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第一財經研究院發布的“第一財經首席經濟學家信心指數”為49.84,回落至50榮枯線以下。經濟學家們認為,受外需下行拖累,疊加關稅政策前景不明朗,我國經濟面臨一定壓力。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5月7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將加大宏觀調控強度,推出十項政策,進一步實施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經濟學家們表示,這些政策的出臺將托底宏觀經濟運行,提振國內市場主體的預期。
經濟學家們對4月CPI同比預測均值為-0.17%,PPI同比預測均值為-2.65%,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預測均值為4.1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預測均值分別為5.45%和5.62%。他們對4月我國貿易順差的預測均值為913.41億美元。
他們預計4月金融數據受季節性因素影響,將較上月回落,新增貸款預測均值為7764億元、社會融資總量預測均值為1.31萬億元,M2同比增速預測均值為7.3%。在調研中,經濟學家們均表示,未來貨幣政策將維持寬松狀態。
2025年4月30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為7.2014元,經濟學家們預計,5月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可能會有所上調,他們對到5月底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的預測均值為7.18,同時對年底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的平均預期由上月的7.21上調至7.17。
一、信心指數:5月信心指數為49.84
5月“第一財經首席經濟學家信心指數”為49.84,回落至50榮枯線以下。
招商證券謝亞軒認為,外需缺口將推動國內政策加碼,其中,需求側主要著力于居民消費需求,供給側主要著力于外貿企業紓困救助幫扶。
工銀國際程實表示,結合本次政治局會議釋放的政策信號,未來中國宏觀經濟將在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中繼續保持總體穩定、穩中有進的態勢。政策層面將“以我為主、統籌內外、兼顧長短”,更加注重統籌協調與前瞻性部署,體現出宏觀調控在保持增長韌性、穩定市場預期、對沖外部沖擊方面的主動性和靈活性。未來宏觀政策將在穩定增長、提振信心與防范風險之間尋求平衡,助力中國經濟在高質量發展軌道上穩健前行。
瑞穗證券周雪預計,美國關稅今年對中國經濟的整體影響在-0.8個百分點左右,她表示,我國尚有比較大的財政和貨幣政策空間去對沖關稅帶來的負面影響。當前人民幣匯率穩定,信貸需求走弱,通縮壓力抬頭,央行本次減息將幫助提振本土需求,吸引外資。
二、物價:4月CPI、PPI同比預測均值分別為-0.17%、-2.65%
經濟學家們對2025年4月CPI同比增速的預測均值為-0.17%,較統計局公布的2025年3月值(-0.1%)下降了0.07個百分點。其中,渣打銀行丁爽和瑞穗證券周雪給出了最高預測值0,財通證券陳興、興業證券王涵和民生銀行溫彬給出了最低預測值-0.3%。
4月PPI同比增速的預測均值為-2.65%,稍低于統計局公布的上月值(-2.5%)。調研中,對4月PPI同比增速的預測最高值為-2.3%,來自長江證券伍戈;最低預測值為-2.9%,來自渣打銀行丁爽。
興業銀行魯政委表示,工業品方面,大多數工業品價格環比回落。主要工業品中,除水泥價格環比上漲1.0%外,其余工業品價格環比均下跌:其中焦煤環比下跌12.5%,鋁價下跌10.4%,原油下跌7.0%,南華工業品價格指數環比下跌5.1%。對美國出口關稅上升影響總體需求,或對價格形成拖累。考慮到基數影響,他認為4月PPI同比降幅或有所加深,預計錄得-2.8%。消費品方面,價格互有漲跌。4月牛肉和水果價格分別環比上漲6.1%和1.3%;蔬菜價格環比下跌2.2%,汽油價格環比下跌1.4%。耐用品方面,乘聯會數據顯示,4月月中整體車市折扣率約為23.7%,略高于3月月中的23.4%,汽車價格維持低位;奧維云網數據顯示,家電價格持續回升。綜合考慮基數影響,他預期3月CPI同比錄得-0.2%。
———————————————————
2025年3月最佳預測經濟學家4月預測(CPI):
程實:-0.1%
丁爽:0
李文龍:-0.2%
周雪:0
2025年3月最佳預測經濟學家4月預測(PPI):
丁爽:-2.9%
溫彬:-2.8%
———————————————————
三、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月同比增速預測均值為5.45%
4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速預測均值為5.45%,較上月5.9%的公布數據回落。其中,7.4%的最大預測值來自摩根大通朱海斌,長江證券伍戈給出了最小預測值3.8%。
