上祭掃。
記者從省退役軍人事務廳了解到,我省各地通過持續(xù)開展多種形式的紀念英烈活動,包括為烈士墓碑描紅、集中祭掃散葬烈士墓、開展英雄事跡主題展覽等,在全社會營造崇尚英烈、緬懷英烈、學習英烈的濃厚氛圍。
英雄已逝,精神長存。浙江兒女以各自的方式訴說對英烈的深切懷念,英烈們的事跡也將激勵人們不斷前行。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lián)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