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湖北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最新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省房地產市場實現“開門紅”,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達1224.2萬平方米,同比增長5.3%,居全國前列,增幅較去年同期提高15.3個百分點,湖北樓市大有止跌回漲的趨勢。
據了解,隨著新房銷售持續向好,原本不景氣的二手房市場也泛起漣漪,成交面積逐步增加。今年一季度,全省二手房成交面積達582.8萬平方米,同比增長14%,其中,武漢市同比增長14.4%,領跑湖北二手房交易市場。樓市回暖猶如一針強心劑,點燃了購房者的置業熱情,地產行業明顯升溫。
然而面對樓市復蘇,社會上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寬松政策激活了房地產消費,帶動了銷量上漲;有人認為各地產城融合建設逐步發力,產業發展引領了樓市突圍;還有人認為樓市缺乏回漲動力,全國住房總量超6億套,市場已嚴重飽和。面對不同的聲音,我們應該理性對待,當前地產行業依然處于低谷期,我們不能因為短期的上浮就盲目樂觀,但我們也應該相信,經過了三年半的深度調整,中國地產已經度過了最困難時期,面對樓市我們不妨再多點信心。
先來聊聊寬松政策激活樓市消費。房地產關乎民生更關乎發展,住房本身就是剛需商品,是休息的場所更是家的載體,近年來因為樓市波動群眾對購房望而卻步,但住房需求一直存在,購房潛力亟待釋放,寬松的置業政策就如同一顆火星,引爆了群眾的購房熱情。例如2024年宜昌發布《加快城區人口集聚有關住房支持措施實施細則》,大力推進縣城就地城鎮化,凡進城購房每戶最高補貼10萬元,山區群眾購房熱情高漲,全年僅秭歸戶籍人口進城購房就達1050套,寬松政策如同樓市的催化劑,激活了地產行業“一池春水”。
再來看看產城融合引領樓市突圍。近期荊門市制定了2025年產城融合規劃,計劃全年引進大學生1.1萬人,完成房地產開發投資22億元,銷售商品房39.7萬平方米。其實產城融合的要義就是產業發展,我國正處于人口紅利向人才紅利轉變的關鍵時期,產業多元化才能搶占發展先機,通過就業崗位吸引人才集聚,源源不斷的人口流入將持續迸發樓市消費潛力。如荊門市以產聚人,以人興業,產城融合提供了眾多優質崗位吸引大學生落戶,激發了強勁的購房潛力,實現了樓市突圍。
最后來評評地產市場嚴重飽和缺乏回漲動力。此觀點筆者不太認同。湖北樓市“冷暖不均”特點非常明顯,一些剛需住宅大幅降價也無人問津,城市核心圈改善型房源溢價銷售反而爭相購買,可見不是群眾沒有消費力,而是市場的供需結構發生了變化。國內存量住宅多為剛需小戶型與寫字樓公寓,設施配套薄弱、空間較小,難以滿足購房者的日常需求,供需錯配亟待地產商在開發理念上做出改變。如今市場中改善型住房需求缺口還非常大,地產市場應該及時做好產品迭代,更關注住房環境、品質、服務,配套全齡段的公共活動空間,把房子修到購房者的心坎上。
重新回到樓市信心話題。當前地產行業依舊是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關乎民生,更關乎人民幸福。在多方不懈努力下,房地產一改往日的粗暴發展模式,重拾以人為本的初心,市場向好態勢逐步鞏固,樓市回升趨勢愈加明顯,地產行業逐步重回正軌。
稿源:荊楚網(湖北日報網)
作者:李俊雄(湖北宜昌“我們正當陽”網評團隊)
責編:丁玥【責任編輯:何青】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