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生產一線”到“創新前沿”
“智造”鋼鐵,他們揮灑青春汗水
□南京日報/紫金山新聞記者周容璇 通訊員邵啟明
青年是標志時代的最靈敏的晴雨表,是未來的領導者和建設者。剛剛過去的五四青年節,記者走進南京鋼鐵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鋼”)探訪連續生產的青年人,看他們如何立足一線、扎根崗位,銳意創新、書寫青春答卷。
筑安全盾牌
5月4日,南鋼煉鐵事業部燃料供應廠化產車間制酸班長鄧斌早早來到崗位上,仔細檢查每一臺設備的運行狀態,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微的異常。從濃度配比到溫度控制,他都要一一過問、認真把關。
鄧斌所在的制酸崗位,關乎焦化副產資源高效轉化與環保合規底線。他努力通過“瞬時反應”防范化解突發危機,通過“精細校準”把控產品質量關卡,為化產生產筑牢堅實護盾。
視線轉移到南鋼特鋼事業部大棒廠kocks生產線,溫度超40攝氏度的車間里,“00后”生產準備工陳龍盯守在這里為節假日生產保駕護航。陳龍還發起“午間微課堂”,手把手教授新員工操作技巧。記者發現,他的工具箱里備著兩本筆記,一本記錄著238組加工參數,另一本寫滿徒弟們的成長日志。在他的帶動下,班組青年員工技能認證通過率達100%。
“越是節假日,越要確保設備萬無一失。”帶著手電筒、點檢手機、測溫槍等工具,板材事業部中厚板卷廠機修車間設備點檢員陳歡歡正沿著點檢路線穩步向前。青年節當天,他提前到崗,完成晨會安全宣講后,便對各區域進行任務安排。以“望聞問切”對設備進行“全身體檢”,及時發現異常并及時處理。他向記者展示手機設備智維的查詢信息:“今日點檢完成率100%,未閉環異常數0條。這就是最完美的節日禮物”!
護鋼水順暢
在鋼鐵生產的龐然脈絡中,每一伏電壓的穩定輸送都關乎高爐的運轉和軋機的順行。節假日期間,如何保障鋼鐵廠內的萬噸鋼水順暢運行?
南鋼能源動力事業部供電管理室總降集控中心副操張旭帶領突擊隊成員,奔波于集控室與總降現場之間。在復雜的供電系統面前,他逐項核對報文參數,對電網突發波動作出迅速而精準的調整。
“電機頻率每調整0.1Hz,都關乎數千噸產品的品質生命線。”金安礦業選礦廠一班班長劉輝拿起隨身攜帶的工作記錄本,指著密密麻麻的數據解釋道。只見他手持取樣盤承接過濾機傾瀉而下的尾砂,指尖摩挲間,尾砂的細度變化被敏銳捕捉。
這位尾砂攻關青年突擊隊的核心骨干,憑借一股鉆勁,帶領青年突擊隊創下脫水工區年產能超80萬噸優質尾砂的紀錄,讓冰冷的生產線迸發出生機與突破。面對高端建材市場嚴苛的質量標準,劉輝立下“參數精確至毫米,質量把控于源頭”的誓言,為南鋼叩開高端市場大門提供了核心技術密鑰。
與毫米較量
“今天是五四青年節,但對我們研發團隊來說,這只是又一個與機器人賽跑的日子。”金恒科技人工智能博士工作站初級開發工程師季朗永邊說邊調整著機械臂的伺服電機。實驗室中央,兩臺UR機器人正在進行搭積木測試。季朗永突然舉手叫停:“等等!左臂的抓取力度參數需要調整。”他快步上前,親自示范標準動作,每一個關節角度都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緊接著他對著麥克風反復校準語音指令,直到機器人能百分百準確響應“緊急停止”的指令。季朗永認為,傳承五四精神應該體現在自主創新、科技報國上。
遠在大洋彼岸的蔚藍高科技集團設備工程部設備管理科副科長柳冬,他的青年節是在一場與毫米較量的攻堅戰中開啟的。
柳冬帶領團隊穿梭在設備叢林間,精準“解剖”著首套焦線可控溜槽,當最后一組傳感器調試完畢,監控屏亮起綠色運行標識時,團隊成員們突然發現:這位平時雷厲風行的副科長,正偷偷用袖口擦拭眼鏡片上的霧氣。隨著改造數據上傳至云端,他習慣性摸出口袋里的創新筆記——在紙頁上寫下,“物資庫智能管理系統”的草圖已勾勒成型。這位手握28項專利的設備青年“發明家”,正用青春丈量著中國智造的無限可能,以智能化、精益化理念推動蔚藍裝備技術向行業標桿邁進。
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