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女士的頸部增強CT顯示,腮腺區惡性腫瘤伴頸部淋巴結轉移。
大約10年前,市民王女士(化名)發現自己耳垂下方長了一個“小疙瘩”,一直沒有重視,近半年“小疙瘩”逐漸長大到鵝蛋大小,她前往醫院檢查發現竟然是腮腺癌。當身體出現哪些情況時,可能是腮腺癌需要警惕呢?上游新聞記者就此采訪了醫生。
在王女士10年前發現這個“小疙瘩”時,認為只是普通淋巴結腫大,因此不以為意,更沒有去醫院檢查,直到“小疙瘩”最近半年長成“大鵝蛋”并且變硬固定,她才在家人催促下就醫,經檢查后確診為腮腺癌,并且已經出現廣泛轉移。
“頸部增強CT顯示,腮腺區惡性腫瘤伴頸部淋巴結轉移,當時覺得半邊臉肯定保不住了。”王女士回憶就診經歷時說。最終,王女士在重慶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第一醫院(市六院)普外科進行手術,醫療團隊一毫米一毫米地剝離被腫瘤粘連的面神經,最終完整切除了腮腺腫瘤和頸部轉移淋巴結,還保住了面神經主干和主要分支。
據該院普外科副主任醫師葉果介紹,腮腺癌是涎腺癌中發生率最高的惡性腫瘤,多在無意中或體檢時發現。良性表現為耳垂周圍生長緩慢的無痛性結節狀腫塊,有包膜,質地不一,大小3至5厘米,多無不適;惡性比較少見,其病程短、生長快,常伴疼痛、麻木感,腫塊硬、活動差,可致面神經癱瘓、皮膚潰破,容易轉移。
當出現哪些情況時,需要警惕可能是腮腺癌并盡快前往醫院就診呢?葉果介紹了6種值得市民警惕的情況。
第一,腮腺癌早期最常見的癥狀是耳垂下方或后方出現緩慢增大的腫塊,初期可能無痛,但若腫塊在短時間內迅速增大,比如數月內明顯變大,需高度警惕惡性可能。
第二,良性腫瘤通常無痛,而惡性腫瘤可能因侵犯神經或周圍組織,出現持續性疼痛、局部麻木或酸脹感時需警惕。
第三,若腫塊導致同側面部肌肉無力、閉眼不全、口角歪斜等面癱表現,極可能是惡性腫瘤侵犯面神經的信號。
第四,腫塊固定且質地堅硬。良性腫瘤通常邊界清晰、活動度好,而惡性腫瘤多與周圍組織粘連,活動性差,觸感堅硬。
第五,若腫瘤表面皮膚潰爛、流膿,或分泌物帶有惡臭,可能提示惡性腫瘤合并感染或壞死。
第六,若長期存在的腮腺良性腫瘤,比如多形性腺瘤,突然生長加速、出現疼痛或面癱,需警惕惡變可能。
上游新聞記者 何艷
編輯:饒治美責編:林祺,張松濤 審核:阮鵬程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