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報上海訊(記者劉浩)車企承諾在汽車維修期間為消費者提供代步車服務,實際上卻每天僅提供150元打車券……近日,上海市浦東新區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調解了一起以模糊格式條款限制消費者權益的糾紛,最終助力消費者獲得補償。
記者了解到,消費者陳先生在某企業購買了汽車優享權益包,該企業承諾在汽車維修期間提供代步車服務,但實際未履行承諾,僅每天提供150元打車券,無法覆蓋其打車費用,且商家拖延處理。陳先生向浦東新區消保委投訴,要求企業對所謂的“汽車優享權益包”進行退款或增加打車券份額。
浦東新區消保委工作人員了解到,汽車優享權益包協議中承諾,車輛維修超過24小時可選擇代步車服務。陳先生居住地離單位較遠,每天往返近80公里,公交出行極為不便。商家表示僅提供每天150元打折券,不足以支付陳先生上班往返的打車費用。
浦東新區消保委發現,協議注明“客戶可根據自身需求并基于公司屆時可獲得的實際資源選擇代步車服務或出行額度”。浦東新區消保委認為,“實際可獲得的資源”表述存在問題,致使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都受到了極大的限制,而商家在簽署協議時并未提請消費者注意。經調解,該企業愿意提供一定補償,陳先生對此表示認可。
浦東新區消保委提醒消費者,對所謂的“優惠禮包”不可輕信,應仔細閱讀協議條款,重點關注“限制性條款”及“免責條款”,留存銷售宣傳資料,確保與實際協議一致。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