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5月1日),面對特朗普關稅擾動,日本央行全票一致通過利率政策決定,維持關鍵利率在0.5%不變,符合市場預期。
消息公布后,美元對日元短線下挫后直線拉升20余點,突破143.4關口,漲幅達到0.3%。
在此之前,自去年3月啟動加息周期以來,日本央行已三次加息。
調降經濟和通脹前景評估
日本央行調降經濟前景評估,預期2025和2026財年實際GDP增速中值分別為0.5%、0.7%,大幅低于1月預期的1.1%和1.0%,并預計2027財年實際GDP將增長1.0%,經濟前景面臨的下行風險偏大。
日本央行表示,日本經濟增長可能因為貿易政策而放緩,隨著海外經濟恢復適度增長,日本經濟將隨后加快增長步伐,判斷經濟前景是否能夠實現,不能帶有任何先入為主的偏見;日本經濟正呈溫和復蘇,但仍存在一些疲弱跡象,出口和產出可能將繼續表現疲軟。
日本央行還調降了通脹前景。該行表示,2025和2026財年物價面臨下行風險,2025和2026財年核心消費價格指數(CPI)預期中值分別為2.2%和1.7%,1月的預期為2.4%、2.0%。日本央行并推遲了通脹趨勢達到目標位的預期時間。
日本央行稱,隨著近期大米等食品價格上漲,有必要關注這些價格上漲可能通過家庭情緒和通脹預期的變化,對核心CPI通脹產生第二輪影響的可能性;貿易政策將如何演變極具不確定性,如果全球物流出現中斷,或進行供應鏈重組并產生大量成本,進口價格可能會上漲。此外,還需仔細關注外匯及其他市場變動對日本經濟和物價的影響。
特朗普關稅不會暫停加息進程
對于貨幣政策前景,日本央行表示,實際利率處于歷史較低水平,如果經濟和物價走勢符合預期,將繼續加息。貿易政策對市場情緒將產生重大影響,需監測貿易政策對金融體系的影響。
這一表態也符合市場預期。市場目前普遍預期,日本央行不會對加息按下暫停鍵,但特朗普關稅政策將令日本央行推遲加息。
日本央行行長植田和男上周四表示,如果日本基礎通脹率像預期的那樣向2%的通脹目標靠攏,央行將繼續加息。媒體本月稍早也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日本央行官員認為幾乎沒有必要改變逐步加息的現有立場,他們還認為以可持續方式實現2%通脹目標的進展可能會推遲。“與其他央行不同,日本央行仍處于貨幣政策正常化的開始階段。”研究機構Totan Research首席經濟學家、資深日本央行觀察人士Izuru Kato稱,“因此,他們不會宣稱這個加息周期已經結束。”
但植田和男上周發言中也同時稱,日本央行將仔細研究各種信息,包括美國提高關稅對經濟的潛在影響,以及如何影響持久實現其價格目標的可能性,而這是進一步加息的先決條件。
市場也認為,雖然植田和男暗示日本央行準備繼續加息,但特朗普的關稅政策使日本央行何時加息以及加息幅度的決定變得復雜。
機構在4月14日~21日對56位經濟學家的調查顯示,有47位(84%)預計日本央行在4月30日~5月1日和6月16日~17日的兩次政策會議上都不會調整利率;有27位(52%)預計日本央行將把短期利率在7~9月當季從0.5%上調至0.75%,低于3月時的70%。近90%的受訪者還表示,日本經濟衰退的風險很低。
在39位預計將在特定月份加息的經濟學家中,有28%(11位)選擇了7月,而在上個月的一次調查中,持這一觀點的經濟學家占70%。另有23%(9人)表示“2026年或更晚”加息,而3月調查時則沒有人選擇該選項。此外,8位經濟學家選擇9月,5位選擇6月,3位預計近期不會加息。
大和證券經濟學家Kento Minami表示,關稅的影響還不足以改變日本央行的政策立場。市場預期日本央行在年底前將短期利率上調25個基點的可能性為65%。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一位高級官員上周三表示,由于美國關稅引發的不確定性加劇了經濟增長和通脹的下行風險,日本央行可能推遲進一步加息的時間。IMF還在其《世界經濟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中將2025年日本經濟增長預期調至0.6%,較1月下降0.5個百分點,主要原因就是美國關稅影響。
但伊藤忠研究所(Itochu Research Institute)的首席經濟學家Atsushi Takeda認為:“雖然日本出口將下滑,但日元走強將降低進口成本,提振企業盈利。抑制消費價格上漲有望支撐個人消費,從而有可能避免經濟下滑。”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