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至17日,第二十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下稱“光博會”)將在武漢舉行。第一財經記者從湖北省政府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本屆光博會首次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光日”組委會達成合作,被納入國際光日全球系列活動,全球朋友圈得以進一步擴容。
據悉,本屆光博會緊扣“光電 AI”融合趨勢,聚焦光電子技術與人工智能、低空經濟、智能汽車、智能制造等新興領域,在以往激光光學和光通信的基礎上持續加碼,并在外場首次設置“空天地海”無人駕控裝備實景場,以“光 無人駕控裝備”“光 機器人”“光 AI”等前沿應用為展示矩陣,展示光電子技術對新興應用領域的支撐作用。
2001年,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獲批建設武漢國家光電子信息產業基地。2002年,在原信息產業部、科學技術部等部委支持下,啟動組織首屆“中國光谷”國際光電子博覽會。歷經19屆發展積淀,光博會已成為中西部地區最具全球影響力的光電子領域專業展會。
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也隨光博會發展,正加速邁向萬億級。武漢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姚晴介紹,2024年全市光電子信息產業(含軟件)規模7566億元,同比增長11.7%。其中電子信息制造業產值4045億元,同比增長8%,增速位居工業各行業首位;軟件業務收入3521億元,同比增長16.7%。今年1~3月,全市光電子信息產業規模1695億元,同比增長11%。
作為武漢光電子信息產業主戰場,武漢東湖高新區將在本屆光博會上打出三張“國際牌”,助力我國在全球創新鏈中占據更高地位。
武漢東湖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周光勇表示,今年做了兩件具有標志性意義的事,一是首次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光日”全球活動深度綁定,把光博會納入國際光電子領域的“奧林匹克”盛會;二是促成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美國光學學會(OSA)等國際權威機構與清華、華科等頂尖高校聯辦20余場國際會議。這些過去分散在歐美舉辦的頂級學術會議,今年首次組團來漢,真正實現了“全球智慧、光谷匯聚”,打開了中國與全球光學領域交流與合作的新窗口。
第二張牌是國際生意經更務實。周光勇介紹,針對企業的“出海”需求,本屆光博會首次規模化引入俄羅斯、尼日利亞、馬來西亞等13個境外采購團,定向釋放需求清單,預計現場可促成近10項跨境合作意向。通過買家提名、定向邀約、采供對接等服務,提前梳理汽車工程、新能源、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9大應用領域重點采購商,并定向邀請相關供應商參展,實現供需精準對接。設立簽約專場活動,涵蓋技術轉讓、產業鏈協同、跨境采購等類型,將展會流量轉化為產業增量。
第三張牌是產業秀場再升級。一是全球大咖進車間,邀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光日”指導委員會、參展國際企業和優質采購商走進烽火通信、華工激光、長盈通等光谷企業,在生產線旁探討技術革新;二是實驗室里談合作,開放九峰山實驗室、光谷實驗室等“國之重器”,向國際伙伴展示從基礎研究到產業應用的完整鏈條,集中向全球展現“中國光谷”在光電子信息領域的創新實力和發展潛力。
此外,本屆光博會將集中展示多項“首發首展”,包括17項國際領先技術、31項國際先進技術及15項國產替代突破性成果,既呈現全球光電技術風向,又凸顯我國在高端光電領域的創新活力與自主化決心。
幫企客致力于為您提供最新最全的財經資訊,想了解更多行業動態,歡迎關注本站。鄭重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轉載文章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標記有誤,請第一時間聯系我們修改或刪除,多謝。