畢馬威蔡偉認為,目前,《提振消費專項行動方案》相關政策措施正在加速落地,圍繞居民增收減負、加碼消費補貼、優化服務供給、改善消費環境、減少大宗消費限制等多維度發力,預計二季度消費回暖向好態勢仍有支撐。一是消費品以舊換新支持力度不斷加碼,繼續提振商品消費。國家發改委日前表示已追加下達今年第二批810億元以舊換新資金,后續還有1400億元額度待下達。二是服務消費方面聚焦供給側提質擴容,包括服務業擴大開放、服務與養老再貸款等新政策工具加快落地等,持續釋放服務消費潛力。三是離境退稅“即買即退”政策優化并推廣至全國,將進一步刺激入境消費。四是樓市股市企穩向好將產生積極的財富效應,助力居民消費傾向回升。
四、工業增加值:4月增速預測均值為5.62%
調研結果顯示,4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預測均值為5.62%,低于上月7.7%的公布數據。其中,渣打銀行丁爽給出了最小值3.5%,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連平和興業證券王涵給出了最大值6.5%。
民生銀行溫彬表示,4月官方制造業PMI下降1.5個百分點至49.0%,為2023年6月以來的最低水平,甚至低于去年一攬子增量政策出臺前的低點。其中,生產指數下降2.8個百分點至49.8%,新訂單指數回落2.6個百分點至49.2%,新出口訂單指數下降4.3個百分點至44.7%,均大幅弱于季節性表現。其中新出口訂單的環比降幅僅次于2008年金融危機和2020年疫情初期,已經超過了2018~2019年的中美貿易摩擦時期,顯示出口訂單已經受到影響。重點行業中,除了高技術制造業還在榮枯線之上,裝備制造業、消費品行業和高耗能行業均已降至榮枯線以下。大中小企業PMI同樣處于榮枯線之下。從高頻指標來看,4月汽車輪胎半鋼胎、全鋼胎開工率均較上月回落,高爐開工率略有回升,化工品中,甲醇、PTA開工率有所回升,但PX、滌綸長絲開工率大幅回落。綜合來看,他預計4月工業增加值環比增速可能轉為負增長,加之去年同期基數偏高,預計4月同比增速由3月的7.7%回落至6.0%左右。
五、固定資產投資增速:4月預測均值為4.11%
經濟學家們對4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的預測均值為4.11%,稍低于上月4.2%的公布數據,其中,畢馬威蔡偉、瑞穗證券周雪、財通證券陳興、興業銀行魯政委、渣打銀行丁爽和工銀國際程實給出了最高值4.2%,長江證券伍戈給出了最低值3.9%。
財通證券陳興預計,4月投資累計增速或保持穩定。他表示,首先,從基建相關的高頻數據來看,水泥價格同比略有上升,螺紋鋼累計產量同比降幅收窄,預計基建投資累計增速有所上升;其次,42城地產銷量累計同比降幅持續走擴,預計房地產投資額累計降幅略微下降;最后,乘聯會乘用車批發和零售銷量累計同比由升轉降,預測制造業投資累計增速將有所下降。
———————————————————
2025年3月最佳預測經濟學家4月預測(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增速同比):
魯政委:4.2%
———————————————————
六、房地產開發投資:4月增速預測均值為-9.9%
調研結果顯示,4月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增速的預測均值為-9.9%,與上月公布數據持平。參與調研的經濟學家中,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連平和興業證券王涵給出了最高值-9.6%,招商證券謝亞軒給出了最低值-10.1%。
民生銀行溫彬認為,4月高頻數據顯示,30個大中城市新房成交面積同、環比均為負增長,100個大中城市土地成交面積同環比轉為正增長,但土地溢價率已經降至今年以來的最低水平。螺紋鋼/CRB表現偏弱,預計施工增速繼續回落。綜合來看,他預計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降幅或繼續擴大。
——————————————————
2025年3月最佳預測經濟學家4月預測(房地產開發投資累計增速同比):
蔡偉:-10%
程實:-10%
溫彬:-10%
———————————————————
七、外貿:4月貿易順差預測均值為913.41億美元
經濟學家們預計4月我國外貿受關稅沖擊影響將會初步顯現,貿易順差預測均值為913.41億美元,他們對進口同比的預測均值為-5.68%,出口同比預測均值為2.48%。
畢馬威蔡偉表示,從經濟景氣指數觀察,4月制造業PMI回落1.5個百分點至49.0%,時隔兩個月再次跌破榮枯線,環比顯著弱于疫情前同期水平。外需走弱是制造業景氣度下行的最主要原因,新出口訂單指數大幅回落4.3個百分點至44.7%,處于歷史較低水平,關稅沖擊已然顯現。對比之下,新訂單指數下降2.6個百分點至49.2%,降幅更小且絕對水平較高,意味著內需訂單或仍有一定韌性。受外需下行拖累,加之關稅政策前景尚不明朗,企業生產同步走弱,且去庫意愿明顯。生產指數下降2.8個百分點至49.8%,產成品庫存、原材料庫存指數分別降至47.3%、47.0%。同時,企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降至52.1%,為去年9月一攬子增量政策推出以來的最低水平。非制造業方面,景氣擴張有所放緩,但仍位于榮枯線以上。
八、新增貸款:4月預測均值為7764億元
經濟學家們預計,2025年4月新增貸款將由上月公布值(36400億元)季節性回落,降至7764億元,調研中,最小值6000億元來自渣打銀行丁爽,最大值10000億元來自工銀國際程實。
