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貿易往來日益緊密的當下,“湘粵非”鐵海聯運班列宛如一條活力紐帶,將湖南、廣東與非洲乃至世界緊密相連。2025年一季度,“湘粵非”鐵海聯運班列共運輸貨物11160標箱,較去年同比增長14.43% ,這份亮眼成績的背后,是廣鐵集團一系列創新舉措與不懈努力。
創新模式,構建高效物流體系,面對湖南與非洲日益增長的物流需求,湖南鐵路部門積極作為,主動與廣東省主要港口、海運和國際物流龍頭企業對接合作 ,組建起強強聯合的運營平臺,精心打造“通道 產業 園區 市場 平臺”的“五位一體”發展模式 。這一模式充分發揮鐵路路網規模及規模化集約化運輸優勢,把湖南及中西部省份的資源和進出口外貿貨物在株洲集結,再經鐵路運送至粵港澳大灣區的港口群,最后通過海運發往世界各地 。相較江海聯運模式,“湘粵非”鐵海聯運模式全程縮短10至15天 ,極大地幫助企業解決了物流周轉時間長、綜合物流成本高等難題 ,為湖南及周邊地區廣大進出口客戶提供了更便捷、高效的鐵海聯運服務 。
開辟通道,保障班列高效運行,為進一步提升班列運輸效率,助力鐵海聯運通道建設,湖南鐵路部門深化路地合作,重磅推出“絲路快線”品牌 。按照“優先組織、優先裝卸、優先查驗”的“三優先”原則開辟綠色通道 ,實現貨運列車客車化開行 。如今,班列當日從株洲發車,次日清晨就能順利到達廣州南沙港,成功實現“夕發朝至”。通過一系列優化舉措,“株洲北 - 南沙港南”直達班列的單邊運輸時效已從72小時大幅壓縮到了20小時 。高效的運輸時效,不僅為貨物運輸提供了有力的運能支持與時效保障,也讓“湘粵非”班列在眾多物流通道中脫穎而出,吸引了越來越多企業選擇該班列運輸貨物。
降低成本,提升市場競爭實力,成本是企業運營的關鍵因素,湖南鐵路部門深諳這一點。他們根據企業實際情況,在政策范圍內給予班列運價下浮政策 ,并積極結合地方政府國際班列運費補貼政策,使得“湘粵非”班列綜合成本降低20%以上 。在降低成本的同時,廣鐵集團還與全球10大班輪公司達成運價支持,實現集中訂艙議價,提供保艙保柜服務 ,有效保障箱源,降低超期用箱費成本 ,緩解了湖南省缺集裝箱、調箱成本高的難題 。沿海港口根據需求提前將空箱調撥到株洲等場站,實現“云堆場”管理 ,進一步為企業節省了成本與時間。
“湘粵非”鐵海聯運班列的蓬勃發展,是廣鐵集團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推動區域經濟協同發展的生動實踐。它奏響了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激昂樂章,一趟趟飛馳的班列,滿載著貨物與希望,駛向世界的各個角落,為促進國際貿易往來、推動全球經濟發展貢獻著源源不斷的“鐵力量”。(文/吳曉帆)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為本網站轉自其它媒體,相關信息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網發布,可與本網聯系,本網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