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找到了,在這里!”3月31日下午17時50分,遵義市匯川區山盆鎮石盆景村的山林間,一聲高呼穿透寂靜的山谷。
駐村第一書記陳波弓著腰,在荊棘叢生的陡坡上穩穩托住九旬老人汪海臣的后背,身后十余名滿身泥濘的黨員干部群眾的疲憊與焦急化為了關切之情。

從接到求助到山谷尋人,這場以鎮黨委為“中樞”、黨員干部為“先鋒”、黨群合力為“紐帶”的緊急搜救行動,在山盆鎮石盆景村迅速展開。
3月31日13時許,石盆景村委會辦公室的電話驟然響起,電話那頭,村民汪明康帶著哭腔稱家中患有阿爾茲海默癥的九旬父親汪海臣一早外出走失,家人四處尋找無果,心急如焚。

接到求助后,石盆景村“兩委”及駐村工作隊高度重視,駐村第一書記陳波同步向山盆鎮黨委“一鍵直報”,村內“黨員應急廣播”循環播放尋人信息,所有力量向石盆景村集結。
15分鐘后,一支由村“兩委”干部、駐村工作隊、山盆派出所民警、黨員、志愿者及廣大群眾等30余人組成的搜尋隊伍迅速集結,在鎮黨委、政府統一指揮下,聯合匯川區公安局刑偵大隊沿著老人進山的路線以及走失的區域進行“地毯式”搜尋。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5個小時的不懈努力,搜尋人員終于在石盆景村盧家灣組山林中發現了走失老人,隨后將老人背回家中安撫情緒。“老父親安全回家,多虧大家了。”看著父親并無大礙,汪明康緊緊握著駐村第一書記陳波的手連聲道謝。
“黨組織就是群眾最結實的‘安全繩’。”這場歷經5小時的緊急搜救行動,寫在了山盆鎮的治理日志里:依托“黨支部 網格”機制,充分發揮“黨員先鋒崗”示范作用,深度融合“一中心一張網十聯戶”基層治理體系,對全鎮獨居老人、留守兒童實施“一人一檔、一周一訪”動態管理,全面把握其基本信息、健康狀況、生活需求等,從而精準施策、貼心服務。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牟元媛
編輯 晏惠軒
二審 孫蕙
三審 張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