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桶油”一季報現已全部出爐,三家公司合計實現歸母凈利潤超過966億元。不過由于國際油價大幅下跌,“三桶油”一季度營業收入均同比下滑,中國石化(600028.SH)、中國海油(600938.SH)同期凈利潤亦分別下降27.6%、7.9%,至132.6億元、365.6億元。中國石油(601857.SH)凈利潤雖同比增長2.3%至468.1億元,但不及2024年同期4.7%的增長水平。
中國石油介紹,一季度,國際原油市場供需寬松,國際油價同比下行,布倫特原油現貨均價為75.73美元/桶,同比下降8.9%;美國WTI原油現貨均價71.47美元/桶,同比下降7.2%。
受此影響,“三桶油”一季度原油平均售價均出現下滑。中國石油原油平均售價同比下降7.2%至70美元/桶,中國海油同比下滑7.7%至72.65美元/桶,中國石化下跌5.2%至71.5美元/桶。
不過,中國石油上游油氣和新能源業務卻逆勢增長,一季度實現經營利潤460.93億元,同比上漲7%。公司稱主要得益于國內天然氣產銷量增加、有效控制成本費用及稅費支出減少。一季度,中國石油可銷售天然氣產量同比增長1.2%達1.36萬億立方英尺,遠高于同期中國石化3684.3億立方英尺和中國海油2530億立方英尺的天然氣產量。
產量增長也帶動了公司天然氣銷售業績提升。一季度,中國石油加大直銷客戶、工業客戶和氣電客戶開發力度,持續開拓終端銷售市場,銷售天然氣864.42億立方米,同比增長3.7%;天然氣銷售業務經營利潤同比增長9.7%至135.08億元。
據“三桶油”方面數據,一季度國內天然氣消費量1186億方,同比上漲18億方(1.8%);預計今年全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將在4460億-4500億方,同比增長200億-240億方,增速4.7%-5.6%,其中氣電和交通用氣將有較大幅度增長。
另外值得關注的是,在下游業務有較大的布局中國石油和中國石化,正受到成品油需求下滑的沖擊。兩家公司汽油、柴油、煤油等成品油銷量全線下滑,導致一季度中國石油銷售業務經營利潤同比下滑25%至50.43億元,煉油業務經營利潤同比下滑35%至45.51億元;中國石化營銷及分銷板塊息稅前利潤同比下滑44%至48.67億元,煉油板塊利潤同比下滑65%至23.93億元。
“交通用油已到轉折點。”中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吳謀遠表示,2024年國內電動汽車和LNG重卡共替代汽、柴油超5000萬噸,導致國內交通用油整體下降2%-3%,進入不可逆的下降階段。
為應對成品油消費達峰挑戰,“兩桶油”正在加強非油新業務的開發運營。中國石油表示,公司正不斷提高非油業務盈利能力,并持續完善營銷終端建設,開發“油氣氫電非”綜合能源服務網絡。
中國石化也堅持繼續打造“油氣氫電服”綜合能源服務商的想法。公司表示,將加快加氣站和充換電站網絡布局,延伸拓展電能業務價值鏈,穩步推進氫能交通發展,提升非油業務經營質量。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中國石化營銷及分銷板塊中,加氣站業務有較大提升,公司車用液化天然氣(LNG)零售量同比增長116%達20.5億方。
“這兩年天然氣重卡市場發展迅猛。”在近日舉辦的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天然氣產業發展大會上,與會嘉賓表示,天然氣重卡銷量占不同動力類型重卡銷量比重已由2022年的8%升至2024年的28%,隨著國內在3月更新老舊營運貨車報廢通知,將補貼范圍擴大至天然氣車輛,預計天然氣重卡和新能源重卡將依托政策傾斜實現加速替代。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