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特約評論員 張洋
“五一”國際勞動節,是勞動者的盛大節日,是對每一位辛勤付出者的禮贊。值此特殊時刻,讓我們將目光投向山東濰坊,一同探尋這座城市如何在勞動精神的引領下,繪就波瀾壯闊的發展畫卷。
回溯往昔,濰坊的先民們憑借勤勞與智慧,創造出輝煌燦爛的文明成果。歲月流轉,這份對勞動的執著與熱愛,始終在濰坊人的精神世界中熠熠生輝。如今,濰坊風箏藝人以匠人之心,精心打磨每一根竹條,細致勾勒每一筆彩繪,讓濰坊風箏從本土走向世界,成為蜚聲國際的文化名片;壽光菜農憑借精湛的種植技術和不懈努力,將壽光打造成全國蔬菜產業的標桿,“壽光蔬菜”的金字招牌背后,是無數菜農日夜耕耘的汗水結晶。這些生動實踐,無不彰顯著濰坊人民對勞動的無限熱愛,他們以雙手為筆,以汗水為墨,在傳承與創新中描繪出屬于濰坊的獨特畫卷。
濰坊的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各行各業勞動者的拼搏奮斗與無私奉獻。全國勞動模范王浩名,作為北汽福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時代領航卡車工廠的首席技師,在技術創新的道路上勇毅前行。他從一名普通工人起步,憑借對技術的執著追求和持之以恒的努力,成長為行業內的領軍人物,其奮斗歷程成為激勵濰坊青年投身勞動、追求卓越的生動教材。省級勞模韓愛娥,在紡織機臺前堅守27載,以高度的職業操守和辛勤付出,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出不平凡的業績,詮釋了“干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的敬業精神。還有那些奮戰在城市建設一線的建筑工人,不管嚴寒酷暑,為濰坊筑起座座高樓大廈;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快遞員、外賣員,風里來雨里去,保障著城市的物資流通;扎根鄉村的基層干部,帶領村民發展特色產業,助力鄉村振興……他們或許沒有驚天動地的壯舉,但正是這些平凡崗位上的點滴付出,匯聚成推動濰坊發展的磅礴力量。
勞動,是個體實現人生價值的必由之路,更是驅動城市蝶變、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在這個屬于勞動者的節日里,我們向所有勞動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他們以實際行動證明,無論身處何種崗位,只要心懷熱愛、腳踏實地、勇于創新,都能在勞動中綻放光彩。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我們應以這些優秀勞動者為榜樣,大力弘揚勞動精神,在各自的崗位上辛勤勞動、誠實勞動、創造性勞動,凝聚起推動濰坊發展的強大合力,共同書寫濰坊更加美好的未來,讓勞動之光在濰坊這片充滿希望的土地上持續閃耀,照亮城市發展的前行之路。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