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 4月23日
體驗記者 郭燕
地點 蕭山區 湖悅章府小區
下午2點40分,離約定的入戶時間還有20分鐘,小魚推著一個銀色行李箱,出現在了湖悅章府小區西門。
我們當天的主要任務是“陪玩”,入戶陪一個2歲8個月的女寶安安玩游戲。
在社交媒體上,這類以入戶陪伴孩子為主要工作內容的新興職業有一個稱呼——兒童成長陪伴師。他們主要為6個月到12歲的孩子提供高質量的陪伴,助力孩子和家庭共同成長。
入戶之前,小魚已經提前和寶媽溝通了解家庭成員結構,安安的性格特點、運動飲食等情況,并為安安量身定制了8個不同的游戲內容。這些精心設計的游戲內容分別對應著不同方面的基礎能力訓練,比如,社會交往、呼吸訓練、認知語言、視覺追蹤等等。行李箱里裝著的,是各式各樣的游戲道具。
和小魚碰面后,我們一起敲開了入戶家庭的大門,開門的是安安媽媽。“安安媽媽,您好,我們進門之前,會先做一個消毒工作。”小魚邊說邊用消毒噴霧對全身進行消毒。
消毒完畢,換上準備好的防滑襪,我們走進家門,看到了站在陽臺上的安安。
“安安,你好,我是小魚老師,今天準備了很多好玩的游戲,可以請你一起來玩嗎?”小魚一邊介紹自己,一邊伸手和安安打招呼。初次見到陌生的我們,安安有點靦腆。
“安安,你要看看箱子里面都有什么玩具嗎?”小魚推著行李箱主動走到她身邊。箱子打開后,很快吸引了安安的注意。她探過身子,好奇地看來看去。
游戲開始之前,小魚和我又向安安做了一遍自我介紹,并安排了音樂律動來熱身。“安安,準備好了嗎?預備開始。摸摸你的小腳,do、do、do、do,摸摸你的膝蓋,re、re、re、re……”我和小魚開始跟著音樂做動作,同時觀察安安的反應。
見安安有些拘謹,小魚蹲下身拉起安安的小手,問道:“安安,你喜歡玩什么游戲呢?”“捉迷藏。”“那我們要閉上眼睛數數字了,你趕緊去藏起來。”一聽說捉迷藏開始了,安安一溜煙跑進臥室藏了起來。
幾次捉迷藏玩下來,可以明顯感覺到安安放松了許多。后面再玩積木捉迷藏、吹乒乓球、找朋友、職業啟蒙、七巧板等游戲時,安安都非常投入。不知不覺,一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
游戲結束后,小魚又和安安媽媽做了專門的溝通。“安安在語言表達、快速記憶、專注力等方面,表現都非常好。今后可以多帶她到外面玩一玩,培養她在人前勇于表達自己的能力。”
“沒想到用紙杯和乒乓球這些簡單的物品,也能玩出花樣來。今天的許多游戲,我們以后在家里也可以玩。”安安媽媽表示,這次陪玩讓她很受啟發。時間不長的現場體驗和交流,也讓身為寶媽的我受益匪淺,對高質量陪伴有了不一樣的感悟。
2001年出生的小魚已經是一位寶媽,幼師專業出身。因為有從教和育兒經驗的加持,她做這份工作得心應手。從業半年多,陪伴并見證了許多孩子和家庭的成長、變化,小魚成就感滿滿。“我覺得做這個工作很有意義。”
在某社交平臺搜索“兒童成長陪伴師”,會彈出非常多的筆記內容。既有陪伴師自己發布的每天入戶工作情況介紹,也有中介機構推送的陪伴師簡歷,還有一些家長的需求帖或者體驗帖,各類信息不勝枚舉。
通過梳理發現,需要兒童成長陪伴師的家庭主要有兩大類:一類是雙職工家長因為工作繁忙,無法每天穩定陪伴孩子;另一類是不知道如何促進孩子發展,家長希望陪伴師給孩子提供專業的引導。工作形式分為住家和鐘點工兩種。從業者學歷至少為大專,一般是本科及以上,要有幼兒教師資格證、兒童成長規劃師證等證書。薪資水平普遍較高,一線、二線城市的需求更為旺盛。
高質量陪伴無疑是一個高要求的“技術活”。專業的兒童成長陪伴師,可以有效滿足部分家庭對高素質教育的需求。但在一條條“勸退”帖中,也可以看到,作為一種新興的職業仍然存在不少問題。比如,尚未建立起清晰的職業標準和認證體系,缺乏行業監管和自律。目前,兒童成長陪伴師還未被列入《國家職業分類大典》。
常言道,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即使有了兒童成長陪伴師,家長的陪伴也不能缺位。作為家長,我們可以學習科學的育兒理念和方法,并用全身心的愛和投入陪伴孩子,更好地為孩子的成長撐起一片天空。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