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銀行近日公布的2025年度中國企業調查報告,上海有22項營商環境測評點達到了全球最優水平。這是上海近年來開足馬力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的結果,也是新的起點。
在5月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市發展改革委主任顧軍表示,今年2月5日,上海市連續第八年召開優化營商環境大會,發布了《上海市聚焦提升企業感受 持續打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行動方案》,即8.0方案,聚焦提升企業感受,安排了58條任務舉措。目前,上海各相關部門和各區陸續發布優化營商環境的專項方案,統一工作步調,形成矩陣式整體推進的良好態勢,取得初步成果。
與此同時,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印發《關于加力提速推進2025年優化營商環境“十大攻堅突破任務”的通知》,選取企業需求迫切、部門協同推進要求高的十個事項進行攻堅突破,加力推出增量舉措,攻堅解決裉節問題,公開接受社會監督。通過重點協調、重點推進、重點督查、重點宣介,推動各項任務盡早落地,確保年內取得明顯成效。
十大攻堅突破任務均為“老大難”
顧軍提出,十大攻堅突破任務均來源于優化營商環境8.0版,總體考慮到了“加力、攻堅和借力”,即推出新一批增量舉措,強化跨部門協同推進,主動接受社會監督。
對于那些企業需求迫切、部門協同推進要求較高的事項,上海希望以“任務清單”的方式,對重點任務予以重點協調、重點推進、重點督查、重點宣介,用公開接受社會監督的力量,倒逼推動各項任務提速落地,確保任務年內取得明顯進展。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說了算?!鄙虾J惺邪l展改革委副主任陳彥峰在發布會上表示,上海今年緊扣“提升企業感受”這個主線,突出攻堅解決企業關心的“老大難”問題,提出一批具體性、突破性的任務舉措,通過實實在在、可感可及的舉措,解決經營主體反映的突出問題,力求讓企業看得見、感受得到。
具體而言,十項任務分別是實施世行對標改革、優化惠企政策服務、優化涉企行政檢查、建立“信用 風險”監管體系、創新中小企業融資服務、營造清朗的網絡輿論環境、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協同和執法協作、治理牟利性職業索賠、提升辦理企業破產便利和支持街鎮營商環境建設。
根據對企業的營商環境調研,上海市發改委發現,傳播涉企侵權信息、知識產權侵害、牟利性職業索賠是很多企業遇到的共性問題。在今年優化營商環境8.0版行動方案中,上海已對這三項問題作出了法治化的回應,此次十大攻堅任務則對這三項問題的落實舉措進行了拆解,明確了具體落實內容。
比如在治理牟利性職業索賠上,上海一方面進一步優化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舉報異常名錄”,推動分級管理、信息共享和合理使用,實現對異常投訴舉報的精準識別、規范處置;另一方面首次提出研究制訂《關于依法治理牟利性職業索賠職業舉報的意見》,對通過投訴舉報等方式施壓企業、非法牟利的違法犯罪行為,依法依規開展治理,有效壓降職業舉報生存空間,減少對企業正常經營影響。
在涉企行政檢查方面,上海也致力于實現檢查減量提質不擾企。十大攻堅突破任務明確,推動各行業盡快建立“無感監管”檢查對象清單和“無事不擾”檢查事項清單并出臺管理辦法。推進檢查事項“雙透明”和檢查規范“雙認可”,加強合規指引。數據賦能,以市級統籌、區級統籌和檢查碼撮合等三種方式促進聯合檢查。
上海市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彭文皓在發布會上表示,“無事不擾”檢查事項清單就像一份“檢查內容白名單”,列出了風險較低的檢查事項。第一版清單涉及廣告、價格、注冊登記等領域411項檢查情形,占所有檢查情形的60%以上。這些事項除了上級部署以外不再主動上門檢查,并從“主動上門查”更多轉向“智能查、觸發查”?!盁o感監管”檢查對象清單則是大家常說的“企業白名單”,將風險評級低、信用評級高的企業列入其中,將監管從“人盯人”轉向“數據盯風險”。
營商環境優化企業有何感受?
營商環境好不好,企業說了算。那么,企業到底有何感受?
