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5月5日消息,據央視報道,今日,我國首批五座9000噸級氣膜糧倉將完成充氣成型,這一里程碑事件標志著我國第四代新型糧倉正式步入實踐應用新階段。
與傳統鋼筋混凝土糧倉不同,氣膜倉的成型方式極具特色,宛如“吹氣球”一般,通過充氣逐漸挺立成型。
從體量上看,每座氣膜倉堪稱“龐然大物”,直徑達24米,高度為33米。如此巨大的空間,使其單倉儲糧能力高達9000噸,能夠輕松滿足2300萬人一天的口糧需求。
在整體施工完成前,氣膜倉依靠充氣維持其挺立狀態,這導致其內外部氣壓差極大。若要進入倉內,必須通過內外兩道門。據工作人員介紹,開門瞬間,噴涌而出的風力堪比七八級大風,其威力不容小覷。
氣膜倉在結構設計上獨具匠心。倉壁外側附加了一層聚氨酯層,猶如為糧倉披上了一件“棉衣”,發揮著出色的保溫隔熱作用。投入使用后,糧堆內部均勻分布著眾多傳感器,它們如同敏銳的“哨兵”,能夠實現對整倉糧食溫度的全方位、實時監測,為糧食儲存安全保駕護航。
此外,氣膜倉還集成了先進的氮氣氣調技術。通過將高純度氮氣注入糧堆內部,營造出一個幾乎無氧的環境,有效抑制害蟲滋生,達到防蟲保鮮的卓越效果。
簡單來講,與傳統糧倉相比,氣膜倉是在傳統鋼筋混凝土倉體的基礎上,額外“穿上”了一層“雨衣”(氣膜結構)和“棉衣”(聚氨酯層),大幅提升了氣密性和保溫性,為糧食儲存提供了更為安全、高效的保障。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