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再次對智駕敲響了“警鐘”,記者采訪發現,眼下全國不少地區對于智駕上路采取了宣傳提醒和勸告制止。交警部門更是發出警示,別把智駕當成開車使用手機的借口。
這起事故引發廣泛社會關注的同時,也將智能駕駛技術的安全邊界推至聚光燈下。人們發現,智能輔助駕駛已經進入人們的生活,其使用邊界的突破和擴張,也為駕駛者的認知提升、車企的技術更新和交管部門的綜合治理帶來考驗。
而在專業人士眼中,目前智駕技術的安全可靠,最基本的解決方案,還是要依靠駕駛員,“僅憑技術,是沒有完美解決方案的。”
記者采訪了解到,眼下部分駕駛人將智能輔助駕駛功能當做分心玩手機的理由,在南京,八大隊交警攔下一輛越野車,該車右轉通過路口時,駕駛人雙手抓著手機,沒有操作方向盤。被攔下后,駕駛人趙某笑著說:“我發個語音,它自動走。”原來,趙某將車輛設置為智能輔助駕駛模式,于是雙手離開方向盤開始使用手機。交警告知趙某,駕車時使用手機是違法行為,駕駛機動車上路務必要集中注意力觀察道路情況,更不能對方向盤“脫手”,避免發生交通事故。
而在常臺高速330公里附近,金某駕駛小客車并開啟“智能輔助駕駛”,隨后低頭操作手機,分心“盲駕”,直至車輛偏離車道剮蹭護欄。經交警調查認定,金某因駕車時有其他妨礙安全駕駛的行為,負事故的全部責任,并受到200元罰款的處罰,駕駛證記3分。
“很多駕駛員對此產生依賴性,甚至錯誤地將其視為‘無人駕駛’,出現手離方向盤、使用手機,甚至是睡覺等危險行為,埋下安全隱患。”交警表示,目前,市售車輛提供的智能輔助駕駛功能,最多也只屬于L2級。L2級輔助駕駛是指車輛實現部分自動化駕駛,即車輛能夠在一定條件下自動控制車輛的加速、減速和轉向,但駕駛員仍需時刻保持注意力并隨時準備接管車輛的控制權。“駕駛人仍是第一責任人,切勿放松警惕。”交警表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