東方美谷企業自然堂法務總監江匯龍坦言,公司曾一度受到牟利性職業索賠的困擾,“一些職業索賠人通過監管部門開通的投訴渠道惡意舉報,目的實際上是讓企業與他們私了”。為了應對、自證清白,企業方面需要法務部、產品法規部、研發中心、質量部、市場部、客服部等多個部門共同參與,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一個極端的案例,他們曾向監管部門提供了18份證明材料,打印上百張紙。而再簡單的案子也免不了流程和數十頁的證明材料。
近年來,牟利性職業索賠越來越呈現出集團化、專業化、產業化、區域化甚至家族化的特點。
奉賢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汪林青對于企業的困擾也頗有感觸,“連用的照片都是同一張,訴求就是賠償”。如果達不到訴求,還會要求信息公開、復議訴訟。頻繁的投訴和舉報,不僅給企業的正常經營帶來困擾,還增加了基層市場監管部門的行政成本。
為此,奉賢區在上海市率先發布《依法處置市場監管領域牟利性職業索賠行為實施意見(試行)》,通過“是否以牟利為目的、是否超出合理生活消費需要、是否惡意浪費行政和司法資源、是否危害社會公共利益”等多個維度,甄別出牟利性職業索賠,對符合這些特征的投訴可依法不予受理,監管部門也不再要求企業處理。
一年多來,奉賢區受理的牟利性職業索賠日均件數從65件降至43件,降幅達三分之一,其中投訴件較2023年減少三分之二,且80%以上依法不予受理。江匯龍也表示,2024年他們處理的牟利性職業索賠數量同比下降了30%以上,隨著被甄別出的“黑名單”范圍越來越大,將會降低得更加明顯。
作為科技類初創企業,上海麥克林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楊勇的感受也很明顯。他告訴第一財經,除了上海的產業集聚和人才優勢,他們還在急需資金的關鍵發展期獲得了來自當地政府的創新支持——奉賢區推出的“東方美谷貸”融資支持政策,讓他們在僅一個月左右的時間里就獲得了1000萬元的無抵押貸款,以及一定額度的擔保費和利息補貼,大幅降低了公司的融資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在這樣的金融助力下渡過關鍵期的楊勇他們,在今年一季度實現了營收同比20%多的增長,并在去年全年收獲了上億利潤。下一步他們將開啟上市計劃。
作為調味品行業的專精特新企業,上海寶鼎釀造相關負責人提出,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管理層希望通過收購控股股東股權實現戰略主導權,以更好地推動企業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然而由于并購涉及資金規模較大、還款期限較長等問題,企業面臨一定的融資壓力。
為此,借著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出臺的科技企業并購貸款試點政策這股東風,該公司所在的閔行區顓橋鎮在得知企業需求后聯系了當地的中信銀行,政銀雙方共同為企業量身設計“無追索權 分階段提款”融資結構,將貸款期限延長至8年,實現了“管理層持股、技術掌控與資本運作”三位一體,也為科技企業代際傳承與治理升級提供了新范式。
街鎮是城市經濟發展、社會治理的神經末梢,也是營商環境的“最后一公里”。此次十大攻堅任務把夯實營商基層基礎納入。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閔行七寶古鎮上的一家布店扎染藝術工作室主理人張逸秋,第一次以簪花巡游這樣的流動形式將原本藏在巷子深處的小店開到了古街上,為自己的非遺手藝集聚了人氣。而這樣的活動,竟是由七寶“靠蒲”城管工作站促成的。跳出城管就是“執法”“處罰”的傳統觀念,這樣的工作站讓基層營商服務顯得具象。
作為閔行區的歷史文化名鎮和熱門旅游景點,七寶古鎮每天要接待游客超過3萬人次,其中不乏國際游客。為了幫助商戶接住近期涌入上海的國際客流,七寶鎮綜合行政執法隊的執法人員甚至還為商戶們量身定制了英語課。作為學員之一,張逸秋說,通過學習自己能夠更自信地與來到店里的國際游客交流,“能促成一筆生意就是一筆生意”。
一個有意思的細節是,90后張逸秋不只是商戶,還是當地路管委員會的會長。這樣的組織覆蓋了七寶古鎮上數百名中小微企業人員,形成了有效的自治氛圍。她表示,平時會把街道商戶所反映的問題進行歸納整理,統一反饋給城市管理部門和黨群服務中心,由他們協調解決。
陳彥峰提出,在上海300多萬經營主體中,近9成是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而街鎮營商環境直接面對的正是這樣量大面廣的群體。在當前經濟形勢下,讓這些經營主體生存下來、發展起來、壯大開來,對穩住經濟基本盤、保住就業基本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十大攻堅突破任務明確,要做實“街鎮吹哨、部門報到”機制,支持各區搭建條線部門與街鎮溝通的“直通車”。深入研究提出優化12345派單機制的任務事項清單,推動工單考核機制調整優化。有序發展活力街區,對店招、外擺、戶外餐飲等優化審批流程、加強合規指導。
上海市城管執法局局長張永剛在發布會上表示,接下來將嚴格落實今年4月發布的《進一步優化設攤治理,提升城市“煙火氣”工作方案》,因地制宜優化設攤布局,疏堵結合,落實分類施策;同時將在今年上半年制訂《上海市城管執法不予行政處罰和減輕行政處罰實施規定》,發布新一版“不予行政處罰清單”,惠及更多經營主體。
另外,上海還將推行以專用信用報告替代有無違法記錄證明工作,全面、準確、及時將城管執法領域行政處罰信息推送至市信用平臺,做到“應歸盡歸”,減輕經營主體開具證明負擔,并依托市信用平臺強化被處罰主體的信用修復工作,對符合要求的在5個工作日內完成信用修復相關工作,實現“應修盡修”,2024年至今共修復完成1020件,有效幫助經營主體解除經營限制、恢復市場信任。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