興業銀行魯政委認為,信貸方面,4月為信貸小月,4月信貸增速或繼續較上月持平。從居民信貸來看,據估算,4月一、二手房成交面積同比錄得0.3%,其中14城二手房成交面積延續兩位數增速,而30城商品房成交面積同比轉負,是房地產成交面積的主要拖累,居民信貸偏弱運行。從企業貸款來看,3月工業企業資產回報率錄得4.1%,較2月回落0.1個百分點,企業融資需求延續疲弱。綜合來看,4月新增貸款規模預計為6500億元,對應的貸款同比增速為7.4%。
九、社會融資總量:4月預測均值為1.31萬億元
調研結果顯示,4月社會融資總量預測均值為1.31萬億元,低于央行公布的3月數據(5.89萬億元)。其中,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連平給出了最大預測值1.6萬億元,興業證券王涵給出了最小預測值0.7萬億元。
財通證券陳興認為,4月政府債凈融資規模有所下降,不過較去年同期仍高出8000億元以上,企業債凈融資規模較上月回升,整體來看,政府債或繼續支撐4月社融規模同比保持多增。
十、M2:4月增速預測均值為7.3%
經濟學家們預計,4月M2同比增速較央行公布的3月水平(7%)升至7.3%。
興業銀行魯政委表示,M2方面,一是2024年同期的停止“手工補息”使得M2基數較低;二是4月DR007中樞較3月小幅回落16BP,4月市場流動性繼續改善。綜合來看,4月M2預計有所上行。
——————————————————
2025年3月最佳預測經濟學家4月預測(M2增速同比):
蔡偉:7.5%
李文龍:7.1%
連平:7.2%
———————————————————
十一、利率&存款準備金率:5月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下調政策利率0.1個百分點
5月7日,國新辦舉行新聞發布會,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會上連發多個重磅消息。其中,關于降準,潘功勝宣布降低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預計將向市場提供長期流動性約1萬億元;完善存款準備金制度,階段性將汽車金融公司、金融租賃公司的存款準備金率,從目前的5%調降至0。關于降息,下調政策利率0.1個百分點,即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操作利率從目前的1.5%調降至1.4%,預計將帶動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同步下行約0.1個百分點。
本次降準降息符合經濟學家們的預期,在調研中,經濟學家們均表示未來貨幣政策將維持寬松狀態。
十二、匯率:2025年5月底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預期均值為7.18
2025年4月30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為7.2014元,經濟學家們預計5月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可能會有所上調,他們對到5月底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的預測均值為7.18,對年底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的平均預期由上月的7.21上調至7.17。
十三、官方外匯儲備:4月底預測均值為32330.11億美元
在本次調研中,經濟學家們對2025年4月底官方外匯儲備的預測均值為32330.11億美元,稍低于3月末32407億美元的公布數據。
十四、政策
興業證券王涵認為,在一季度出口、消費超預期,帶動經濟增長超預期的背景下,雖然二季度出口壓力可能有所加大,但政策目前外事工作優先級或更高,內部政策保持底線思維,二季度可能是存量政策加快使用落地。財政或將從加速到加碼,二季度財政政策或將加速推進落地,三季度不排除內需政策加碼的可能。貨幣政策或配合財政進行進一步的放松。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連平認為,新一輪金融支持政策將持續擴大信貸投放、增加直融規模,支持“兩新”“兩重”、政府發債、投資與消費恢復等。未來,財政政策將更加積極,較快的國債、特別國債、超長期特別國債與地方專項債發行節奏將持續保持,優化支出結構,加快支出進度;穩步推進化債工作;將提前下達中央對地方的轉移支付,加快推進惠民生、促消費、增后勁工作。
十五、宏觀經濟熱點問題
4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要提高中低收入群體收入,大力發展服務消費,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在本次調研中,經濟學家們認為,在提振內需、促進消費方面,我國仍具較大政策增量空間,政策應關注大力發展服務消費、進一步優化消費環境、擴圍實施“兩新”政策、穩就業、增加居民收入等方面。
瑞穗證券周雪表示,應提高農村養老補助標準和各地最低工資標準,落實雙休和年假制度,釋放更多居民消費需求。
招商證券謝亞軒認為,未來消費補貼應進一步擴圍提額,大幅度提高農村居民養老金,育兒補貼盡快落地,繼續降低房地產交易成本和利息負擔。
