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泰安市第一實驗學校花園校區的教室里,一場妙趣橫生的真實情境習作課正在進行。“丁香花挨挨擠擠地簇擁在枝頭,白的像雪,紫的似霞,在陽光下閃著微光!”“風掠過花叢,清甜的香氣直往鼻尖鉆,讓人忍不住深呼吸!”學生們分享著在校園花壇的觀察發現。老師順勢引導說:“把看到的、想到的寫下來。”教室里頓時只剩下筆尖寫字的“沙沙”聲,大家沉浸在習作中,將鮮活的觀察體驗化為靈動的文字。
這樣生動的課堂場景,正是該校構建核心素養視域下的真實情境習作教學體系的生動寫照。在傳統小學習作教學中,目標銜接斷層、情境創設虛擬化、教學模式灌輸化、評價機制單一化等問題突出,制約了學生核心素養發展與寫作能力提升。針對這些問題,泰安市第一實驗學校組建教科研團隊,開啟了一系列深入且富有成效的教學改革探索。
該校歷經積淀探索、范式轉型、整體推進、融合課標四個階段,深入研究。在積淀探索階段,針對教學中的問題進行局部嘗試;范式轉型階段,依托“生本快樂課堂”,探索出情境體驗式作文簡約教學策略;整體推進階段,開展多項課題研究,深化真實情境應用;融合課標階段,依據2022年版《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通過開展《基于真實情境的小學單元習作教學實踐研究》省級課題研究,深度聚焦真實情境習作教學,健全教學評一體化機制,實現課程創變、課堂質變、學生優變。
經過多年努力,學校構建起核心素養視域下真實情境“四位一體”習作教學體系,涵蓋教學目標、內容、策略、評價四個關鍵層面。基于此,形成“1 4 5 N”實踐模式。“1”個目標序列化架構,依據年級認知規律與教材主題構建梯度性、銜接性目標體系;“4”種真實情境創設路徑,從學生生活、教材文本、習作動機、學科融合出發,創設活動、代入、體驗、綜合情境;“5”維聯動教學模型,通過“創——試——導——練——評”閉環式教學策略提升習作教學質量;“N”種評價方式,將評價融入教學全過程,構建多維度全流程評價體系。
如今,這些改革舉措已收獲累累碩果。學校習作教學迎來深度變革,課堂氛圍活躍,學生寫作積極性高漲,教學質量顯著提升。同時,借助“泰山杏壇·名師大講堂”等平臺,成果得以廣泛推廣。此外,研究團隊還收獲了豐碩的教科研成果,出版《真實情境下的小學習作教學》《真實寫作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等專著。
(通訊員 徐杰)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