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5月7日消息,最近幾天,關于國產電動車風阻系數測試結果和官宣有較大出入一事引起了軒然大波,甚至連大洋彼岸的馬斯克都在吃瓜。
那么廠商則測試時到底是采用怎樣的方法盡可能讓風阻系數變小的呢?今日上午,理想汽車高管“硬哥”發布了一條微博,科普了優化風阻系數的知識點,以及風阻系數如何優化的手段。
他參考博主“蘇黎世貝勒爺”的視頻,總結了廠商在測試時采用的常規手段和作弊手段,共多達12條!(注:括號內為硬哥本人補充的信息。)
常規手段(正常優化措施或者誤差):
1、不同風洞由于設施的差異,測出來風阻系數能差0.01左右;
2、體積很小的電子外后視鏡比物理外后視鏡能降低0.01左右;
3、降低空懸有效果(空懸下降2cm,風阻系數降低0.007);
4、比較丑的低風阻輪輞比鏤空很大的普通版能降低接近0.01;
5、風洞測試時的風速,從120提高到160最多降低0.005(從120提高到140,也就降低0.001);
作弊手段:
1、空懸降到比量產車行駛中更低趴的姿態;
2、故意改變車身前后傾角;
3、把輪輞全封死或用其它套件;
4、把前進氣格柵完全封閉(降低0.01);
5、底盤加入額外封閉件;
6、車身縫隙用膠帶膩子完全抹平;
7、額外的非量產空氣動力學套件。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條微博的評論區有網友稱應該先科普什么叫“作弊”,硬哥則直言稱“只要是非量產狀態都是作弊。”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