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5月4日常州訊 “五一”的太湖灣,湖光瀲滟,樂聲激蕩。第十屆太湖灣音樂節正在太湖灣旅游度假區燃情開唱。在這場聲浪與熱浪交織的盛會中,常州市公安局武進分局以“萬無一失、一失萬無”的信念,用科技賦能、暖心護航。

晚上7時,樂迷觀演B區。
暮色中,巡特警大隊的特警隊員身著近10公斤的“重裝PTU”裝備掠過音樂節霓虹。警用腰帶上,強光手電、約束帶、止血帶隨步伐規律擺動。
“B區人流變多,請增加巡邏頻率。”據了解,特警隊員每小時要完成3公里巡邏,除了保障群眾的安全,維持現場秩序,特警隊員還要被熱情的樂迷拉著拍照合影。
“他們太帥了,有他們在,心里特別安心。”當舞臺上響起動感的旋律,特警隊員胸前的警徽正與舞臺激光在夜空中交錯成平安的律動。

第二天上午7時,雪堰鎮太北路。
清早的太湖灣音樂節現場似乎忘卻了昨晚的喧囂,交警大隊湖塘中隊民警張勇正忙著處置一起輕微剮蹭事故。
3分鐘完成責任認定,當場生成電子協議。當事人無奈道:“本來想發一條朋友圈吐槽一下,結果還沒發完朋友圈,事情就解決了!”
從晨曦微露到華燈初上,張勇已記不清多少個假日,保持“N個12小時”堅守崗位。

上午9時,安檢通道口。
今年57歲的洛陽派出所民警夏一令,是太湖灣音樂節民警隊伍中年紀最大的“老同志”之一,老夏是被同事們極力邀請加入負責安檢通道的。同事們打趣道,有老夏在,就有了“定心丸”。
老夏在安檢通道負責區顯得格外“年輕”,憑借豐富的工作經驗,老道的現場處置能力,藏在包裹里的打火機、用膠帶綁在小腿上的冷煙花棒,老夏都能快速將它們找出來。
“音樂節安檢不是找茬,而是給歡樂加把安全鎖,這些所謂的違禁品,在平時可能大家都沒當回事,但是音樂節現場樂迷眾多,不怕一萬,就怕萬一,所以為了自身和其他樂迷的安全,都是不能帶進去的。”

上午10時30分,駐勤接警點。
“大家一定要看管好隨身攜帶的物品,不要點擊陌生人陌生鏈接,不轉賬,不上當。”隨著入園人流開始變多,一群身著馬甲的志愿者也開始穿梭在人群中,高舉小熊玩偶,向樂迷們發放反詐宣傳資料,成為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政治處公共關系科民警朱天亮正弓著腰,將手機屏幕轉向排隊游客,啞著嗓子向樂迷們介紹反詐宣傳知識,他深藍色警服后背洇著大片汗漬,與脖頸處曬得發紅的皮膚形成鮮明對比。一場潤物細無聲的“移動安全課堂”,此刻正在30攝氏度的高溫下全速運轉——20名志愿者馬甲背后印著的反詐二維碼,隨著人群移動在園區各處閃爍。
“我們希望每一位樂迷都能開開心心來參加音樂節,等結束后翻看相冊,留下的也是美好的回憶。”看見遠處草坪上,幾個女孩正舉著小熊玩偶自拍,背景里“殺豬盤詐騙套路揭秘”的漫畫海報在風中輕輕晃動,朱天亮笑著說道。

下午2時,樂迷觀演A區。
烈日炙烤著草坪,數萬樂迷隨著震耳欲聾的鼓點揮舞雙臂,空氣里蒸騰著荷爾蒙與熱浪。
“她中暑暈厥了!快拿水來!”說話的是治安大隊五中隊民警吳澄,只見她熟練地將女孩平放在地上,摸額頭、感體溫等,一氣呵成。
“音樂節現場,這樣的突發情況幾乎每天都有。”吳澄說。十屆音樂節,她處理過中暑、低血糖、摔傷等各種狀況。今年,她還特別培訓、招募了30多位“雨霽衛”志愿者,讓他們能在第一時間協助執勤警力發現并處理突發情況。“樂迷們從全國各地趕來,我們要讓他們感受到常州的溫暖和安全。”吳澄說。
作為志愿者調度指揮,吳澄每天需要在各個區域場地內來回巡查。按照往年經驗,4天音樂節,她每天的步數都會超過3萬步,相當于走了20多公里。
十屆音樂節,吳澄不但見證太湖灣音樂節的成長,也用自己的專業和熱情守護著每一位樂迷的安全。“音樂節是歡樂的海洋,我們要做的就是讓這片海洋平安而溫暖。”

3000余名安保警力,攜手織就防護網,日均處理群眾求助200余次;20多名志愿者日均巡邏20多公里,為7000余名樂迷朋友提供反詐宣傳;
“請丟失身份證的樂迷朋友們到1號執勤點領回身份證。”晚上10時的音樂節現場樂迷散盡,警務帳篷依然亮著燈,臨時辦公桌上,20多張遺失的身份證正等待著被失主領取。
當散場的焰火表演照亮夜空時,藏青藍的身影始終背對舞臺。他們看不見焰火,卻托起十萬人安全的璀璨——這是比任何歌曲更動人的城市和弦。(徐夢超)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