興業證券王涵表示,我國政策在多個領域仍有增量空間:其一是就業與收入政策深化。進一步拓展就業渠道,對重點群體進行就業扶持;可設立就業創業引導基金,提供資金支持和創業指導,以創業帶動就業。其二是消費金融創新。可推出更多針對性消費金融產品,如綠色消費貸款、文化消費貸款等。其三是服務消費拓展。深度挖掘健康服務消費,推動教育服務消費升級。其四是農村消費市場開發。加大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完善農村物流配送體系,開發適合農村市場的產品。他認為在推動促消費政策落地的過程中,需關注政策細則與執行監督、市場環境優化、消費者權益保護。
畢馬威蔡偉表示,促消費政策的落地需緊抓穩就業與惠民生。4月政治局會議提出“著力穩就業、穩企業、穩市場、穩預期”,將“穩就業”置于首位,并與“穩企業”緊密相連;4月28日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也重點強調“穩就業穩經濟”,明確了就業是應對外部沖擊和經濟穩增長的首要政策落腳點。具體來看,一是持續圍繞新質生產力、消費新熱點、基本民生服務等重點領域,挖掘擴容就業空間。二是健全分層分類的社會救助體系,突出保障高校畢業生、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加強職業技能培訓、就業公共服務、以工代賑支持等,促進中低收入群體就業增收。三是對受關稅影響較大的領域,提高企業失業保險穩崗返還比例、幫助勞動者轉崗就業等。除了夯實就業這一最基本的民生外,政府還將推動育兒補貼等增進民生福祉的舉措精準落地,從而提升居民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
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連平認為在促進消費的增量政策應關注以下幾方面:一是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二是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拓展服務消費需求。三是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步伐,增加居民收入。四是針對服務消費領域,加強信貸支持力度。五是挖掘新型消費潛力。六是進一步擴大旅游市場對外開放。七是提升政府消費能力。
工銀國際程實表示,當前全球外需承壓,提振內需、增強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至關重要。中國在促進消費方面仍具較大政策增量空間。一方面,可著力提高中低收入群體的可支配收入,通過完善轉移支付、擴大社會保障覆蓋等方式激發其邊際消費傾向;同時,推動服務消費提質擴容,大力發展養老、育兒、文旅、數字等新型消費場景。另一方面,可釋放大宗消費潛力,推動汽車、家電“以舊換新”政策落地。政策落地過程中,需注重精準性與差異化設計,提升財政、金融、產業政策協同效率,并以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穩定就業為基礎,改善居民中長期消費預期,建立更加可持續的內需驅動機制,實現消費與投資的良性循環。
財通證券陳興認為,服務消費仍舊是消費擴容升級的重要抓手,政治局會議提出要大力發展服務消費,這一方面有利于擴大內需對經濟的拉動效果,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穩定就業。另外,會議特別提出設立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加大對服務消費的資金支持力度。商品消費方面,提出繼續擴圍提質“兩新”政策,那么這就意味著更多消費品會納入進來,同時政策的持續性也能夠得到保證。他預計,未來提振內需、促進消費的政策增量空間主要集中在擴大“兩新”政策范圍、優化消費環境、增加中低收入群體收入、支持服務消費和促進農村消費等方面。政策落地需重點關注政策執行的便利性、消費環境的優化、財政與金融政策的協同、收入分配與社會保障的完善以及數據監測與政策調整。通過這些措施,可以有效釋放消費潛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作者系第一財經研究院研究員)
本期“第一財經首席經濟學家月度調研”13位經濟學家名單(按拼音順序排列):
蔡偉:畢馬威中國經濟研究院院長
陳興:財通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
程實:工銀國際研究部主管、董事總經理、首席經濟學家
丁爽:渣打銀行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
李文龍:環亞數字經濟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
連平:廣開首席產業研究院院長兼首席經濟學家
魯政委: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
王涵:興業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溫彬: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
伍戈: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謝亞軒:招商證券研究發展中心副總監
周雪:瑞穗證券亞洲經濟學家
朱海斌:摩根大通中國首席經濟學家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